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壹個怎樣的人?

奧斯特洛夫斯基是壹個怎樣的人?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 ~ 1936)是蘇聯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9月29日出生於烏克蘭維爾亞村的壹個貧苦農民家庭。11歲排第五,開始做童工。1919加入* * *青年團,隨即參加內戰。1923年至1924年任烏克蘭邊境地區青年團團長,1924年加入* * *生產黨。由於長期的艱苦鬥爭,他的健康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到1927,他的健康狀況急劇惡化,但他從未屈服,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抗爭。1934結尾,他著手寫壹個關於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歷史抒情英雄故事”(即《風雨之生》)。不幸的是,唯壹的手稿在寄給朋友審閱時被郵局弄丟了。這個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擊垮他堅強的意誌,反而讓他更加頑強地與病魔抗爭。

1929年癱瘓失明。1930年,他以自己的戰鬥經歷為素材,以頑強的意誌開始寫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同時代人真誠熱情的贊揚。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接納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勛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面的創造性工作和傑出貢獻。1936 65438+2月22日,奧斯特洛夫斯基因重病在莫斯科去世。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羅斯人,但他的出生地在烏克蘭。我的父親是壹家釀酒廠的制曲工,他也在壹個外國村莊或城鎮做兼職。他還當過五年的郵遞員。他去過彼得堡,服過兵役,見過進步的大學生,知道壹些革命者反抗沙皇的故事。我媽出身貧寒,從小就要給別人打工,放鵝,種菜,看孩子。他們婚後生了六個孩子,兩個夭折。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小,有兩個姐姐和壹個哥哥。媽媽們除了做家務,帶孩子,還要給別人縫縫補補,做女傭。在他十歲的時候,由於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了躲避戰爭,全家搬到謝佩托夫定居。這個時候,生活就更加艱難了。

十壹歲時,奧斯特洛夫斯基加入當地火車站食堂當服務員。十四歲就進了電廠,幫消防員、電工幹活,也幹鋸木頭、卸煤之類的雜活。他從小就有強烈的求知欲,渴望學習,但只斷斷續續上過幾年學。在學校,他不僅成績優秀,而且非常活躍,是老師的好助手。他嘗試寫童話、短篇小說和詩歌,並在學生寫的雜誌《青春的顏色》上發表他的練習。他也喜歡演話劇,他喜歡在舞臺上扮演英雄角色。他幾次輟學,大多是因為貧窮,還有壹次是因為得罪了壹個教神學的牧師。於是,孩子想盡辦法借書,甚至把自己的午飯給了報販,以換取報紙。他十二歲時就閱讀了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從那以後,牛虻的形象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裏。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於壹個工人家庭。小學畢業後,小教會因為家境不好,不得不輟學打工。1919年加入蘇俄青年團,加入紅軍抗擊白匪。1923-1924在團委工作。1924,加入* * *產黨。1927因病癱瘓失明。他以驚人的毅力寫出了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暴風雨的誕生》,根據個人經歷描寫了蘇聯青年在革命熔爐中成長的經歷。《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早在1942就被翻譯成中文,主人公保羅·科查金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楷模。1936 65438+2月22日,奧斯特洛夫斯基去世。

現實生活的苦難與沈重,以及書中人物的堅毅與光輝,讓這個男孩變得懂事而早熟。他幫助布爾什維克地下組織張貼傳單和刺探信息。十五歲那年,他正在街上走著,突然發現壹個地下革命委員會的成員被壹個全副武裝的匪兵押送著。絕望中,他撲向強盜士兵。這位革命者意外獲救,卻因此被捕。男孩被折磨,但他壹句話也沒說,只是活了下來。

紅軍和起義軍打敗了匪軍。同年7月,奧斯特洛夫斯基參加了青年團;8月,他自願加入紅軍,隨部隊上前線,經受了戰爭烈火的考驗。

他當過騎兵、偵察兵,到處打仗。這個年輕人,不僅刀光劍影,英勇善戰,被書面嘉獎,而且善於鼓舞戰友,顯示了他的宣傳鼓動能力。次年8月,奧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頭部受重傷,在野戰醫院病床上昏迷了兩個月。出院後,右眼視力只保留了五分之二。所以我換了工作,來到了這個地方。

參加了肅反委員會的工作,在鐵路總廠當電工助理,當選團支部書記,在電工技校學習。十七歲那年,他率先完成了修建鐵路支線的艱巨工作。在鐵路建設工地上,許多人因惡劣的條件、疾病和幫派襲擊而喪生。奧斯特洛夫斯基咬緊牙關,努力工作。但工程即將完工時,他的膝蓋紅腫,走路艱難,還感染了傷寒,被送回老家。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他勉強活了下來。回廠後,他壹邊打工,壹邊在技校學習。受了傷,無法承受過度的勞累,身體越來越差,被送到療養院泥療。稍有好轉後,他回到基輔,和許多青年團成員壹起,在齊膝深、刺骨寒冷的河水中救出了伍德。他又生病了。十八歲那年,醫學鑒定委員會為他出具了壹級傷殘證明!

他把證書藏起來,要求找工作。之後歷任團委書記、全國軍事訓練營政委、地區團委委員、團委候補委員。二十歲入黨,曾任團委書記。不幸的是,他又出了車禍,右膝受傷,導致了慢性疾病,關節腫脹疼痛。很難移動。23歲時癱瘓,眼睛逐漸失明。

此後,他往返於各地醫院,治療後仍不見好轉。二十六歲,第九次手術,切口縫合後體內遺留壹個棉球。身體虛弱的患者,如果再次麻醉,可能會損傷心臟,危及生命。他主動提出不打麻藥切開切口取出棉球。他沒有發出壹聲呻吟,但手術後發高燒,在那裏待了八天。之後,他斷然拒絕任何手術,說:“我為科學獻了點血,剩下的讓我留著做別的吧。”

在全國各地的醫院和療養院,他結交了許多朋友,其中壹些是老壹輩的革命家。在就醫的間隙,他用殘存的視力閱讀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包括普希金、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肖洛霍夫、巴爾紮克、雨果、左拉、德萊塞的作品。他參加了函授大學的學習,同時寫了壹部反映戰鬥生活的中篇小說。不幸的是,小說唯壹的手稿被外地的同誌看完之後,在回來的路上丟失了。

二十六歲時,他開始寫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27歲完成了我的第壹本書,第二年就出版發行了。三十歲時,第二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問世。31歲獲得列寧勛章;32歲那年,也就是1936年12月14日,他完成了另壹部小說《暴風雨的誕生(上)》的修改,8天後,也就是12月22日,他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