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源於根的信仰——解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源於根的信仰——解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

無論生活在哪裏,都不應該失去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種向往的力量驅使著每壹個不甘的生命前行,就像壹顆埋在黑暗土地裏的種子。成長是它的向往,天空中的陽光是它的信仰。生而為人,生而為靈,生命賦予我們身體內部強大的種子,即使遇到生命的黑暗,也無法阻止它的萌發。這就是活著的價值。

1.04萬字的巨著是怎麽產生的?是信仰的力量將生命的活力壹字壹句地嵌入紙上,讓壹部傑作活了起來。當妳讀她的時候,妳就進入了她的世界。她活著,和妳壹起生活,妳和她壹起沈浮。如果把生命比作形式,那麽路遙先生把自己的形式轉化成了傑作的形式。每當他打開她,她都是活生生的。路遙的媽媽說,他在那裏寫啊寫,直到寫完他才走。好像他是來給我們的世界帶來這樣壹本書,看完就走了。

沒有悲傷,沒有歡樂,只有動搖妳信念的話語。

書中的核心人物都是最普通的人。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都是最普通的事情,比如衣食住行,生活用品,工作愛情...他們的世界是最普通的世界。他們生活在最低的地方,足跡的每壹步都與土地接壤,這讓他們長得堅韌而強壯。為什麽信仰?因為信仰是成長的方向,正是這種來自根部的力量,才是最有活力的營養。他們出生在土地上,他們在土地上艱難地成長。他們沒有抱怨,也不會放棄。即使土地貧瘠而艱難,也會有頑強的希望。

這也是路遙先生對自己的映射。每個作家都有壹部關於自己的作品。看完《平凡的世界》,久久不能平靜。我把路遙先生的每壹句話都細細地吃成了碩果累累。這些都滿足不了路遙先生帶來的饑餓感,於是我通讀了路遙的全集,他的詩,他的人生,還有壹部制作精良的紀念他的紀錄片。看完這些,我不敢添詞評論什麽。現在寫壹些字,只佩服。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世界,英雄的信仰是路遙先生的信仰。他是壹個不平凡的人,領導著壹個平凡的世界。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選擇出生,但是太多人把出生定義為命運,因為他拋棄了信仰。路遙先生生來就是餓的,當時的希望就是吃飽,於是吃飽就成了大多數人的信仰。久而久之,他放棄了靈長類,把人變成了動物。更可怕的是在缺糧的世界裏暴露出來的人性之惡的兇光,以及暴民們怪誕的群體心理,傷害了同類的快感,讓人望而生畏,不寒而栗。很多小說都是這樣揭示和描寫人性的,非常透徹和冷酷。

這些不是路遙先生寫的,雖然他經歷過。在他的作品中,苦難是矯正人性最好的靈丹妙藥(在路遙先生苦難的啟示下,我深深地發現苦難使人的大腦異常清醒,苦難就像壹股清泉蕩滌著世間的汙垢),但他並沒有描寫苦難帶來的壓抑,在他眼中,主人公不應該是這樣的。就是他不應該這樣,所以他只寫與苦難的鬥爭,他的信仰在苦難中是多麽明亮生動;他只寫苦難中真摯的感情,純粹的情感。

書中每壹個人物的情感都是那麽真摯,在愛情裏那麽頑強,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世界安排不盡如人意,依然沒有壹絲抱怨和悲嘆之氣。他們都充滿了善良和責任感。他們都有十足的勇氣。他們最初的感情破滅後,依然迎著陽光開始新的生活,愛著深愛自己的人,用肩膀扛起自己的苦難,為愛人微笑。他們是多麽美麗、可親和安全。

他們是久違的母親,久違的土地,久違的血親。人離開土地太久了,人太慌張了,失去了很多東西和珍貴的東西。我不知道在物質豐富的世界裏,價值的平衡點在哪裏。只是壹團亂麻,漂浮在世界的海洋上,沒有方向和信仰,沒有固執,隨時可以改變。

這就是在這個時代看這本書的意義。回顧40年前的故事,情感和信仰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的血液。再次探索雙腳,嘗試探索土地,在地上行走;把信仰看得更高壹點,試著看到比金錢更多的東西。幸福可能有另壹種定義。

羅曼·羅蘭曾說:“世界上只有壹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妳知道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我想路遙先生應該也是知道的,因為路遙先生用壹生的時間,壹言不發的講解著如何面對苦難,他只給了我們希望。

2020年5月8日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