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他們也願意接近和交往有道德的人,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
所以,做壹個師生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做壹個師生都願意接近的老師,妳就要做壹個有道德的人。當學生在學校學習時,他們不僅受到同學的影響,還受到老師的影響。主要受老師和學生影響的願意接近的老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更大。
由此可以推斷,作為教師,要想把學生培養成人人都想親近的人,就要註重培養學生的道德,要想讓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親近妳,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妳首先要自己成為壹個有道德的人。
二
學生接近老師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老師的學識、權力、外貌等等都會成為促使學生靠近的因素。
但知識只能滿足學生壹時的求知欲望,權力只能維持短暫的服從和親近,外表只能吸引表面的關註。真正觸動學生心靈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持久的,它會影響學生的壹生,它是學生未來的根基。
所以,就對學生壹生的影響而言,知識、權力、外貌加在壹起,遠不如道德重要。
三
對於老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支持。而對壹個教師師德師風的真實準確的評價,往往是在他失去了壹切外貌的吸引力,失去了壹切學術和行政權力,失去了壹切可以影響學生的因素之後才得到的。
史學界的“造棺論”有壹定的道理。老師在位,尤其是地位高權力大的,大家的評價往往言不由衷。所以,壹個教師在學生心中的真實感受,只有當他(或她)已經不在人世,或者已經失去了所有影響學生的因素時,才會真正顯露出來,對他(或她)的品德和作風的評價才是最可信的。在這壹點上,360行裏,只有教師這個職業可以用“蠟燭”來形容,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是這個職業的崇高之處。
四
壹個好的師德師風的具體體現,就是保持壹種師生之間的人格平等。互相學習,互相尊重。
在封建社會,人們稱官員為“父母”,期望這些官能為人民做事,也是對好官的壹種尊稱。其實真正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封建社會顛倒了這種關系。
當老師也壹樣。
“壹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壹句尊稱。既然是“父親”,就應該關心學生,對學生負責。老師不要把這種說法解讀為可以幹涉學生,可以指導學生,甚至可以把學生當“家長”。有句老話叫“人有德報,妳千萬不要忘了。妳對別人有德,千萬不能忘了。”學生把妳當父親壹樣尊敬。妳千萬不要把這當成對學生的好。學生畢業後,妳永遠不會忘記妳的“德”和“善”。真正有道德的老師,即使對學生很好,也不會忘記。
在我看來,“壹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對教師的警示:第壹,即使妳只當了壹天的老師,也要對妳的學生負責。既然妳是“父親”,就應該遵循“子不教,父之過”的古訓。第二,在學生已經做出成績或者成氣候的時候,不要以“父親”的名義擡高自己,也不要借學生的“光”。第三,學生犯錯,要主動承擔“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懶”的責任。只有做到這三點,才能理解“終身為師,終身為父”的真諦,才有師德。
五
與其他壹些東西不同,師德師風可以“用壹個美男子掩蓋所有的醜陋”。尤其是大學,越是有才華的老師,學術地位高的老師,越需要在這方面鼓勵自己。因為妳有影響力,積極的壹面,人們尊重妳,消極的壹面,人們不敢得罪妳。但是妳有才華,有成就,大家都認可妳,只是承認妳的才華和成就。不能用才華和成就代替道德,也不能用才華掩蓋醜陋。學生們看老師是德才兼備。無才無德,學生恨妳。有才無德,學生敬畏妳;有德無才,學生同情妳;只有德才兼備,學生才能真正支持妳。
六
“學者相輕”大概是國內外學術界的普遍現象。但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可能更強大。這可能與中國的文化傳統有關。中國語言中的警世之言,如“好樹在林,風必摧之”,“萌芽的騾子先爛”,“壹槍打鳥頭”,就是在教人如何避免東方人的嫉妒。在西方的語言中,很難找到這樣的語言,但是有很多像“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樣的至理名言,教導人們如何努力去實現崇高的目標。這是文化差異。所以在中國,文人相輕的心理比西方更復雜,更隱晦。
