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能力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設計能力和教學能力

第壹,自我更新,在更新的過程中,要重新建立新的知識和素養。

魏書生說:“這也是壹間教室。有的老師視之為畏途,有的老師視之為天堂。同壹篇文章裏,有個老師說,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突然很開心,突然屏住呼吸,覺得上課是壹種享受。另壹位老師說,學生學習枯燥,突然閉上眼睛放松,突然覺得不舒展,上課成了壹種痛苦。造成課堂效果不同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在於教師基本功和教育理念的差異。”中文課程涵蓋範圍很廣,從天文地理到風俗民情。作為壹名語文教師,要努力成為壹名全才“聖人”,豐富自己的閱歷,關註生活中的熱點和焦點,找到能引起學生心靈的切入點。未來的語文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知識的建設者和創造者。這樣的角色要求,促使語文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素養。在追求新知識的過程中,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加知識儲備。這樣才能鞏固妳的文化知識基礎,讓妳在語文課上得心應手,最終促進師生發展。

那麽如何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呢?看專業書當然是必須的。作為壹名漢語教師,應該具備基本的漢語專業知識,如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概論、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文學理論、寫作等。,這是評價壹個語文老師基本功的基本標準。其次,也要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語文作為壹門基礎學科,必然與其他學科聯系在壹起。教師具有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有利於增強語文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使語文教學生動活潑。柯瓦列夫說:“壹個教師應該懂得比他想教給學生的東西多得多的東西,他應該有更廣闊的科學視野。否則,他將無法喚起和發展對這門學科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往往對課外知識非常感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語文老師囿於課本,不適當拓寬,學生學的東西沒意思,效果自然不會好多少。要想提高文學素養,開闊文化視野,還必須聽魯迅先生的教導“讀書要像蜜蜂采蜜壹樣多樣”,多讀“閑書”。語文老師除了經典作品,還要讀精品、新的、當代的優秀作品,要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學生應該讀什麽,適合學生讀什麽,學生喜歡讀什麽,老師就壹定要讀什麽。只有“視野開闊”,才能釀出最香最甜的蜜,“厚積薄發”

江河百條,氣度大;墻立千裏,無欲則剛。語文教師只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才能培養出“以廣博的知識和智慧為源泉”的智者,成為“以行為器”的賢者,帶領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自由遨遊,從平庸走向卓越。

第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重構新的知識和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有壹個重要的理念,就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換句話說,新課程的課堂不再是教師壹個人的表演,而是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壹開始,我很困惑。師生在課堂上交流合作。那麽,老師扮演什麽角色呢?如何進行課堂教學?

去年在經驗豐富的老師指導下,嘗試參加校級公開課《陳太秋與友誼》,反響不錯。課後我認真反思,如果說這個班有什麽可取之處的話,無非就是三維目標的實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民主、平等、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具體來說,我在這門課上采用了以下方法:

1.我精心設計了導入,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情境:從壹張上虞王越珠寶的宣傳單開始,然後引出“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導入了新課;

2.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壹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對照筆記,理解單詞和短語,疏通意思;然後進入小組討論環節,解決疑難問題;在師生互動中,學生分組交流,讓學生提出值得探究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這樣的學習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大家議論紛紛,連平時不怎麽發言的同學都熱情地站了起來;

3.在課堂上,我創造了解決問題的環境,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新課結束後,我布置了壹個以“誠實”為題的句子模仿練習,既讓學生練習了寫作,又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觀。戲仿的是:公平交易,童心是商人的誠信。老師造句:認真教書,像孩子壹樣熱愛生活,是人民教師的操守。在榜樣和老師的示範下,學生們的話匣子打開了。有的說:清正廉潔,執法是人民公仆的操守;有的說:信守承諾,不說假話,是朋友的誠信;有的說:勤學守紀律是學生的操守等等。

當然,這門課程也有不足之處,我們在實施文言文閱讀訓練方面做得還不夠。另外,我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還是很拘謹的。比如“未來的科學不科學”這個問題,就屬於科學類。按照新課改的理念,應該放開課堂,讓學生在教師的適當控制下充分討論,擺脫教案的束縛和教學目標、時間的負擔。傳授知識絕不是最終目的。我們的目標是通過教學為學生的未來開辟廣闊的文化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研究、發展、創造。

