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說讀詩有很多好處,那是騙人的。除了豐富妳的生活,也沒什麽用。
但是,在妳的生活中,總有很多時刻,妳會想起小時候讀過的那首詩。
1.壹千年的共鳴
我四五歲的時候,媽媽教我背唐詩。我感覺不到疼痛。詩詞押韻,類似兒歌:“粒粒皆辛苦”和“上山打老虎”,我也說不出區別。只是玩我的背。
慢慢的,我長大了。
春天,當我看到桃花盛開的時候,我突然明白了什麽是“桃花飛走了,燒了它的花”。
冬天,西風凜冽,天空陰沈。行人爭相奔跑。當他們回家烤火時,外面下起了大雪。知道什麽是“外面黃昏有雪的感覺”,什麽是“靜竈有紅的騷動”。
夏天,我和爸媽去湖裏玩,小船穿過荷葉,知道了什麽“荷葉無限美”,什麽“水光明媚”。
秋天天高雲淡,涼風初起,樹葉黃了。我知道什麽是“老樹是秋”,什麽是“美好的東西是美好的”。
約會時,知道什麽是“月上柳梢頭”;
元宵節,我知道了什麽是“壹夜魚龍舞”。
擔心的時候“靠在危樓上就好了”;
開心的時候“春風以馬蹄病為榮”
年輕的時候“躺著看牛郎織女”;
大的時候“金風玉露相會。”
那些背下來的詩,就像看不懂的圖畫,存在我心裏。
有壹天,我遇到了某種風景,某種心情,
我突然明白了那首詩,那句話,那幅畫。
那種感覺,是千年的感同身受,實在是太貼切了,無法用其他的語言來形容。
如果妳不懂詩,那是因為妳活得不夠精彩。
也許妳現在還不太明白詩的含義,但我相信,總有壹天,會有壹種風景,壹種心情,會讓妳覺得只有那句古詩詞才能形容。
妳將永遠知道什麽是“春風壹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妳將最終明白什麽是“星星從空地上斜下來,月亮從河裏跑上來”,什麽是“我們的首都擠滿了愛管閑事的人,而妳是孤獨無助和貧窮的”。
到了那壹天,妳會發現,妳之前不懂那些詩,是因為妳沒有詩人的閱歷和情懷。
自古以來,雖然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但對理想的追求、對故鄉的向往、對美好的期待始終如壹,我們與古人的精神紐帶並未斷裂。
3.當靈魂相連時,詩歌是我們的使者。
人長大了,會遇到更宏大的場面,會讀到更深刻、反復修改的詩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