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 ~ 846),本名樂天,後名香山居士。因為白是太子的下級官員,所以被稱為“白父”,後來又因為死後謚號“文”而被稱為“白文公”。白居易祖籍太原(今山西),所以經常以“太原白居易”為名寫詩。白居易的曾祖父在陜西渭南時,他的家搬到了渭南。白居易的祖父“年少好學,善寫,尤精於五言詩,有十卷”(白居易語)。他曾經在河南工作過,顏家住在白居易出生的河南新鄭。白居易的父親白,先後擔任彭城、徐州、襄州縣令。41歲時,他娶了善良、賢惠、博學的陳。白居易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和小說家。白居易很有天賦。六七個月的時候,他還不會說話,但是他已經把奶媽給他指的“知”和“武”這兩個字背下來了。之後別人讓他指認,他卻能正確分辨。三歲時,白居易跟隨母親陳學習寫字。五六歲的時候,我開始學寫詩;當我九歲的時候,我能流利地運用音韻學。白居易在《相州別駕伏君事件》中寫道:“且別駕伏君(即白)為天下,諸子尚幼,未師而學;我老婆親自捧著“詩”和“書”,沒日沒夜地教,而且有說服力,從來沒加過箅子和杖子。十幾年來,諸子皆以文升官,其官近清,亦是夫人之恩所致。”我壹直感激母親,她對哥哥們的學習要求嚴格,疼愛有加。白居易少年時,恰逢藩鎮動亂。其父白屢易其職,白居易也輾轉於江南各地。十五六歲時,白居易為了考中進士而“苦讀”;二十歲左右,更是“白天上課,晚上看書,偶爾上課,不想睡覺。”以致舌頭發酸,手肘發酸。”幸好好事多磨和他終於在宣州通過了鄉試。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白居易來到唐朝的首都長安。第二年正月,他給唐朝的陳靜寫了壹封信,裏面有20篇散文,100首詩,希望陳靜能夠欣賞他這個“不靠朝廷幫助”的青年(白居易在信中這樣形容自己)。這壹年,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績通過進士。他是壹起考第壹名的十七個人中年紀最小的,卻是唐代著名文人中考的晚生。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被任命為省校對員秘書,負責書籍典籍的校勘整理。同年,白居易結識了“當日賜名,心中皆知”和“我與石頭、愛情為友”的摯友元稹。此後,兩者“停而堵之,而不同;說石膠漆不夠是不夠的。他們去世30年了,900個篇章都是和著歌聲和詩歌的人寫的。* * *創造了壹個詩風古樸流暢的詩歌流派,以他們命名的“白元詩派”將永遠鐫刻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當時除了選拔人才的考試,如中了鄉試、中書獎之後,還有壹種由皇帝親自主持的特殊考試——制度考試。相比其他考試,制考的影響更大,畢業後馬上就能被朝廷任用,而且任用的職位大多都很美很重要,更容易升職。於是,白居易於元和元年(806年)辭去校書商壹職,隨元稹隱居華陽寺,閉門數月,揣摩時事,以備考試。其間,白居易寫了七十五篇《策林》,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重大社會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同年的體育考試,白居易和元稹都拿了獎,元稹是第三名(考試沒有第壹名和第二名,所以第三名其實是第壹名),而白居易因為對策直白,排名第四。此後,白居易被任命為昆(今陜西周至)尉;元和二年秋,調為進士考官,考完後補考集賢書院理科。不久,白居易被正式任命為翰林學士,這是他事業的轉折點。次年,白居易先後被任命為政策審查官,左士毅仍為翰林學士;元和五年,被任命為京兆府戶部曹,參軍為翰林學士,負責起草詔令,參與籌劃國家機密事務。這壹時期,白居易“有瑕必守,有違必諫”(《收遺獻書》),發揮了招人租稅、釋放朝臣、拒絕祭祀、禁止劫掠販賣好人的作用,表現出極高的政治熱情。與此同時,白居易也進入了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創作了《秦中吟》、《新樂府五十首》等十首著名的諷諭詩。