語文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學品位,所以語文教材應該是很有趣的。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甚至討厭語文。這自然與我們語文老師的知識素養有關,但教育觀念也是不可忽視的壹個方面。經過壹年多的課改,我對照新的理念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我是在課堂上壹個人唱“獨角戲”嗎?學生是被動的聽眾嗎?老師是否過度推敲分析課文,講解平淡?有沒有可能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擁有開放的心態,展示個性,釋放創造力?學生對上課感興趣嗎?經過深思熟慮,我嘗試了壹些新的教學方法,我針對不同的課文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在上面的詩歌單元,我組織了壹次演講比賽,讓學生深刻體會文章的感情;就像上面戲劇單元壹樣,我組織學生表演壹個戲劇,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思想。至於探索自然的單元,我組織學生在自然中調查,然後寫小論文,進行對比,這樣可以投稿到報紙和相關雜誌上。慢慢的,學生喜歡上了語文課,上課說話也很踴躍。是的,語文課有無窮無盡的潛力和無限的發展空間。只有最大限度地展示語文的特殊魅力,才能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語文,傾註情感,讓語文成為他們的最愛。這才是語文教學真正的成功,也是語文老師真正的魅力。

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反思型教師追求完美的教學,但對完美教學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只要我們善於面對教學問題,反思和改進教學方法,總會有所收獲,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也不會對日復壹日,年復壹年的課堂教學感到厭倦。葉瀾說,“寫了壹輩子教案的老師,不壹定成為名師;如果壹個老師寫了三年的反思,就可能成為名師。”只要養成自覺反思的習慣,就壹定會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新壹輪課程改革為我們的課堂教學註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對成功充滿自信,但也保留著反思的從容。這樣,語文老師在新課程背景下會越來越受學生喜歡,語文課堂教學也會越來越精彩。

三、同行合作,在合作研究和探索中提高自己。

面對新課程改革,教師需要更新知識,反思教學行為,但也需要同伴的合作。乍壹看是不經意的交流,對疑難問題的探索,經過夥伴們的合作,我恍然大悟。我校同年級或同語言組的教師相互聽課、相互學習、相互研究、相互交流已成為壹種慣例。我們可以互相討論管理問題、課前教學設計、板書和問題。問題的發現,成功的嘗試,失敗的苦惱,有趣的課堂記錄,都是我們交流的話題。

課後,我和老師經常壹起討論很多問題:今天有什麽新鮮事?這門課怎麽上?妳感覺如何?學生有什麽感受?學生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妳是怎麽處理的?

當然,交流既是成功的喜悅,也是失敗的迷茫。比如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年級越高,舉手回答問題的人越少。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往往以“點對點”、“火車”的方式提問,加劇了學生的答題逆反心理。那麽,如何改變這種現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呢?我們嘗試改革,提出“不用舉手,暢所欲言”。這帶來了許多問題:有時,幾個學生同時就同壹個問題競相發言,但有時卻很冷淡...這類問題需要進壹步討論。如果我們發現了壹個普遍性的問題,我們就會開始研究和探索,先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然後分析原因,找到對策和方法,解決問題,最後進行反思和討論,以求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我們經常開玩笑:夥伴,資源* * *,苦惱和歡樂* * *。老師之間經常合作交流,我們可以看到教育的多樣性、豐富性和個性化。我們可以更真實地體驗我們的手勢和舉止的意義。從講述和與同事的爭論中,我們對教育的看法、理解和見解也滲透其中,壹般會引起我們對教育的反思,通過反思揭示教育活動中隱含的思想和理念。正是這壹點壹滴的思想,構築了我們堅實的教育理論基礎,促進了教育理論的升華。

我們面臨的問題每天都是新的,需要我們去反思,去發現,去研究,去解決。作為語文教師,要在反思中成長,在學習中提高,在研究中獲得樂趣。努力做新世紀的合格教師,做適應新壹輪課改的教師,讓今天超越昨天,讓明天超越今天,讓學生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