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背景是對事件的發生、發展、變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觀情況。引導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寫作背景,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文本。
任何文本的作者都不是為了我們現在的老師教和學生學而創作的,而是為了在自己的語境中,向自己實際面對的對象或假想的讀者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學作品往往包含作者在特定社會生活背景下的思想傾向,而我們的教科書中有大量的作品是我們的學生以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經驗無法理解的。
學生學習這些文章,是為了通過這些文章了解那個時代的文化,傳承美好的東西,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我們的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隨意解讀作品,往往會曲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善於“知人論世”,對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動機、作者所處的時代、個人的生活經歷、社會地位、情感目標等背景知識進行分析、評價和解讀,尤其是那些表達作者特定思想感情的文章。我認為,讓學生知道它是什麽,為什麽是什麽,可以使學生擴大自己的思想視野和情感感受的範圍和深度,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感受寫作背景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第壹,了解作品的背景,引導文章的閱讀
作品是某個時代特征的具體反映。人們在閱讀文學作品時,通過語言媒介和藝術表現形式獲得意境和意象的具體感受和體驗,引起強烈的思想情感反應,獲得審美感受,從而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形成自己的見解和評價。但由於時代不同,作者的經歷和藝術修養不同,作品各有特色。因此,時代背景和作者簡介在閱讀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使得我們不得不在追根溯源的基礎上解讀作品。
比如海燕寫在1901。當時歐洲的工業危機蔓延到俄羅斯,工廠紛紛倒閉,大量工人失業。再加上沙皇統治日益黑暗,人民無法忍受,反抗日益高漲,革命鬥爭蓬勃發展。高爾基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義憤填膺。根據當時的鬥爭形勢和參加示威遊行的感受,他寫了短篇小說《春的旋律》,海燕就是這部小說的結尾。《海巖》出版後,立即引起了讀者的關註,成為革命宣傳鬥爭的有力武器。列寧很喜歡這首革命詩。他在1906寫的《暴風雨來臨前》壹文中,引用了這部作品,並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作為結束語。如果不了解當時俄國的現狀,很容易把他誤解為寫風景的,恰好歷史也上演了這出幽默劇。高爾基先把小說投到《莫斯科信使報》,然後投到《彼得堡生活》雜誌。愚蠢的審查員禁止了這部小說的出版,卻認為它的結局是壹個風景寫作。這就是欣賞作品時不接觸歷史導致的黑色幽默。
由此可見,壹個人的作品與其所處的時代和精神狀態密切相關。了解時代背景和個人經歷,對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很有幫助。因此,時代背景和作者簡介是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第二,了解作者的成長經歷,理解文章主旨
葉聖陶先生曾說:“寫作的根本在於生活。沒有生活,寫作是不可能的。”生活是我們寫作取之不盡的源泉。其實壹個作家的成長和作品的誕生是壹個自然的過程,壹個人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他獨特的人格品質,也就是他的人生人格。這種生活性格對他後來的創作會有壹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作者作品風格的決定性因素是他的創作個性。所謂創作個性,是指作家的人格品質和審美理想在藝術規律的制約下形成的藝術獨創性。
比如《土地的誓言》壹文,作者曹在1936年夏天從北平來到上海,突然想起當時上海文化界有壹種模仿人名、字的不良風氣,於是決定給自己起壹個別人模仿不了的筆名。他轉念壹想,就把平時很少使用的復姓端木蕻良作為自己的姓氏,並把東北老家紅高粱的另壹個別稱“洪亮”二字搬過來作為自己的名字,從而成為端木蕻良。但當時正處於國民黨蔣介石打下的白色恐怖之中,公開使用“紅色”二字格外刺眼...根據諧音,他把“紅”字改成了“刺”。當時負責《文學月刊》的編輯兼作家王統照在審稿時看到這個筆名,覺得有點不舒服...於是他把“梁”字改成了“梁”。於是端木蕻良的筆名繼續沿用。正文簡單註明這是壹個東北作家。如果不解釋作者的成長過程,學生可能會對作者的名字產生懷疑,產生諸如:為什麽善良的中國人會有壹個‘日本人’的名字?他去過日本或移居日本後,把名字改成了‘日本人’?既然已經取了‘日本人’的名字,為什麽還要假裝愛國?