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叟出生於倫敦壹個富裕的酒商家庭。他的父親約翰·喬叟是酒商協會的成員。他與宮廷關系密切,曾為愛德華三世國王提供食物。正因為如此,喬叟在17歲的時候,被送進宮廷,給國王的兒媳當侍女,服侍王室。兩年後(1359)隨英軍遠征法國,被法軍俘虜。他的父親和國王為他的救贖付出了代價。回國後的10年間,他在朝廷任職,為朝廷的武士、仕女們寫了許多“短歌”、“輪番”、“輪唱”。
後來在法院任職,歷任倫敦海關監察官、省法官、國會議員。1377年至1385年,喬叟擔任外交使節,多次出使比利時、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在意大利期間,他接觸了但丁、薄伽丘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受到意大利人文主義和反宗教精神的影響,使他的創作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晚年,喬叟在宮廷失寵,處境艱難,飽受貧窮和疾病的折磨。他於1400年逝世,葬於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喬叟生活在農奴制開始瓦解,資本主義逐漸興起的時代。隨著市民階級的興起和王權的集中,勞動人民日益貧困,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喬叟的創作反映了這個時代的新趨勢。
喬叟出生在市民階層,他經常與下層市民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思想感情,這為他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同時,他也吸收了歐洲文化的進步因素,所以他的作品開始體現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特征。
喬叟的創作活動始於14年的60年代。他沒有使用當時貴族社會常見的法語和拉丁語,而是用倫敦方言來反映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1381年,他的重要長詩《特洛伊人與克雷西德》問世。這部作品是根據薄伽丘的長詩《斐洛·斯特拉托》改編的。書中寫道,在特羅洛亞十年戰爭期間,特羅洛亞王子特羅洛愛上了宮廷寡婦克裏賽德。後來,克裏賽德拋棄了特洛洛斯,接受了壹位希臘將軍的求愛。特洛洛斯驚恐萬狀,前往希臘軍營與情敵作戰。他殺了很多希臘人,最後死了。這部作品雖然以古托羅亞為背景,卻反映了英國貴族社會的生活。作者站在新資產階級的立場上,肯定了人類追求愛情和幸福的權利,反對否定愛情的封建禮教和教會的禁欲主義。1386年,喬叟發表了另壹首詩《壹個善良女人的故事》,真實地描寫了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形象,肯定了她們的人格和地位。喬叟早期作品有長詩《鳥的議會》(1377~1382)、《名人堂》(1379~1384)。這些作品都是反封建的,但是寫的比較粗糙。
《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是喬叟壹生中最傑出的作品。這本詩歌故事集包括24篇短篇小說,取材於民間傳說、口頭文學、騎士文學和宗教文學。這部作品通過從倫敦到坎特伯雷朝聖的朝聖者講述的故事,生動地描繪了14世紀英國的真實生活。這些故事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內容,有對宗教欺騙的辛辣諷刺,有對封建貴族的憤怒揭露,有對金錢之惡的深刻批判。很大壹部分故事都是關於愛情和婚姻的,比如騎士的故事,浴女的故事,商人的故事,小地主的故事等等。喬叟在這部作品中對愛情和婚姻的基本態度是肯定女權,提倡夫妻之間相互尊重和愛護,反對那種經常使用武力,丈夫反復考驗妻子的愛情。喬叟的作品體現了反封建反教會的傾向和人文主義的思想因素,反映了14世紀英國歷史的發展趨勢。但在肯定愛情,反對禁欲主義的同時,也有壹些縱欲的描寫。
喬叟是英國文藝復興早期的代表作家。他第壹個用倫敦方言寫作,奠定了現代英語文學語言的基礎。他繼承了都市文學描寫現實的傳統,開創了英國文學的現實主義道路。他的作品以幽默和諷刺為特色,在人物塑造、語言運用和敘事技巧等方面都遠遠優於其他英國文學作品。喬叟以其高度的現實主義成就贏得了“英國詩歌之父”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