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壹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訪問日本,日本人向他建議,中國應該進行普通話教育,以統壹語言。談話中提到了“普通話”這個名字。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在日本留學時,與留日學生組織了壹次“演講聯絡會”,並擬定了壹本小冊子,其中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分字的學者朱在《江蘇新信》壹書中把漢語分為“漢語”(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對“普通話”下了明確的定義。20世紀30年代,瞿秋白在《地獄之門外的戰爭》壹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絕不限於創作壹些新文體的詩歌、小說和戲劇。它應該為中國建立壹種現代普通話口音。”“中國各地都要用現代普通話這種新的漢語言,用現代的‘人話’,復音,結尾……”
解放前幾十年對“普通話”的定義壹直不明確,也有不同的看法。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6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期間,將漢語同音字正式命名為“普通話”,同時確定了其定義,即“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1955 10 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努力推進漢字改革,普及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的社論。文中提到:“中國人的語言是壹樣的,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1956 2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增加了普通話的定義為“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這壹定義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明確了普通話的標準,使普通話的定義更加科學、透徹。其中,“普通話”壹詞的含義是“通用”和“可及”。
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的同音字,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這是在1955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化學術會議上確定的。這個定義實質上是從語音、詞匯、語法三個方面提出了普通話的標準,那麽如何理解這些標準呢?
“以北京音為標準音”就是以北京話的語音系統為標準,不照搬北京話的所有讀音,普通話不等於北京話。北京話裏有很多地方口音,比如老北京人把連詞“他(hé)”當“hàn”,“蝴蝶(húdié)”當“húdiěr”,“tell (gàosu)”當“gàosong”。這些地方口音是其他方言區的人很難接受的。此外,北京話還有不同的讀音,比如“侵略”這個詞,有人發“q τ nLü è”,有人發“qτnlüè”;有的人把“附近”這個詞讀成“fùjìn ì n”,有的人讀成“fǔjìnìn”,這也給普通話的推廣帶來了不少麻煩。從1956開始,國家對北京話的發音進行了多次修訂,制定了普通話的標準發音。因此,目前普通話的語音標準應以1985出版的《普通話異讀字讀音表》和1996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為準。
就詞匯標準而言,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方言”就是以廣大北方方言區的俗語為基礎,同時要從其他方言中吸收自己需要的詞匯。北方方言詞中也有很多方言,比如北京人把“晚上”形容為“遲到很久”,把“罵”形容為“小聲”,“小氣”形容為“小氣”;在北方很多地區,玉米叫棒子,肥皂叫胰子,饅頭叫包子。所以不能把北方方言的詞都當成普通話的詞,要有選擇。非北方方言區的壹些地方...> & gt
問題2:中國普通話的起源是什麽?普通話,即標準漢語。普通話是我國各民族之間交流的共同語言,以北京音為基本讀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主要在中國大陸長江以北地區使用,江南地區壹般不說普通話,因為各地都有漢語方言,不依賴普通話”。其中,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講粵語,中國臺灣省官方場合也使用普通話,但口音與中國大陸略有不同。
普通話英語“普通話”來源於葡萄牙語。如今,普通話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六大官方工作語言之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使用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普通話在中國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叫法:* * *(包括港澳):普通話;臺灣省:普通話;新加坡:華人;學術界:現代通用漢語。
簡介
普通話以標準化為目標。普通話也是中國的法定國語。全國各地都在使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第19條規定:“國家推廣使用普通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範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北京話為基本語音的語言。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3]:
