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詩歌產生於文字發明之前,是在人們的勞動、歌舞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詩經》是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的詩集。也是中國第壹部詩集,共305首。根據音樂的不同,可分為“風”、“雅”、“頌”三類。“頌”詩是統治者祭祀用的音樂歌曲,包括祭祖和祭天。
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期的楚國,以其獨特的文化基礎和北方文化的影響,誕生了偉大的詩人屈原,深受其影響的宋玉等人開創了新的詩風。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傑出代表。
楚辭發展了詩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從三四言變成了五七言。在創作方法上,楚辭吸收了神話的浪漫主義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
繼《詩經》、《楚辭》之後,漢代出現了壹種新的詩歌形式,即漢樂府民歌。漢樂府至今有100多首民歌,其中很多是五言律詩。後來,文人的有意模仿成為魏晉詩歌的主要形式。
《漢樂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戰爭災難的《十五從軍》、《陌上桑》、《林玉郎》等表現女性不喜富貴的篇章,當然最著名的還是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這首詩講述了壹個悲傷的愛情故事。焦仲卿和劉蘭芝深深相愛,又因焦木和劉佳的迫害而分手,釀成了《妳將去哪裏》的人間悲劇。漢樂府民歌最重要的藝術特征。《孔雀東南飛》是漢樂府敘事詩的最高峰。漢樂府中的民歌大多用口語化、樸實的語言來表現人物,所以人物形象生動、真摯。雖然漢樂府中的民歌大多是現實主義的描寫,但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義,比如《孔雀東南飛》的最後壹段,就表現了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巧妙結合。
五言詩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從民謠到文人寫作,用了很長時間。到東漢末年,文人的五言詩日趨成熟。五言詩成熟的標誌是《古詩十九首》的出現。《古詩十九首》並非壹人之作,詩的內容多為離別、相思和對短暫人生的感慨。善於抒情,善用比喻和妙用手法。
漢末建安時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和“七子”(孔融、陳琳、王燦、徐幹、阮籍、左穎、劉真)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采用五言律詩的形式,第壹次掀起了文人詩歌創作的高潮。他們的詩表現了時代精神,慷慨悲涼。他的代表作《七傷詩》是漢末戰亂現實的寫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壇最重要的人物,其中曹植的藝術成就最高。曹植的詩(19-232)氣勢磅礴,描寫細致,辭藻華麗,善於比喻,因而具有“力大非凡,言華而茂”的藝術風格,是壹首具有代表性的詩歌。
阮籍(210-263)建安以後,是正始時代的代表詩人。他的愛情詩進壹步奠定了抒情五言詩的基礎。他經常用曲折的詩句來表達他對國家的關心,對災難的恐懼和對世界的回避。同時嵇康(224-263)也在場,其詩玩世不恭。
兩晉時期,詩歌創作逐漸走上了形式主義的道路,詩歌內容模糊不清。繼承和發揚“建安體”傳統,豐富作品的詩人是左思(約250-305)。他的八首詠史詩借古事諷刺時事,很有思想,但這類詩畢竟不是主流,直到東晉末的陶淵明,越來越少。
隱居不仕的陶淵明把田園生活作為重要的創作主題,所以人們壹直稱他為“田園詩人”。當時的陶淵明繼承了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形成了他的淳樸自然的山水田園詩合壹,開創了古典詩歌的新境界,五言詩在他手中得到了高度發展。
與陶淵明幾乎同時代的謝靈運(385-433),是開創山水詩派的第壹人。他的山水詩的特點是能集中自己的感情,但有些詩過於鋪陳,描寫冗長,用典、安排不自然。
南北朝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又壹個發展時期,表現為又壹批樂府民歌的出現。它們不僅反映了新的社會現實,而且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這壹時期的民歌總的特點是篇幅短,抒情多於敘事。南朝保存下來的樂府有480多首,壹般都是五言四句詩,幾乎都是情歌。北朝的樂府數量遠不如南朝。而南朝樂府的內容之豐富,語言之質樸,風格之雄渾,都是南朝樂府所不能及的。如果說南朝的樂府是壹首浪漫的歌,那麽北朝的樂府就是名副其實的“軍樂”和“戰歌”。在體裁上,北朝樂府開創了七言四句絕句,發展了七言古詩。
南北朝時期最傑出的詩人是鮑照(約465,438+00-466)。鮑照繼承和發揚了漢魏樂府的傳統,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五言七言樂府詩。18詩《摹仿難行》是他傑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運用了七字句法,表現了他個人的不幸,抗議社會的不公。
南齊永明時期,“音律”說盛行,詩歌創作講究音律和諧。就這樣,“永明體”的新詩風逐漸形成。這種新的詩歌風格是格律詩出現的開端。這壹時期著名的詩人是謝朓(約464-499)。謝朓以山水詩著稱,其詩歌風格清新優美。他的新詩風促成了唐代格律詩和絕句的形成。
詩歌發展到唐代,迎來了高度成熟的黃金時代。唐朝近三百年,留下了近五萬首詩,風格獨特的著名詩人大約五六十位。
