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如何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如何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滲透德育

語文綜合實踐是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貼近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由學生自主實踐探索,體現知識綜合運用的壹門全新課程。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超越了書本和封閉的課堂,面向自然,面向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和現有的經驗。它促進學生在開放的空間和時間中的生動發展,增加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實踐體驗,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壹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註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語文實踐。“也就是說,在大量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還能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第壹,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社會是壹個不斷發展變化的空間,這使得語文實踐活動的內容呈現出動態的“活水”教育。讓學生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現實,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讓他們了解社會生活的基本活動過程,積累壹定的生活經驗,產生問題意識。比如,帶領同學們參觀了新開發的工業園區後,寬闊整潔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建築讓同學們感觸頗深,不禁好奇:“多美的家鄉啊!”這是壹個中國實踐研究的問題:探索故鄉的變遷。形成這樣的疑問後,學生們開始了深層次的田野調查。他們利用周末時間分發到各個地方。通過了解和統計,他們探究了家鄉的變化,了解到家鄉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橋梁和道路有很大的關系。在調查研究的過程中,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得到了提高,形成了強烈的參與感和公民意識。

社會是壹個大舞臺,也是壹個取之不盡的活教材,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活的實踐資源,也為孩子的活動貢獻了比課本更細致、更感性、更生動、更人性化的環境。語文課程的很多內容反映的是社會事物和社會現象,這些事物和現象本身就來源於社會。因此,只有把社會還給學生,讓他們在社會中學習“社會”,才能提高學生理解社會的能力,讓課本知識“活”起來,在社會中得到拓寬、發展和延伸。

我們不希望孩子對某壹內容或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只希望在語文實踐中有充分的感性認識。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社會的態度,對社會的責任感和公民意識,這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第二,在語文實踐中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現行小學語文教材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舉辦故事會、詩歌朗誦會、辦小報、演課本劇、調查社會用字情況等。比如,初中生的學習素養不是簡單地圍繞文本,而是從現實生活出發,將素養延伸到所接觸的廣闊生活空間。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相關因素,引導學生開展綜合性語文實踐活動,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再比如:制作壹些小制作,比如小學語文五冊的“制作賀卡,送賀卡”。做的時候,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先按照課本的要求做,然後交流經驗。最後分組,其他同學跟風,說說自己的制作過程。做過的同學可以在原有基礎上發明創造,也可以當評委來評價。不管制作出來的物品是否漂亮,老師都應該鼓勵每壹個學生,只要他們願意參與其中,並且樂在其中。

像小學語文五冊中的“收集小笑話小幽默”,這樣的活動如何更有效地開展?現在家長給孩子買的課外讀物多了,報刊雜誌上隨處可見笑話。壹方面,學生可以很容易地收集笑話和幽默,但另壹方面,學生很難優化選擇,提高欣賞能力。針對這種情況,可以這樣開展征集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書刊中發現有價值的笑話和幽默,寫下來,思考它們為什麽讓人發笑,笑過之後有什麽收獲。完成收集任務後,只要用壹兩句話說明收集的原因,就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老師梳理了學生的評論,讓大家明白了優秀幽默段子的* * *本質。老師為學生提供圖片,制造笑話,還可以針對課堂上的壹些問題,用幽默的暗示來提醒和啟發學生。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覺得有趣,還增加了很多課外知識,學到了很多文學知識。因此,教師利用好教材中的這些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習和使用語文的意識,還可以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體驗成功的快樂。

第三,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興趣。

地域特色文化應該是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總的來說,地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體現了壹個地區人們的精神面貌。如果把地域特色文化引入語文實踐,學生可以體驗到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同學們根據我縣蟋蟀文化的實際,本著自願組合的原則,成立了六個“蟋蟀探索小組”,對蟋蟀的歷史和捕捉進行全方位的調查研究。通過調研,學生對家鄉的蟋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最終的研究結果中,許多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不僅全面學習了蟋蟀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出結論:家鄉的蟋蟀將成為家鄉人的致富之道,蟋蟀將成為家鄉的特色文化。