何、元稹、三人也形成了以新樂府詩為軸心的創作群體,他們的作品在內容、風格、思想傾向等方面大同小異,展開了後人所稱的“新樂府運動”。然而,隨著元和五年白居易辭去左拾遺之職,元稹被貶江陵,新樂府運動很快趨於沈寂。元和五年後,雖然元稹的《古詩與樂府》等著作仍繼承了新樂府運動的精神,但從理論上對新樂府運動進行系統總結,還得等到白居易的《元和九書》(815)問世。此時,白元詩派的主要創作方向已經開始轉向“元和體”。元和六年至十年,白居易回鄉為母守孝。後來被任命為太子左贊善博士,負責陪太子讀書,諷刺太子的錯誤。這壹時期,尤其是元和七年前後,他剛過不惑之年寫的詩充分顯示了他心態的變化。其中有兩首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做了十年的遊客,常常饑寒交迫。".當了三年的勸諫者,我為自己的眾多屍體感到羞恥。酒喝多了就不能遊山了。妳不是有終身誌向嗎?拘留不是免費的。壹旦上了渭河,它就像壹只小船。照顧世界無傷大雅,無憂無慮。壹天壹菜,壹年四季壹布。感冒來了,我就懶,連續幾天梳頭。從睡個好覺開始,晚上喝醉。人心不舒服,還能要求什麽?”“我從小就旅遊,對風土人情相當熟悉。中年階層,準備看法庭。做客很難,尤其是部長。情況方便,搬家累。我直的時候特別快,但是遇到就不是我的誌向了。十年之內,妳會精疲力盡。自從重返賽場,我感到無憂無慮,羞愧難當。平木難用,浮雲易用。妳又長又死,從此拋棄他們!”元和十年夏,藩鎮謀反,據理反對藩鎮的宰相吳被暗殺。白居易惱羞成怒。他第壹個要求限期徹查,緝拿兇手,卻被宰相魏冠中等人誣告“越權說事”。壹直和白居易有嫌隙的人也趁機詆毀白居易,說白居易的母親在賞花時掉進了井裏,但白居易寫了《賞花》和《新井》兩首詩,實在是違背名教,使得白居易在當年秋天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後來又被追封為江州司馬。這壹沈重打擊,不僅是白居易政治生涯的又壹次重要轉折,也使他的理想迅速而徹底地從“兼而有之”轉變為“獨善其身”。在他的休閑崗位上,他建造了廬山草堂,結交了僧侶和道士。“從此仕途長期化,天下從此不說”(《再題》),“表面上消除了煩惱和快樂,胸中消除了是非”(《詠懷》)。他的詩歌作品中很少有現實感很強的諷喻詩,大多是閑適詩和抒發個人感情的感傷詩。元和十三年(818)冬,白居易任中州(今重慶忠縣)刺史。他上任後,帶領人民種下柳樹種子,改善民生,受到人民的稱贊,但他仍然保持著無憂無慮的的態度。元和十五年,白居易被召回都城長安,被任命為尚書司門的袁外郎。唐穆宗長慶元年(821),被任命為史上客醫,學聖旨,入中書,後調任朱郭。然而,盡管仕途出現轉機,白居易卻不再有很高的政治熱情。再加上此時朝廷親信紛爭,國事不在日本,使他無心顧及,只想逃離政治鬥爭的漩渦。長慶二年,白居易請求分流獲準,出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他主持了修復和疏浚城市水井和修築堤壩蓄水灌溉農田的工程。任曼調離崗位時,還把治水的經驗寫進了錢塘湖的石頭故事,刻石以示後繼,並把工資留在國庫以備不時之需。後來,他在蘇州工作,深受人民愛戴。離任的時候,蘇州的長輩居然含淚送他十裏之外。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年),白居易被任命為秘書監(秘書省行政長官),再次回到長安;次年,被任命為司法部部長助理(司法司副司長)。大和三年春,58歲的白居易深受年事已高和仕途諸多風險的影響。他決定隱退,作為太子的座上賓,在東都洛陽(今河南)半隱居半仕。之後,他酗酒、彈琴、寫詩、旅遊,過著“隱居”的生活,富可敵國,遠離危險。大和五年,元稹去世。從此,“大詩人”劉禹錫成了白居易的新詩友。他們兩人“晚唱”並為他們的詩買單,被世人稱為“白柳”。唐武宗會昌二年(842年),白居易終於正式卸任刑部尚書。會昌四年(844年),時年73歲的白居易四處遊說,為開鑿龍門八險灘、解除船民往來的危險籌集資金,並寫下“死七十三人,誓為天津開險路。”夜無翻船,脛從此無患。沙灘十裏化為河人,寒陰八獄化為春。雖心常在,暗暗憐後人”(開龍門八段石灘二首之壹)。