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國主義教育計劃1
?
壹、指導思想
?
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為主線;以系列教育活動為載體,逐步強化學生的愛國意識,激發愛國情懷,不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學校精神文明建設進程。
?
第二,組織領導
?
團隊領導:
?
副組長:
?
成員:班主任和各級教師。
?
三。組織原則
?
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活動原則,充分利用重大節日、節慶、紀念日組織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教育活動,突出學生愛國情感培養的導向性、針對性、實踐性、漸進性和趣味性,突出時代特色和學校特色。
?
四。活動信息
?
1.堅持周壹升國旗、國旗下講話制度,始終把國旗、國徽、國情、民族歷史等知識融入到國旗下講話的過程中。
?
2.利用清明節這個傳統節日,讓學生們更多地了解近百年來無數英勇抗擊帝國主義侵略的中華民族兒女的歷史。從而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增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學習的責任感。
?
3.組織六壹兒童節慶祝活動?祖國萬歲?新世紀展示兒童風采的歌唱活動。
?
4.活動將在九月舉行。
?
(1)教師節期間,在學生中開展了壹系列尊師愛教的活動。
?
(2)結合學校德育,由少先隊大隊牽頭組織開展?愛國?主題閱讀演講,征文比賽活動。
?
(3)開展國防教育活動。
?
(4)慶典?十壹?活動
?
5.10月的活動。
?
深入廣泛地對學生進行國情和歷史教育,讓學生了解和感受祖國發展的巨大變化。在此基礎上,利用國慶假期,學校會讓學生調查了解祖國改革開放五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表達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和對祖國的完美。
?
(2)感恩教育活動。
?
(3)進行?爭做四好少年?主題團隊會評估的。
?
在6月、11月和2月,我們開展了壹系列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活動。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計劃2
?
壹、指導思想:
?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工作。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祖國的偉大成就,激發愛國愛鄉的熱情,學校決定在10月份開展壹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
二、領導小組:
?
群組長度:
?
副組長:
?
成員:
?
三。活動:
?
1,書畫,小報評展。
?
參賽對象:七年級、八年級全體學生,歡迎九年級學生參加。
?
A.書法分硬筆和軟筆,字體不限。硬筆紙由學校統壹發放。軟筆紙自己準備,尺寸要求:104㎝?75㎝、104㎝?35㎝、30㎝?75㎝、50㎝?75㎝,每個班發兩份,6月65438+10月65438+7月交到教導處。
?
b小報可以手工制作,也可以電腦制作,題材反映祖國和家鄉近年來的建設成就或人民安居樂業的精神面貌。紙是自己準備的。尺寸要求:42㎝?30㎝(a3紙),39㎝?27㎝(8k紙),每節課兩份,6月65438+10月65438+7月交到教導處。
?
審判員:韓、塗、、周
?
2.詩歌朗誦比賽。
?
參加人員:七年級、八年級每個班壹個節目;
?
要求: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詩歌或散文;
?
比賽形式:人數不限,可提供音樂,可自帶磁帶;
?
背誦時間:3分鐘以內;
?
報名時間:65438+10月17(周壹)報教導處;
?
比賽時間:第三節6月65438+10月21(周五)。
?
地點:學校階梯教室
?
主持人:邊夢潔,八(7)班學生
?
評委:牛美英、尹琴、孟雁、張梅、孫紅、宋華艷、塗麗
?
配樂:邱燕萍
?
攝影:燕傑
?
3.主題班會觀察。
?
活動目的:為進壹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精神,充分發揮班會的主陣地作用,加強交流,提高教育水平,增強德育實效,我們決定開展主題班會觀摩活動。
?
活動主題:弘揚愛國主義,創造和諧與和諧。
?
班級:7 (3)(4)(5)(7)(8)(10),8 (3)
?
活動要求:(1)主題要三結合:與學校?弘揚愛國主義,* * *創造和諧綠色?結合;結合本班德育實際;結合學生的思想特點。用大眼光,小料,實效去做。主題班會可以涉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法紀教育、革命傳統教育、行為習慣養成、誠信、環保、安全等內容。全班以任何形式參與。
?
(2)各班制定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活動前將方案提交指導辦公室,並將方案電子稿發送至網上鄰居指導辦公室?主題班會設計方案?文件夾歸檔。
?
活動時間:第三或第四季度第十周周壹下午。
?
備註:各班主任應積極參與本次活動,每班派兩名學生代表觀摩,由班長安排班級觀摩。
?
四、獎勵方法:
?
1.書法、繪畫、小報將頒發壹、二、三等獎若幹名,優秀作品將在學校櫥窗展示。
?
2.朗誦比賽65438+壹等獎0~2名,二等獎3~4名,三等獎5~8名。
?
