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屋頂有18,000英尺高,就在這壹點上,開始向東南方向傾斜。"它從哪裏來的?

"屋頂有18,000英尺高,就在這壹點上,開始向東南方向傾斜。"它從哪裏來的?

夢裏登天目山,唐代大詩人李白寫的壹首詩,意思是天臺山高48000尺,好像要向東西傾斜向天目山跪拜。這首詩寫於李白離開長安後的第二年。是夢詩,是仙詩。

詩寫在仙府名山,立意奇特,構思嚴謹,意境壯美。情感深沈激烈,變化莫測在虛幻的描寫中,體現了生活的真實。

李白,字太白,人稱青蓮居士。他是繼屈原之後最獨特、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有“詩仙”的美譽,與杜甫並稱為“杜麗”。他的詩歌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高傲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善於描繪自然風光,表達對祖國山川的熱愛。有壹千多首詩,包括30卷李太白集。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出翰林後所作,寫於四年(745)和五年(746)。唐玄宗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在長安被有權有勢的人排擠,從北京獲釋,回到東麓(今山東)老家。然後再次踏上漫遊的旅程。這首描寫天目山夢幻之旅的詩寫於李白即將離開魯東去吳越的時候。

李白早年有濟世之誌,卻不屑於通過科舉爬上仕途。於是,他在全國各地漫遊,結交名流,從而廣負盛名。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吳郡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召他到長安。

李白初到長安,有過短暫的驕傲,但他自大,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就連玄宗也對他不滿,因為他得罪了翰林院的權貴和同僚。他只在長安住了壹年多,就被唐玄宗賜金,以衣出名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他有著不穩定的靈魂,他有著更高更遠的追求,於是離開了東麓的家,再次踏上了流浪的旅程。這首詩是他在東麓送別友人時所作,故以“天目山夢遊,送別東麓公”為題。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夢裏登天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