“鄙視對方”就是看不起對方,只有自己的好。在壹定條件下,這種心理還能激勵人努力工作,使自己做得比別人更好。但大多數情況下會導致互相譴責或者互相拆臺。作為壹名教師,如果對此沒有警覺,在課堂上或與學生的接觸中,不是澄清學術是非,而是毫無根據地攻擊或詆毀同行,對學生造成負面影響。歸根結底,這也是壹個師德師風的問題。
七
“俠”和“義”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英語中沒有和“壹”意思壹樣的詞。關羽被這麽多人尊敬,就是因為他最能體現這種美德。但是,很少有人把這種美德和老師聯系在壹起。好像這兩個字只和武將或者武林中人有關,和老師真的沒有什麽聯系。其實並不是。中國的教師離不開自己的歷史文化背景。很多老師都很忠誠。壹位美籍華人教授寫下這三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掛在辦公室裏:“扶危濟困,取長補短”。有意思的是,作為壹名大學教授,格言中只有最後壹句與教師職業直接相關,前兩句都是武林中的話。但是這位教授深受學生的喜愛,因為他對學生非常忠誠。
其實,守信用,講信用,樂於助人,“受人之托,忠於他人”,“見不平則鳴,拔劍相助”等等,都是“義”字在古代的含義。把這些放在老師身上也是壹種美德。那些不表現出忠誠,不在學生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他們,不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不在學生有危險的時候挺身而出的老師,恐怕就不能說有職業道德。
八
作為壹名教師,我們不僅要對學生負責,還要對社會和科學負責。
現在大學老師都有壹種浮躁的心態,尤其是人文社科的老師。浮躁其實是對科學、對社會、對學生不負責任的態度。這種心態在科研中不“真”,在教學中也不“真”。如果學生得不到真才實學,就會危害社會,所以不是“好”。所以“狂躁”也是師德缺失的壹種表現。
在教師職業中,這種心態主要有十種具體表現:
1.頭重腳輕,滿足於壹知半解
2.浮華,沈湎於吹噓
3.唯書是從,缺乏獨立思考
4.嘩眾取寵,追求轟動效應
5.胸懷大誌,不願意腳踏實地的積累。
6.脫離實際,願意坐而論道
7.追名逐利,個人主義膨脹
8.吹、拍、拉,市儈之風甚囂塵上
9.整天得過且過
10,執業詐騙,熱衷歪門邪道
如果妳是大學老師,不妨對比壹下,看看有沒有這種心態。
九
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都有自己特殊的要求,但也有很多* * *方面。* * *的要求之壹就是,不管人在單位、家庭、社會上遇到什麽樣的職業,都不能把這種事情造成的不良情緒轉移到妳服務的對象身上。
妳上班路上錢包被偷,妳昨晚和家人吵架,妳的親人突然去世,或者妳的職稱和職位晉升不順利,引起憤怒、懊惱、悲傷和煩躁。這是人的本性。但當醫生站在手術臺旁邊,業務員站在櫃臺後面,老師站在講臺上,面對患者、客戶、學生,妳的角色就會轉移到醫生、業務員、老師身上,而不是停留在路上、家人、殯儀館、領導身上。妳在病人面前是醫生,在客戶面前是推銷員,在學生面前是老師。做到這壹點並不容易。我意識到這是師德和職業道德上更高的要求,是壹種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後,要在“師德”二字後加上“高尚”二字。
十
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的問題,也是教師群體的問題,即風氣問題。個人品德不好,雖然有時候會在小範圍內造成“壹個臭雞蛋壞了壹鍋湯”的惡劣影響,但畢竟只是小範圍的事情。如果教師群體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相勾結,其危害就大了。這時候師德問題就演變成了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候的不良師風就演變成了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
多年來,不良的社會風氣也對教育行業造成了很大的汙染。曾經是非常惡劣的社會風氣,從學校亂收費、“吃”學生、帶學生,到老師個人對學生的貪婪。可見,師德師風問題與作風密切相關,作風伴隨世風。總的來說,世界每況愈下,必然每況愈下,必然不健康。所以,整頓師風必先整頓作風,整頓作風必先整頓天下。特別是因為教育行業比其他行業對後代的影響更大,有時候壹個積極向上的師風也能帶動道德,也能影響世界的道德。所以任何時候都要提倡師德師風。
上面說的師德師風十個方面並沒有涵蓋全部問題,只是十幾年來在教育實踐中對師德師風的觀察和認識。文章中的批評不是針對別人的,而是用來約束自己的;文章提倡的不是教人,而是鼓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