常州市翠竹中學指導辦公室
?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計劃3
?
壹、指導思想
?
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把紅色文化引入校園、引入課堂、引入學生心中,積極營造紅色氛圍,把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用紅色文化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我校開展了系列紅色教育活動。生在和平年代,我們不再需要像革命先烈那樣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來弘揚民族精神,但我們不能忘記革命先烈的精神。我們學校會從不同角度分五個階段培養學生?樹立理想,勤儉節約,謙虛謹慎,不怕困難,自強不息,樂於助人?的精神。
?
第二,教育目標
?
(1)培養學生?樹立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的精神。
?
(2)培養學生?勤勞節儉?的精神。
?
(3)培養學生?自強不息,樂於助人?的精神。
?
(4)培養學生?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精神。
?
(5)培養學生?敢於受挫,勇於承擔責任?的精神。
?
三、活動的內容
?
(1)前期宣傳工作
?
1.開展國旗下演講活動,引導學生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
2.校園廣播站播放紅歌。
?
3.學生通過書籍和網絡收集紅色文化故事和紅色名人名言。
?
4.學生創作紅色教育主題的手抄報和黑板報。
?
5.通過問卷向學生普及紅色文化知識。
?
中期學習活動
?
1.組織各年級舉行紅色主題演講比賽和辯論賽。
?
2.各班將開展班會主題活動,開展紅色教育相關活動。
?
3.組織學生集體看紅色電影,讀壹本革命歷史期刊,寫壹篇評論。
?
4.紅色教育知識競賽。
?
5.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組織新團員宣誓儀式,寫活動情況。評選優秀反饋,升旗儀式時國旗下講話,向全校師生學習。
?
6.組織學生自願勞動,參加關心幫助等活動,寫下自己的感受。
?
7.學生制作紅色教育主題的手抄報和黑板報,放在櫥窗裏展示。
?
(3)總結後活動
?
1.活動數據的積累和整理。
?
2.學生的書面經驗。
?
四。活動和措施
?
1,全校師生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統壹思想,真正理解?樹立理想,勤儉節約,謙虛謹慎,不怕困難,自強不息?革命傳統精神教育活動逐步推向高潮,各種活動深入開展。
?
2.各班要挖掘資源,創新形式。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身實際,在繼承中創新,積極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切實增強活動的實效性。
?
3.班主任要對活動進行策劃、組織和協調,師生共同參與活動,保證活動的有效性。
?
?4.認真總結,及時反饋。在每次活動中,各班要及時收集活動的信息和相應的資料,做好有重點、有細節的報道和宣傳。
愛國主義教育計劃4
?
壹、指導思想
?
要以鄧小平同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為藍本,奏響愛國主義主旋律,用革命傳統教育、中國歷史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實和武裝師生心靈,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愛國主義情懷和強國之誌。
?
第二,成立領導小組
?
組長:校長
?
副組長:副總裁
?
成員:各辦公室工作人員、各班班長、班主任。
?
職責分工:教師活動由學校工會牽頭,學生活動由政教處牽頭,各年級組和班主任積極配合。
?
三。活動時間表和要求
?
本次活動的總體目標是在全校師生中廣泛傳播愛國歌曲,使他們增強愛國主義情懷,滿懷愛國之情,樹立強國之誌,轉化為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動力和維護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利益的實際行動。
?
這項活動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1)教唱階段(65438+2月,xx,65438+10月):音樂老師組織全校學生在音樂課或課余時間學習100首愛國歌曲中的經典歌曲,同時將《中華頌》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生都會唱。
?
(2)練習階段(xx年3月):各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利用上午、中午、晚上的備課時間和音樂課及課外活動的時間,由音樂委員會組織學生練習唱愛國歌曲。
?
(3)排練階段(xx年4月):各班在音樂老師的指導下挑選參賽曲目進行排練,並將《中國頌》作為必修曲目,為學校舉辦的歌唱比賽做準備。
?
(4)比賽階段(5月xx日):全校班級舉行歌唱比賽,時間暫定xx?五個?四個?句號;比賽采用合唱形式,人人參與,全校排名,並設立年級獎,給予適當獎勵。
?
四、其他註意事項
?
1,搞好課堂教學,發揮主渠道作用。
?
各科課程和活動課教師要將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分解滲透到相關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根據相關內容向學生灌輸愛國主義真理,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激發愛國主義情感。
?
2.註意?四個組合?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
?
把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與創建文明學校結合起來,狠抓校風建設;把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與推進素質教育結合起來,加強學校建設和管理;把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與教育教學改革結合起來,搞實驗,探索途徑,取得經驗,出成果;把實施愛國主義教育與加強師德修養結合起來,樹立教書育人的教師形象,增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識,努力使愛國主義教育逐步制度化、系列化、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