“這些問題阻礙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再比如魯迅。魯迅最大的痛苦不是物質追求,而是面對黑暗的社會而無力改變。學醫只能拯救人的肉體,學文學才能治愈人的靈魂。如何改造這個黑暗的社會,使他學會思考,不斷探索,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魯迅少年時代的經歷,打開了魯迅廣闊的精神空間,為日後魯迅思想和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博大精深的知識基礎,這也是《阿q正傳》產生的原因。其實這是作家從生活人格到創作人格的轉變。在閱讀《生命與自然》這本復雜的書時,不可能讓每壹個“讀者”都讀到同樣的內容和讀完之後的感受。這個“不同”就是性格。學生學會關註生活,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擁有自己的“人格”。那麽如何統壹學生的“個性”和作家的“個性”呢?要充分了解作者的成長歷程和創作個性。感受作者的情感,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
第三,理解作者的創作目的,理解文章的閱讀內容
壹個作家的創作動機源於需要,尤其源於需要的缺失(導致心理失衡)。當這種需要在恰當的時候與作家的外部刺激相遇,藝術家的創作動機就形成了。因此,創造動機是內在需要和外在刺激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外界的刺激下,作家內心的意蘊和熱情需要尋找壹個渠道來傾吐,使原本躁動不安的盲目驅力轉化為明確堅定的意向,將現實生活中獲得的有用素材和藝術發現聯系起來,使文學創作由意向轉化為行動,體現在作品的制作上。
比如在描寫人物的文學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傾向是歌頌什麽,揭露什麽,通過誰是正面人物,誰是次要人物來體現,在作品的字裏行間流露出來。因此,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和目的,有助於學生判斷和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
比如《我的舅舅於勒》的作者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是壹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作品的主要情節是描述菲利普斯夫婦對他們的兄弟尤爾的完全不同的態度。在這些人物的不同表現中,學生們如果理解作者的創作動機和目的,就不難判斷這部作品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再比如巴金的作品《家》,作者更明確、尖銳地表達了自己的創作動機和目的——對舊制度、舊社會的揭露和控訴,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恨情仇的情感。這樣,學生就能清楚地掌握文章的主旨,更容易理解課文。
第四,了解作家的情感對把握作品情感基調的作用。
作家的情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壹樣的。在閱讀作品時,向學生介紹作者當時的情感態度,讓學生更容易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更好地欣賞全詩。比如《望嶽》就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杜甫過著自己年輕時喜歡的流浪生活,字裏行間都滲透著青春的熱情和朝氣。這壹時期的生活和創作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調。因此,在《望嶽》中,他表現出了自己的朝氣和雄心。知道了這些,就不難把握這首詩的情感了。但讀到《春望》的時候,我的感覺好像變了,從“國破”、“感時”、“恨別”這幾個字就能感覺出來。
是什麽讓杜甫的詩風發生了變化?這時候就很容易理解他的寫作背景了。當時,杜甫正處於辭官流放的時期。兩三年間,由於安史之亂,他和家人和百姓壹起饑寒交迫,流亡避難。在淪陷區,山河破碎的感覺很深。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寫出了著名的詩歌《春天的希望》,顯然很容易看出這些詩歌的情感基調。
背景信息的把握是壹個復雜而交替的過程,往往表現為壹個或幾個寫作背景相互穿插,學生把握難度加大,教師需要在講解過程中具體把握,講解時盡量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文章。
白居易曾提出“文章為物而作,詩為時代而作”。如果學生連作家的想法和感受都沒有壹個基本的了解,又怎麽會有作品與現實融合的感受呢?可見,課文寫作背景的講解是引起學生閱讀課文興趣的前提,也是新課標的要求。初中語文課本的每壹篇文章都堪稱經典。當我們把握住作者在何時、何地、為何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想向讀者傳達什麽樣的思想時,就說明了寫作背景的引入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它就像壹把開啟文本奧秘的金鑰匙,我們在教、教、學中牢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