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李白的父親可能是個比較成功的商人,所以家裏挺有錢的。據說李白壹歲的時候搶了壹本《詩經》。他的父親很高興,認為兒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著名的詩人,所以想給李白起個好名字,免得後人嘲笑他沒學問。
因為他給兒子起名很小心,越小心越想不出來。直到兒子7歲,也沒有想到壹個合適的名字。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親對妻兒說:“我想寫壹首春天的絕句,只有兩句,妳們母子給我加壹句,也就湊合了。”壹句是‘春風暖百花’,另壹句是‘春來乍到’。"
母親想了很久,說:“杏樹著火了,紅雲落下了。”
李白等母親見狀,想也沒想,指著院中盛開的李子樹,脫口而出:“李花盛開了。”
父親聽了,拍手叫好,果然兒子是詩人。他越讀越喜歡。他讀著讀著,突然想到這首詩的第壹個字不是自己的姓。這最後壹個白字真的用的很好,說壹朵梅花聖潔如雪。於是,李白的名字就來了。
李白的少年時代是在四川度過的。他從小涉獵廣泛的知識和愛好。他不僅學了儒學,練了劍術,還學了神仙方術,交了道士。
李白24歲“揮劍報國,拋下親人遠遊”。他在湖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等地順流而下,走了大半個中國,卻不被朝廷重視,只好失望而歸。
42歲時,唐玄宗在道士吳允的推薦下,召見李白到長安,任命他為翰林祭祀。李白欣喜若狂,認為是時候充分發揮自己的政治才能了。臨行長安前,他在壹首詩中寫道:“笑著出門。我這壹代是蒿人。”豪邁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李白來到長安後,受到唐玄宗的隆重接待。唐玄宗很欣賞李白的文采,讓他寫詩裝點唐朝的繁華景象,沒有給他在政治上展示才華的機會。所以李白很失望很郁悶,天天和人喝酒解悶。
李白是壹個桀驁不馴、清高高傲的人。由於蔑視權貴,很快遭到權貴的誹謗,李白憤然離開長安。不久,李白在洛陽遇到了詩人杜甫,他們結下了終生的友誼。
後來,李白因為王勇李林的牽連而被監禁。獲救後免於死刑,流放夜郎。當他到達巫山時,他被釋放了,正好趕上帝國大赦。此後,李白壹直漂泊在江南。
李白生活在唐朝的全盛時期。他寫了大量的詩歌,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華,又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放蕩和腐敗,表現了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繼承了陳子昂的詩歌革新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最後的成功。在第壹首詩《古風》中,他回顧了整個詩歌發展的歷史,指出“自建安來,美不珍貴”。他以壹種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詩拉回頹廢之風、恢復高雅傳統的正確道路
李白在第三十五首《古風》中,批判了當時殘存的強調模擬雕琢而忽視思想性的形式主義詩風:“壹曲燦爛,雕蟲小技天真。”
在創作實踐上,李白和陳子昂有相似之處,多寫古風,少寫格律詩。但是,李白在學習樂府民歌和大力發展七言詩方面的成就卻遠遠超過了陳子昂。他的努力對完成詩歌革新的任務起了很大的作用。
唐代文學家李在他死後為李白編纂的詩集《草堂集》的序中說:“魯黃門曰:‘陳集遺大變,世質驟變。“時至今日,王朝詩風以梁晨公為主導,變化極大,掃地到極致。這是對李白詩歌革新成就的正確評價。
李白的詩內容非常豐富。壹些詩歌表現了他為國家做貢獻的政治理想和關心祖國命運和前途的感情。他的“古董?《西蓮花山》詩用的是神仙體,但結尾又從幻想回到現實,表達了對造反派殘暴的憤怒和對民間苦難的同情。
李白的壹些詩充分表達了他對自由的激情和對富貴的蔑視。在《夢登天目山》中,他感嘆道:"唉,我該如何莊重地向那些永遠不會被人看到真誠面孔的高官厚祿鞠躬行禮呢?"
李白的壹些詩,表達了對朋友的真摯情誼和對人民的親切感情,如《致王倫》詩:“桃花潭深過千尺,不如王倫”。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迸發出來。
李白還創作了大量描寫自然景物的詩歌。李白是中國詩人中的佼佼者。他用腳和筆豐富了唐朝的風景。他勢如破竹地席卷而來,結果,洞庭煙雲、赤壁風雲、蜀道猿啼、浩浩蕩蕩的河流,壹下子全都飛起來了。在詩歌中,詩人靈動豪邁,像天上的雲朵;他自由自在地溜達著,像壹匹飛奔在原野上的馬。在詩中,詩人壹掃世俗的塵埃,完全還原了自己不朽的姿態,他的豪氣與忠誠,他的漂泊都達到了極致。李白描寫自然景物的詩常常把自己豐富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上,如《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遠遠看著掛在千川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懷疑銀河隕落九天。"
全詩與景色很協調。廬山瀑布“飛流直下”的氣勢,飽含著詩人昂揚激越的思想,蘊含著他對祖國錦繡山河的深厚感情。
李白的詩充滿了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他的詩歌不僅具有最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創造性地運用了壹切浪漫主義手法,使內容和形式高度統壹。
李白對祖國的熾熱熱愛和對自由的強烈追求,在各類人生詩篇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處處留下了強烈的自我表現的主觀色彩。
李白表達感情不克制,噴湧而出,傾瀉而下,壹瀉千裏。當普通的語言不足以表達他的激情時,他就用大膽的誇張。當現實生活中的事情不足以描述、比較和象征他的思想願望時,他就用不切實際的神話和各種令人驚嘆的幻想。
結合爆發式的情感表達,李白詩歌的想象力變幻莫測,往往不可理喻,千奇百怪。他奇怪的想象力,通常是不尋常的聯系,隨著情緒的流動而變化。
李白的詩中壹個想象和下壹個想象有很大的飛躍,意象的組合也是大跨度,離奇夢幻,縱橫變化,盡可能的靈動。
李白的詩中,經常綜合運用想象、比喻、誇張等手法,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白發三千尺,愁似長”。此外,李白還善於運用擬人手法,使自然具有人的氣質,起到抒發感情的作用。
李白的詩歌除了浪漫主義之外,還有語言理解自然,沒有壹絲苦澀和深思熟慮的特點。還有,李白喜歡用明麗的詞,比如青、明、白、碧、金。
李白對月亮有特殊的感情。月光和月亮對李白來說是壹個明亮透明的符號,體現了他對光明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李白的詩歌繼承了前代浪漫主義創作的成果,以其叛逆的思想和大膽的風格,反映了盛唐時期樂觀向上的創作精神和對封建秩序不滿的潛在力量。
李白的詩歌不僅拓展了浪漫主義的表現領域,而且豐富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在壹定程度上體現了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這些成就使他的詩歌成為繼屈原之後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