1.方言以北方方言為主,主要考慮到北京是新中國的首都,北京人說普通話。而且作為官方方言有壹定的推廣歷史和基礎。北方的漢族雖然有自己的方言,但也會說壹點普通話。因此,為了穩定大局,新中國采用普通話作為官方語言。
第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語言。建國初期,美蘇對峙。為了避免外國敵對勢力的聯合絞殺,新中國迫切需要壹種* * *諧音來實現新中國國民在不同地區的溝通交流,以使全國人民共同抗擊外敵,而普通話在清朝已被滿族人推廣了200多年,所以繼續作為官方語言使用。
歷史的發展
商朝
據記載,直到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都是捧中原風雅,這也說明很久以前人們就有“風雅入市”的相同願望。
隋朝
最早推廣* * *的官方政策發現於隋朝。隋朝統壹中國,定都長安。由於中國北方長期被北方遊牧民族統治,漢族的風俗文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隋文帝壹心要恢復漢民族的禮樂,做了許多恢復漢民族文化的措施,包括命呂法彥等人編《切韻》,審定更多經典純正的漢文。
唐朝
唐朝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了唐韻作為唐朝的標準讀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
事實上,基於中古音系的唐詩發音與今天的粵語非常相似,把粵語稱為唐朝的發音也不為過。
——見羅昌培《漢語音韻學導論》[4],附錄《唐詩摹仿舉隅》,中華書局,1956。
宋朝
宋代在唐雲的基礎上制定了《廣韻》。北宋亡後,南宋劉淵根據《廣韻》寫了《平雲水》。
元朝
元朝的都城是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多數語音為主的通用語。元雜劇和散曲盛行於元代,是兩種接近口頭語言的新的文學形式。
著名的雜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都是四海為家的人,他們的作品《竇娥元》、《漢宮秋》、《西廂記》都反映了當時大渡河方言的特點。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是以元雜劇的韻文為基礎的。書中總結的語音系統(聲母、韻母、聲調)與今天的北京話相當接近。因此,大都方言成為現代普通話形成的最原始基礎。
明朝
元朝近百年的統治使傳統禮樂習俗、語言和文化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gt
問題三:普通話是怎麽來的?方言最早是哪裏的?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
問題4:普通話這個詞從何而來?“普通話”壹詞早在清末就出現了。1902年,學者吳汝綸訪問日本,日本人向他建議,中國應該進行普通話教育,以統壹語言。談話中提到了“普通話”這個名字。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在日本留學時,與留日學生組織了壹次“演講聯絡會”,並擬定了壹本小冊子,其中出現了“普通話”的名稱。1906年,研究切分字的學者朱在《江蘇新信》壹書中把漢語分為“漢語”(文言文)、“普通話”和“俗語”(方言)。他不僅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而且對“普通話”下了明確的定義。20世紀30年代,瞿秋白在《地獄之門外的戰爭》壹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任務,絕不限於創作壹些新文體的詩歌、小說和戲劇。它應該為中國建立壹種現代普通話口音。”“中國各地都要用現代普通話這種新的漢語言,用現代的‘人話’,復音,結尾……”
當初推廣普通話時,有人對新中國推廣普通話有如下解釋:新中國推廣的普通話與封建統治者使用的普通話不同。我們推廣的普通話是群眾在學好本民族語言的基礎上掌握和使用的交流工具。在舊社會,壹些官僚把他們既定的官話作為“特權語言”,淩駕於群眾語言之上,要求群眾接受他們的統治教育,承認他們的官僚制度。這個時代再也不會來了。我們新中國的幹部到南方去,要學會群眾的語言,放下官架子,和群眾打成壹片。普通話只是作為交流工具,任何行政命令都不能限制人民群眾說自己的語言!
問題五:普通話是怎麽演變的?普通話是最基礎的,其余的口音方言都是進化來的。
問題六:「國語」是怎麽來的?中國有許多方言,而且它們之間有嚴重的差異。自春秋戰國以來,在正式交往場合形成了壹種* * *諧音,以首都方言為準。明代出現了“官話”壹詞,清* * *宣彤元年正式提出將“官話”改為“官話”。1912民國成立後,肯定了“官話”這個名稱。新中國成立後,“官話”改為“官話”。
問題7:普通話是怎麽來的?普通話的起源:
普通話曾經是古代北方官員的官方語言。因為北京多次去首都,官方語言更接近北京話。今天的南京話不像其他蘇南地區,因為南京多次去過首都,所以有點接近官方語言。
“普通話”壹詞最早是朱在1906年提出的。後來,瞿秋白等人也提出了“普通話”壹詞,並與茅盾爭論普通話的實際含義。五四以來,北京語音的地位在白話文運動、流行語運動和普通話運動中得到確立和鞏固。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舉行的“全國文字改革大會”上,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解釋:中國人民長期存在同壹種語言,現在稱之為普通話,需要進壹步規範和確定標準。“這個實際上已經逐漸形成的漢族* * *用語言是什麽?這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為簡便起見,這種民族語言也可稱為普通話."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對普通話的含義進行了補充和完善,正式確定普通話“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型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普通話”壹詞開始被廣泛使用,並有了明確的內涵。
望采納。謝謝妳。
