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泰康詩歌風格的成因

泰康詩歌風格的成因

所謂太康詩風,是指以陸、潘為代表的西晉詩風。

晉武帝司馬燕取代魏後不久,天下又統壹了。當時“民安,家給人足”(《吳金帝紀》),社會相對穩定,經濟較三國之爭有較大發展。文人重燃對政治的熱情,願意為新王朝效力。陸機、由吳入羅,就是壹例。

原來曹魏政權轉投司馬氏政權的文人更多。為了鞏固政權,統治集團也極力拉攏文人。但由於西晉皇室內部矛盾錯綜復雜,文人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跌宕起伏,上演了壹系列人生悲劇。

與漢魏古詩相比,泰康的詩風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出“復雜”的特點:

首先,語言從簡單和古老走向華麗和華麗。陸機仿古詩,可以作為華麗藻飾的代表。

第二,描寫趨於由簡單到復雜。陸機擬書《壹只兇猛的老虎》極大地豐富了原著的內容,措辭委婉曲折。以復雜取勝。而情與理與自然的結合,景物描寫細致生動,是陸詩歌中的壹朵奇葩。

第三,句式由散行趨向平行對。比如陸機的名篇《洛道詩》,除了開頭和結尾幾乎都是偶句,其駢文程度不僅在中國詩歌中無人不知,而且大大超過了曹植和王燦的陶作。為了加強詩歌的描寫功能,陸機和潘嶽在詩歌中運用了辭賦句式,豐富了詩歌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