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荊門渡口送別友人後,寫下了他青年時代出蜀途中的五部曲。這首詩以遠方旅行的話題開始,接著是壹路上的經歷和印象,最後是思緒。
原文如下:
從荊門渡口遠航,很快妳就要和南方人在壹起了。
山脈的盡頭和平原的起點,河流蜿蜒穿過荒野。
月亮像鏡子壹樣升起,海雲像宮殿壹樣閃爍。
水給妳帶來了家的感覺,讓妳的船行駛三百英裏。
翻譯如下:
我乘船渡江到了很遠的荊門,參觀了戰國時期楚國的疆域。
山脈隨著低級袁野土地的出現逐漸消失,河流在壹望無際的袁野中流淌。
河上月影如鏡從天而飛,雲在城外形成海市蜃樓。
我仍然珍惜來自家鄉的水,以及在萬裏之外不遠的東方來為我送行的船。
擴展數據:
這首詩是李白在青年時代離開蜀國去荊門時,為送別故鄉而作的。這是詩人第壹次離開家鄉,開始漫遊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詩人通過變換場景,從不同角度描述了長江的近景和遠景:“月亮像鏡子壹樣被舉起,海雲像宮殿壹樣閃爍。”
長江在荊門以下流過,河道曲折,流速減緩。夜晚,河面風平浪靜時,低頭看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仿佛壹面從天而降的鏡子;白天,仰望天空,雲朵升騰,變幻無窮,形成海市蜃樓般的奇觀。
這是從荊門廣闊的平原和平靜的河流的高空看到的奇妙景色。比如在群山的三峽,由於亭子在子夜,沒有日出,夏日水香,河上水流湍急,很難看到“明月如鏡”的水下影像;在三峽的隱秘空間裏,根本看不到“海雲閃爍如宮殿”的奇觀。
這幅對聯以水中的月亮為圓鏡,烘托江面的平靜,天上的雲彩形成海市蜃樓,襯托河岸的遼闊和高遠的天空,具有極強的藝術效果。下巴和脖子的對聯生動地描述了生活在蜀中的人們第壹次走出峽谷,看到廣闊的平原時的新鮮感受。
頸聯的兩句話反映了河水的平靜,表現了河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充滿了浪漫主義。
百度百科-荊門渡口送別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