會昌六年(846),白居易猝死,壹位才華橫溢的詩壇巨星隕落。白居易家人根據他的遺囑,將他安葬在洛陽龍門香山寺北側琵琶峰下,著名詩人李商隱為他寫了墓誌銘。白居易是唐代文壇上壹位多產的作家。他的作品體裁多樣,取材廣泛,文筆勤奮,這使得他的作品數量在唐代首屈壹指。在他去世前壹年寫的《白集》後記中,他自稱自己的詩是“全詩三千八百四十首”。今天,他的2830多首詩已經流傳下來。《白居易文集》收錄的作品涵蓋了當時全部15種文學體裁(詩、賦、策、論、諫、判、贊、頌、碑、銘、書、序、文、表、錄)。宋初編纂的《文遠華英》將文體分為38類,其中白居易作品25類。白居易能在各種文體上有所建樹,與他身為文人官僚,有大量的機會撰寫官方案件文書是分不開的。白居易不僅在當時的文壇享有很高的聲譽,而且對後世的文壇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晚唐批評家張煒在詩人的主客圖中稱他為“廣大的教育家”,可見其仰慕之情。他對當時及後世文壇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壹是樹立了人格典範。詩歌以個人性格為基礎。縱觀白居易的壹生,無論是他前期作為平民知識分子代表所倡導的“為人生”的文學觀,還是後期樂天知命對儒家“濟世濟貧”思想的實踐與改造,都給未來的知識分子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次,詩歌領域得到了開拓和拓展。正如明代蔣在《小書》中所說,白居易“前不遵古人之例,後不遵來者之言;意隨筆,景隨意;世間萬物都包含在我的詩裏。詩的境界,不知道要擴展到百工多少。與秦煌和吳晗相比,他們開放邊境以獲得領土,而且他們用不同的東西做同樣的事情。他們被稱為“廣大教育工作者”,他們是自己來的。第三,簡約的詩風具有巨大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白居易的詩以風格樸實著稱,這使其不僅在宮廷中,而且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遠至朝鮮、日本、越南、暹羅(今泰國)。在時間跨度上,白詩的影響也是相當長遠的。從晚唐的皮日休、聶、陸龜蒙、羅隱、杜溝河,宋代的王禹偁、梅、蘇軾、、陸遊,到清代的吳、黃遵憲,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白話文的影響。此外,元明清時期也有不少劇作家以白詩中的故事來寫戲曲。白樸和洪升根據《長恨歌》分別創作了《吳彤雨》和《長生殿》,馬致遠和江石泉根據《琵琶行》分別創作了《衫淚》和《四弦之秋》。宋、元、明三代的劇本采用白詩的詞句的例子就更多了。第四,促進了詩歌風格和表達方式的多樣化。元稹在為白的《長青集》作序時總結說:“凡夫之作,各有所長。樂天的長度可太多了。夫諷詩長於激越,閑適詩長於寄,感傷詩長於切,五言詩長於托,五言七言詩長於情...“值得壹提的是,白居易是唐代第壹個自己編作品的詩人。他把自己所有的詩歌分為寓言、感傷、閑適、雜法四類,其中感傷和閑適是兩個範疇,在題材和主題上有重疊,在表達的情感上沒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分類是基於不同的閱讀對象——閑適詩是展現給世人的場景,而感傷詩是向至親好友傾訴的私人話語。這也從另壹個側面反映了白居易詩歌涉及的題材之廣。可以說,沒有白詩不能包含的題材,沒有白詩不能表達的內容。仕途沈浮,人事更替,生老病死,各種題材都能在白居易的詩中找到。整理這些浩如煙海的詩詞,就像是在讀壹本詳細的回憶錄,回顧和總結他的壹生。白居易以豐富多樣的表現手法將生活的方方面面壹壹展現,打破了詩歌創作的固有審美觀,將人們對詩歌表現力和敘事能力的認可提高到了壹個全新的高度,開創了中國古典詩歌創作的新局面。如果說開元、天寶時代盛唐詩人的詩歌創作主要以感悟為主,那麽白居易的詩歌創作則以記錄生活為主。這就是“唐人視李白為天才,視為才子”的道理(宋《海錄破事》)。白居易的創作風格無疑給後世詩歌創作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