初唐四傑是唐詩開創時期的主要詩人。這四位傑出的詩人是(649-676)、楊炯(650-693)、陸(637-689)和羅(646-684)。雖然他們的詩歌繼承了齊、梁的精神氣質,但他們的詩歌主題在他們手中得到了拓展。
繼“四大家”之後,陳子昂(661-702)明確反對齊梁詩風,主張“漢魏體”。有38首抒情詩,是他具有鮮明創新精神的代表作。
唐朝是詩歌繁榮的頂峰。這壹時期,除了李白、杜甫兩位大詩人之外,還有很多成就斐然的詩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以孟浩然、王維為代表的田園詩人;另壹類是邊塞詩人,其中高適、岑參成就最高,王昌齡、李傑、王之渙也是傑出的邊塞詩人。王昌齡的邊塞詩大多表現的是士兵思鄉、在樂府立功的情懷,而他的《從軍》《出塞》壹直被認為是邊塞詩的代表作。李傑的邊塞詩數量不多。
中唐詩歌是盛唐詩歌的延續。這壹時期的作品以社會動蕩和人民苦難為主題。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最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繼承和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的現實主義傳統,在文學理論和創作上掀起了現實主義詩歌的高潮。也就是新樂府運動。元稹、張繼、王建都是這場運動中的重要詩人。元稹主要作品(779-831)19古樂府詩和12新樂府詩。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元詩都與白居易十分接近。這是由於他們文學觀的壹致性。張繼和王建雖然沒有明確的文學主張,但他們以豐富的創作成為新樂府運動的中堅力量。同情農民疾苦是張繼樂府詩,尤其是野老歌的主題。雖然與上述人士風格相似的沈李詩歌不多,但兩首“同情農民”的詩歌為他贏得了廣泛的讀者。
除了新樂府運動,這壹時期還有其他詩人,即韓愈、孟郊、李賀等人。他們的詩歌藝術與白居易不同,自成壹派。韓愈(768-824)是壹位著名的散文家,他擅長寫詩,給詩壇帶來了新的語言風格和創作技巧,拓展了詩歌表達的領域,也帶來了新的影響。孟郊(751-814)和賈島(779-843)都以“苦吟”著稱,他們的* * *特點是追求奇險難思。劉禹錫(772-842)是壹位有意識的民歌作曲家。他的律詩和絕句也很有名。柳宗元的詩和他的散文壹樣,表達了個人的悲痛和抑郁。他的山水詩委婉凝練,處處顯示出他清醒高潔的人格,如江雪,壹直為人們所傳誦。李賀(790-86544)
晚唐詩歌有著濃厚的感傷氣氛。代表詩人有杜牧、李商隱。杜牧(803-852)擅長七言絕句。《江南春》、《山行》、《博秦淮》、《郭華清宮》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詩在優美的文字和生動的畫面中顯示出英俊的才華。他的七言絕句也很有技巧,其中《雨夜給北方朋友的筆記》和《嫦娥奔月》都是名篇。
晚唐時期,以皮日休、聶、杜荀鶴為代表的壹批現實主義詩人繼承了中唐新樂府的精神。他們的詩鋒芒畢露,直指時代的弊端。
宋代的詩歌沒有唐代的輝煌,但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即減少抒情成分,增加敘事和議論成分,強調描寫,大量使用散文句法,使詩歌與音樂疏離。
蘇軾和黃庭堅(1045-1105)的詩最能體現宋代的特色。黃庭堅的詩風怪異突兀,影響比當時的蘇軾更廣。他和陳師道壹起創立了宋代最有影響的江西詩派。宋初的梅(1002-1060)和(1008-1048)也被稱為“蘇梅”。歐陽修和王安石(1021-1086)的詩,為奠定宋朝的基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掃除了昆西風格的輝煌。南宋時期,國難深重,詩歌中往往充滿了憂郁和憤怒。陸遊是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與此同時,他還以“田園詩”著稱,包括範成大(1126-1193)和楊萬裏(165433)
詞發源於唐,盛於宋。文(812-870)是唐末第壹位專門的詞人。他的詞詞藻華麗,寫的是女性的離別和相思之情,被後人稱為“花間派”。南唐皇後李煜(937-978)在詞史上占有很高的歷史地位。男性
宋初,像顏姝(991-1055)、歐陽修等詩人都有佳作,但仍未脫離花間派的影響。到了柳永,他們開始創作長調慢詞,從此詞的尺度有了明顯的變化。在蘇軾那裏,詞的主題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懷古傷今的內容進入了他的詞中。與蘇軾同時代的秦觀(1049-1100)、周邦彥(1056-1121),也都是優秀的詞作。代表作有《浣溪沙》、《沙上漫步》、《鵲橋仙》等。,它通過抒情的景物寫作來傳達悲傷的感情。周邦彥不僅擅長寫詞,還擅長作曲。他創作了許多新曲,為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詞深受柳永的影響,節奏嚴謹,適合演唱,用詞細膩,描寫細致。代表作有《穿越秦樓》和《曼方婷》。
南宋初年,面對國家滅亡的危機,詩歌大多表達了作家的愛國情懷。辛棄疾是著名的愛國詩人,是這壹時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詞的影響,陳亮、劉過、劉克莊、劉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期以後最強大的愛國詞派。
南宋末年詩人姜夔(約1155-1235)最為著名。姜詞多為詠物詞。在他的詞中,多是感嘆人生經歷的漂泊和愛情中的失意,代表作有《長亭怨》。他的詞沿襲了周邦彥的詞風。
詞在南宋達到頂峰,散曲在元代盛行,詩歌卻退居二線。
明代詩歌在模仿與反模仿的反復中前行,沒有出現傑出的作品和詩人。
清代詩歌流派眾多,但大部分作家都沒有擺脫古體、形式主義的那壹套,很難超越前人。清末龔自珍(1792-1841)以其先進的思想打破了清中葉以來詩壇的沈寂,引領了現代文學史的潮流。他的詩歌經常關註社會、歷史和政治觀點,以揭露現實。讓詩歌成為現實社會的批判工具。後來的黃遵憲(1848-1905)、康有為(1858-1927)、梁啟超(1873-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