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春天的故事有什麽啟示?

春天的故事有什麽啟示?

春天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如下:

春天的故事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寫出了人民對改革開放的支持和崇敬,是人民的真實心聲。這首歌是壹首感人的歌,記錄了深圳乃至整個中國的變化。雖然是壹首歌,但是春天的故事有壹種史詩般的氣勢。雖然很宏偉,但很親切,讓人感覺像春風。

蔣凱儒和葉旭泉親身經歷了經濟特區的巨大變化。他們用速寫的手法、敘事的筆觸、親切感人的語氣,熱情地歌頌了改革開放和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春天的故事》的社會影響

自發行以來,這首歌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代名詞,其手稿被收藏在深圳博物館。1997《春天的故事》入選十二部大型紀實電視紀錄片主題曲。2007年6月24日,10,嫦娥壹號探月衛星發射,太空播撒春天的故事。這首歌的歌名被命名為建國50周年和60周年慶典中群眾遊行的其中壹個方陣的名字(60周年為第7方陣)。

創作背景:

1992,這首歌的作詞人蔣凱如在報紙上看到壹篇很長的簡訊《東方的春天》,報道了深圳的飛速發展。所以蔣凱如希望實地看看深圳,壹個人去了深圳。

到了深圳的蔣凱如被眼前的景象感染了,於是決定留在深圳,在深圳壹家企業家藝術團找了份工作。這期間他有了感悟,寫了這首歌,寫於1992 12 16的早上。

因為蔣凱儒的個人背景,以及對鄧小平的善良、尊重和感激,他在歌詞中稱鄧小平為“壹個老人”,也因為蔣凱儒初到深圳時,深圳四周都是鐵絲網,他把創建深圳經濟特區形容為“畫壹個圈”。

3月7日,1993,這首歌的歌詞發表在深圳特區報。蔣凱儒拿著壹份報紙,請作曲家王佑貴作曲。王佑貴以歌詞的語言格式難以用音樂表達為由拒絕了,但蔣凱如沒有放棄。他每隔壹段時間就把歌詞寄給王佑貴。

1994年,蔣凱如得知廣東省將舉辦青年歌曲創作大賽後,再次找到王佑貴,由王佑貴用湘語反復背誦歌詞,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靈感。壹個半小時後,他們完成了《春天的故事》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