第四,在語文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小學語文教材中環境教育的內容數不勝數,課文內容展示提供的資源只是壹個例子。在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了相關的課文知識後,會產生很多疑問,促使學生不斷思考、探索、拓展、延伸,使知識更好地遷移和內化。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環境教育資源,精心設計語文實踐活動,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又能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如“鏡泊湖奇觀”壹課,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欣賞北方美麗的湖光山色,對鏡泊湖的出現和特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於學生沒有親自參觀過,缺乏直觀印象,再加上生活閱歷淺,很難理解作品的寓意。因此,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安排學生在課前做好探究性學習:根據課文的描述,結合自己的創作思路,讓學生畫畫、找實物、收集相關圖片、找標本、找視頻。為了找到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有價值的資料,學生們去圖書館,向父母求助,在網上搜索,自動繪制,手工完成。每個人都想通過自己的個人努力獲得最有價值的信息。尋找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和篩選的過程,是積極學習和自覺學習,有著極大的熱情和求知欲。在課文講出來之前,他們的身心就已經進入了學習狀態。他們為自己發現的精彩材料歡欣鼓舞,並被鼓勵去尋求課本之外的知識。上課前,環保意識已經在孩子們的腦海中萌芽,然後在探究鏡湖和地下森林形成原因的基礎上,進壹步與自然、歷史、社會等學科結合,開展探索環保的小課題。比如如何保護瀕危動植物資源的研究,不可再生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在探究過程中,通過提問、觀察、收集和處理信息、寫體驗日記、寫調查報告、總結報告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科學探究。

對自然環境的研究是壹種真正的研究體驗。在觀察和研究中,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生活與環境息息相關,了解了人們生產生活對環境的各種影響,了解了環保常識,掌握了基本的環保技能。同學們自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註身邊、社區、國家乃至世界的環境問題,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第五,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參與熱情、自主學習意識、創新實踐能力和溝通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現代教育特別強調學科教育與實踐活動的溝通、合作與交流,重視通過發展性研究活動使學生獲得知識的自學和補充,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這種多渠道的平等民主的實踐合作中,要求相互尊重、謙讓和競爭,這勢必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利用語文教學資源中的相關知識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有利於培養和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順利發展和形成。

在語文綜合實踐中,學生有很多交流合作的機會。比如口語交流,要求學生介紹家鄉的美景、名勝、變化,讓學生做來訪客人的小導遊。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與同壹個家鄉的同學自由組合,研究家鄉的風景名勝、野生動物資源、歷史傳說、名人軼事、環境現狀、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形成原因,讓學生合作設計活動方案,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網絡資源,通過網上搜索、實地考察、深度訪談等方式收集信息。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思考、書寫、繪畫、說話,既調動了合作和參與的積極性,又提高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僅在合作中學會了學習,而且在學習中增強了合作的能力。

所以,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必然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系。在語文綜合實踐中,學生通過與他人的接觸和交流,總會出現許多人際交往問題。通過交流,讓學生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在“師生”與“生活與生活”的互動中,我們能體會到他人和社會群體對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作用,體會到關心他人和接受他人關心的快樂。通過這些互動,形成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第六,在語文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利於學生在自主的興趣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創新的重要途徑,應當積極倡導。要求低年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結合語文學習,觀察自然,用口頭或圖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教師要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比如以“春天”為主題,通過尋找春天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自覺觀察春天的變化,體驗春天萬物復蘇的生機,喚醒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漢語世界》教材中,安排了《春之聲》的詩歌朗誦。在設計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時,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單壹的讀書會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所以在組織語文實踐活動時要改編教材。讓學生走進春天,感受春天,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春天的熱愛。綜合實踐活動《美麗的春天》的步驟是:1,自由活動。安排學生分別收集關於春天的信息,形式多樣,如詩歌、照片、磁帶、圖片、故事等。2.集體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收集到的材料分為四組,分別是詩歌組、色彩組、故事組、我和春天組。指導學生分組交換資料,並根據自己小組的實際情況做進壹步的收集和準備。小組成員可以互相提出改進建議,或者幾個人合作報告壹份材料。3.課堂陳述、報告和交流。(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學生將根據課文演唱歌曲,並用自己的動作表演歌曲,讓學生在歡快活潑的氣氛中進入“春天”的研究主題。(2)分組交流舉報材料。學生分為詩歌組、色彩組、故事組。(3)教師評價學生表現,總結課堂,鼓勵學生進入春天,強身健體,珍惜美好家園。

這樣的語文綜合實踐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空間。學生們通過繪畫、歌唱、講解和表演來表達他們對春天的熱愛。從而更有興趣地參與學習和交流,並在交流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獲得成就感,使綜合實踐活動的開放性得到充分體現,讓每壹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獲得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創造性的表現。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德育因素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伴隨著新課程而成長。我們相信,只要深入挖掘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德育資源,適當采取多種形式,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實踐機會,讓學生憑借豐富的資源和大量的實踐,逐步獲得語文學習的規律。因此,無論是從大語文觀的角度,還是從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角度,都應該積極探索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這樣,就會賦予語文實踐新的意義,為語文教學註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