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體:是貞觀後期重要詩人上官儀的特點。他擅長五言詩,其詩多為應官府之請而作,內容可取者甚少。但其詩錯落有致,朝野壹時效仿,稱之為“上官風”。特點:詩歌創作中的對仗手法程式化,提出“六對”“八對”理論,甚至用音義對稱的效果來區分句式。
王維和孟浩然在抒寫山水情懷的山水田園詩中成就最高,形成了以他們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又稱王蒙派。他們的詩大多以山水和田園生活為題材,反映閑適和隱逸,但很少直接反映現實。在藝術上,他們力求清新自然,寫的五言詩和絕句格調清雅恬靜,質樸自然,追求精致的詩意境界。
邊塞詩興盛於初唐,盛於盛唐。功勛邊塞是當時士人向往功勛的重要途徑。詩人以他們在邊塞軍中的英雄人生和奇異風光,唱響了盛唐,形成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王昌齡、李奇、王之渙、王翰也是邊塞詩派的重要詩人。詩歌描寫邊疆山川的風光、風土人情;反映邊疆戰爭、個人軍旅生活以及招人和想女人的不幸境遇;表達自己想為國家做貢獻的願望和對現實的不滿。邊塞詩人的作品充滿了慷慨激昂的浪漫主義精神,邊塞詩以五七言樂府曲為主,風格多為豪放雄渾,氣勢逼人。邊塞詩反映了盛唐時期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同樣以豪放、俊朗、凜然的風格,創造出清麗、蒼勁、健康之美,是盛唐氣象的典型代表。
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煩惱詩人,以其新穎奇特的詩風在中唐詩壇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稱為韓萌詩派或艱險詩派。賈島和路桐也是這壹派的重要詩人。韓萌詩派有壹個明確的理論命題:1,強調非正義,重視詩歌的抒情功能。2.提倡言必出,遣詞造句,避免低俗,大膽創新。3.崇尚奇詭之美,不同於盛唐時期對精致意象、空靈純美的追求。在創作和審美上,他們註重力量的偉大,文字的奇特,創作的奇特。這壹理論突破了過分重視詩歌社會功能的傳統詩歌教學,抓住了文學的抒情特征,是文學史上的壹大進步。
“新樂府詩派”是指以張繼、王建、白居易、元稹等為主體的寫時事、自詡新標題的樂府詩。“新樂府”這個名字是白居易提出來的。作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白居易提出了系統的現實主義詩歌理論。首先,他強調詩歌的社會功能,主張詩歌必須為政治服務,發揮“評時政”和“宣泄人情”的作用。他提出了“文章要與時代相結合,詩詞要與事物相結合”的口號。他還建議詩歌要有感情,語言要通俗。新樂府運動就是在這壹理論的指導下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