問題8:英語中的“普通話”壹詞是怎麽來的?“國語”這個詞是“滿語”的音譯,意思是從漢語音譯過來的。也稱外來詞輸出現象。
英語中有很多從中國輸出的詞匯。這些詞對英語來說是“外來詞”,對漢語來說是“輸出詞”。先說茶這個詞。
種茶喝茶本來是中國人的“專利”。因為對外貿易,茶葉流傳到世界各地,與此同時,中文術語“茶”也隨之而來。“茶”是外語的“外來詞”,但在漢語中是“輸出外來詞”。
“茶”這個詞在英語中讀作tea,在俄語中讀作чай。英語tea是中國福建方言“茶”的音譯,俄語чай是中國北方方言“茶”的音譯。這兩個音譯詞反映了中國出口茶葉的兩種方式;經陸路出口到中亞和東亞的讀作чай,經海路出口到南亞和歐洲的讀作茶葉。輸出的“茶”已經完全進入了外語詞匯,外國人甚至可以用它來創造新詞。例如,“茶壺”在英語中是茶壺,在俄語中是чайник。
中國輸出的詞匯很多。在英語中,我們熟悉的有磕頭(磕頭)、舢板(舢板)、豆腐(豆腐)、功夫等等。英國人稱中國的達官貴人為manda-rin,實際上是“曼任達”的音譯。這個詞到達英國和美國後,它的意思增加了。“北京話、普通話”、“中國普通話”都可以叫普通話(普通話也可以叫普通話,是這三個詞的完全音譯)。特別奇怪的是,將“中國夾克”稱為普通話甚至導致英國女性將她們的晚禮服外套稱為普通話外套。
問題9:普通話是怎麽產生的?普通話是什麽時候產生的?從廣義上來說,它開始存在於各個朝代。當時普通話叫官話,沒有被人們廣泛使用。它主要是被壹些官員、商人和壹些長期在外漂泊的人(也就是現在小說中所謂的江湖人士)用來應對不同語言的發音差異,方便交流。當時的普通話多以歷代名朝首都地區語言的發音標準為準,有時還夾雜著皇帝家鄉的口音。因為北京是明清兩朝的首都,所以普通話基本接近北京話,為現代普通話奠定了基礎。辛亥革命後,各地紛紛創辦新式學校。為了統壹各地的語言標準,當時的語言工作者要求各地的大學必須用普通話教學。至此,普通話開始廣泛傳播。“普通話”壹詞開始取代“官話”開始出現,成為廣泛流行的語言的代名詞。講壹個有趣的故事。很多武漢朋友大概都聽說過。李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時,曾召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由於當時普通話的發音基礎還沒有完全確定,會議決定投票決定用哪種方言作為普通話的發音標準。由於李是武術家,排名總統之首,他大力推廣武漢話作為普通話的發音基礎。結果投票結果公布後,北京話僅以壹兩票之差險勝普通話,成為普通話的發音標準。到現在,武漢很多老人都把這件事當成了笑話。新中國成立後,使用了“普通話”壹詞及其定義,並在此基礎上對發音進行了改進和修正,成為今天的通用普通話。還有壹點:臺灣省、香港、澳門使用的普通話更接近民國時期的普通話標準。* * *退守臺灣省後,在臺灣省大力推廣普通話,大大減少了當地方言的使用,特別是取締了日本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日語,從而大大規範了語言的標準理論,這也是為什麽現在臺灣省的人都能說非常好的普通話。至於港澳地區的普通話,是民國和抗戰時期避難到全國各地後在那裏傳播的。
采納它
問題10:中國有多少種漢語方言,普通話是怎麽來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編撰的大型國情專著《中國的語言》於6月65438+10月65438+8月出版。全書分為緒論、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印歐語系、混合語系等七個部分。包含分布在中國的129種語言,每種語言都有5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中國有56個民族,為什麽有129種語言?《中國的語言》在引言的第二章對中國的語言識別問題做了簡要回答,即中國的壹些民族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
中國的少數民族語言中國語言豐富,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據統計,中國有80多種語言在使用,無數古代語言已經消亡。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 * *和滿語壹般用漢語。其他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語言,有的民族不止兩種。比如裕固族分別用東邊的裕固族和西邊的裕固族,瑤族分別用勉、布努、拉賈。中國所有的少數民族語言分屬五個語系。1.漢藏語系:壯、侗語-壯、侗、傣、布依、水、仫佬、毛南語、拉惹語、仡佬語、黎語等。緬藏語、賈蓉語、門巴語、巴羅語、土家語、羌族語、普米語、獨龍族語、怒族語、彜族語、納西族語、哈尼語、拉祜族語、白族語、基諾族語、景頗語、紮瓦語和阿諾語。苗、瑤語族-苗、布努、勉、畬等。2.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突厥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烏茲別克語、韃靼語、撒拉族、圖瓦語和西部裕固語。蒙古語族-蒙古語、達斡爾語、東鄉語、東部裕固族、土族、保安族。滿語-通古斯語族-滿語、錫伯語、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3.南亞語系:孟-高棉語系-佤語、崩龍語、布朗語。4.南島語族:印度尼西亞語族——派萬、布嫩、艾姆斯等。5.印歐語系:伊朗語系-塔吉克族。斯拉夫語系-吉羅斯語。此外,還有朝鮮語和北京語。不清楚他們屬於哪個語系。
嗯,具體來說,有可能出現10裏的方言,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更是數不勝數。
記得以前看過壹個故事,說抗戰時期我們的收音機總是被日班人破解,導致我們沒有失去很多機會。後來我找了浙江當地壹個山區的村子的人來傳播這個消息。結果他們傳播的時候,日班鬼子當面也聽不懂。雖然傳播很慢,但是很安全。即使被日本人抓了,也不能嚴刑拷打,因為他們說的方言只有那個村子的人聽得懂。
至於普通話,請參考百度百科:普通話baike.baidu/view/4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