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代詩人的詩歌特征

古代詩人的詩歌特征

張九齡(673-740),韶州(今韶關市)人,唐中宗景隆初年進士。玄宗是唐代著名的聖人,歷為中書侍郎、平章官、中書官。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名青蓮居士。祖籍隴西季承(今甘肅秦安),隋末遷徙西域。他出生在碎葉城(現在的吉爾斯坦),也就是當時大渡湖府所在的地方。才華橫溢的天才,被稱為墮落的不朽。他的詩歌想象力豐富,構思獨特,氣勢磅礴,風格豪放,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杜甫(712-770),字美,從襄陽(今湖北)遷到珙縣(今河南),是初唐詩人杜的孫子。杜少陵和杜工部因他們的詩而聞名,因為他們經常自稱為“年輕的淩爺老”,並在監察部擔任過外交部長。他們的詩歌善於選擇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題材,反映了當時的政治腐敗,在壹定程度上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他的許多優秀作品,展現了唐朝從開元盛世到解體衰落的歷史進程,因此被稱為“詩史”。詩風沈郁頓挫,語言精煉生動,對後世詩人影響很大。

王維(701-761),字莫,原籍齊(今山西祁縣),父遷(今山西永濟西),故名河東人。開元進士何歷任大樂誠、遊士毅等職。安祿山造反時,被迫擔任偽職。他在詩歌和繪畫方面的成就很高。蘇東坡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其是山水詩的成就。和孟浩然壹起被稱為“王蒙”。晚年無心仕途,壹心為佛,後人稱他為“詩佛”。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歲那年去長安科考,我壹直隱居在家鄉流明學習寫詩。詩歌多以山水、田園為題材,是盛唐時期主要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們與王維齊名,合稱“王蒙”。

王昌齡(約690-756?),字邵伯,今陜西Xi人,據說是陜西南靖或太原人。開元十五年,進士,壹生只做小官。安史之亂時,他在回江寧的路上被亳州刺史邱孝所殺。詩歌比較好寫宮怨、邊塞、送別,特別擅長七大奇觀。它被譽為“聖手七大奇跡”,被稱為“詩人的天子”。

秋微(694-789?),蘇州(今浙江)嘉興人,天寶年間進士,右官太子之子。與王維、劉長卿交好,活到95歲。相傳他是唐代最長壽的詩人。

不要潛水(692-749?),字曉桐,湖北江陵人,說的是江西南康人。開元十四年,進士,被義守魏任命為集賢所,移左收遺骨,最後成為阿郎,後退居江東。詩多描寫山中隱逸生活和黨外情懷,美輪美奐。

常健(708-765?),籍貫不詳,開元十五年以秀才身份加入王長齡,只做過徐儀偉的士官。詩歌以山水田園詩為主,語言選擇精妙,境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