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郭沫若(1892 165438+10月16 ~ 1978 6月12),原名郭開真,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考古學家、思想家、革命活動家、詩人。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從小上學,65438-0906就讀嘉定學院,開始接受民主思想。1965438+2004年春天,我去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學文學。這期間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
《羊的悲哀》是他的第壹部小說。1965438+寫於2008年初夏的《死亡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五四運動爆發時,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夏社,投身新文化運動,著有《鳳凰涅槃》、《大地》、《我的母親》、《爐中的煤》等詩歌。1921年6月,他和程、郁達夫等人組織創作社,編輯《創作季刊》。65438-0923,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後繼續編輯《創造周刊》和《創造日》。從1924到1927,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英》、《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參加“左翼聯盟”東京支部的活動。1938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這壹時期創作了以屈原為代表的六部歷史劇。他還寫了十本評論性的書,《青銅時代》和大量的散文、隨筆和詩歌。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文教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壹、二、三屆主席,中國* * *產黨第九、十、十壹屆中央委員,第壹至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政協委員、常委、副主席。作品有《新華頌》、《東風集》、《蔡文姬》、《武則天》、《李白》、《杜甫》等。
《女神》是新文學運動時期的代表詩集,它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充分體現了五四精神,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壹種詩歌風格。是當代最好的革命浪漫主義詩歌。1923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倡導無產階級文學。1926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蔣介石清黨後,參加了中國* * *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1928年2月,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潛心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任軍委政治部三館主任,後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結進步文化界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46後,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沿,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文教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NPC常委副委員長,當選為中國生產黨第九屆、第十屆、第十壹屆中央委員。主編《中國歷史手稿和甲骨文文集》,所有著作都編成38卷《郭沫若全集》。
郭沫若是中國科技大學的主要創始人之壹。1958年5月,為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加快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技急需的專業人才,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中國科學院創辦新大學的建議。這壹提議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和聶的支持,並得到了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準。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為校長。此後,郭沫若擔任中科大校長長達20年,表現出淵博的學識和深刻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學、院系結合”的方針,實行科研與教育相結合的方針,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精良的優勢,全力支持HKUST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倡導“勤於學習、科學與專業並進、理論與實踐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新興、邊緣、前沿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系,形成了開放、開放、兼容不同學校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科大未來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科大建校30周年,東校區豎起了郭沫若銅像。
作品和論文
詩詞:女神、長春集、星空、潮集、駱駝集、東風集、百花齊放、新華頌、春晚歌;
歷史劇《屈原》(拍攝並上映)、《虎象征》、《唐棣之花》、《孔雀膽》、《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則天》、《聶英》;
回憶錄《洪曲博》,評論集《公雞集》;
專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甲骨文研究》、《殷商青銅器銘文研究》、《批評十書》、《奴隸制時代》、《文史論文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
重大事件年表
1892 165438+10月16出生於四川省樂山縣沙灣鎮,本名文寶,學名凱珍。
1897年春,進入家校學習。我熟悉《詩經》和唐詩三百首,我熟悉魏、孟浩然和李白。
1901使用上海出版的新教材進行教學。
1905年春,大哥郭赴日求學,意欲加入同輩,父母不允。
1906年春,進入樂山縣高級中學。第壹學期排名第壹,卻因為年長同學的嫉妒而降為第三。
1907年春,因反對教師暴政被學校開除,經調解重返學校。夏去了樂山縣中學,讀了許多翻譯的小說。
1908年秋,患傷寒並發中耳炎,聽力受損。生病期間看了先秦諸子等古籍,比較喜歡莊子。
1909年秋,因參加罷課,要求學校和當地政府交出並懲罰傷害同學的肇事者,被學校開除。
1910年春,進入省會成都,插隊到四川官立高級中學初中部。冬季參加成都學界要求早日建國的罷課浪潮,擔任課代表,被革職。由於某種原因,他沒有在1911年冬實施清帝退位。回國組織民團響應1911年革命。
2月份,她被父母勒令與張瓊華結婚,五天後離家去了成都。
1965438+2003年春,考上成都四川政理學院,沒有讀書。夏考入天津軍醫學校,沒有上學。年底,我受大哥資助,決定去日本留學。
1914 65438+10月到東京。秋天,考入東京第壹大學預科。和郁達夫在壹起。
1965438+2005年秋進入岡山六院。與程。讀泰戈爾、屠格涅夫、歌德、海涅的作品,接近斯賓諾莎的思想。
1916年夏天,我認識了東京聖路加醫院的護士福子佐藤。冬天,我和佐藤福子在岡山結婚了。開始寫新詩。
1917泰戈爾詩歌的試譯因無法出版而暫停。1918留日學生罷課,抵制第二十壹條的簽署。夏升任九州帝國大學醫學系。在日本留學的同學張子平,打算出文學刊物。
1919年夏天,留日學生響應五四運動,組織了抵達日本的愛國社團——夏會。寫壹部小說《哀羊》。他的詩發表在上海《時事新報》上,震驚了中國詩壇。
1920與田漢、宗白華通信系列被出版為《散葉文集》。歌德的《浮士德》第壹個譯本沒有出版,因為譯本被老鼠咬了。
1921年暫緩半年。往返於上海和日本之間,為文學刊物的出版做準備。6月,文學團體創造社在東京成立。第壹本詩集《女神》問世。
1922《創造》季刊創刊於5月1日。翻譯歌德的《少年維特》。
1923年春畢業於九州帝國大學醫學部。他隨即回國從事文學活動,編輯出版創造社刊物。翻譯尼采的《瑣羅亞斯德鈔票》前半部分。詩歌、戲劇、散文集《星空》出版。
1924年春,赴日本,在福岡翻譯了川崎的《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和屠格涅夫的小說《新時代》。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系統理解,進而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冬季回國調查江浙軍閥的戰爭災難。拍《地平線下》。
從65438到0925,我認識了中國* * *產黨的早期領袖瞿秋白。目睹了五卅慘案,拍了兩幕戲《聶耳》。文學隨筆出版了。翻譯約翰·秦在愛爾蘭的孤獨戲劇集。發表了組詩《瓶子》。
1926年3月,與郁達夫等人赴廣州,任廣東大學文學院學長,實行文科改革。了解毛澤東、周恩來和其他* * *制作人。創造社出版部成立。7月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
1927年3月,在朱德住處寫下《今日看蔣介石》,痛斥蔣介石反叛革命。被蔣介石政府通緝。8月,參加八壹南昌起義,任民革主席團成員兼起義部隊總政治部主任。經周恩來和李壹氓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制片人黨。冬天潛回上海搞文藝活動。《浮士德》第壹部分的重譯。因為斑疹傷寒,我錯過了乘船轉往蘇聯的機會。
1928年2月,為躲避國民黨政府的逮捕,在內山的幫助下離開上海,化名赴日,定居千葉縣。他的行動受到警方的監視。看看東京東漢圖書館的先秦史書,研究壹下中國古代史。翻譯美國作家辛克萊的小說《石炭紀之王》。
1929寫過自傳《我的童年》和《反正前後》。翻譯辛克萊的小說《屠宰場》。米哈利斯《德國藝術考古發現史》的翻譯。
1930年,論證中國古代存在奴隸制的《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出版。翻譯辛克萊的小說煤油。
1931年,撰寫了《甲骨文研究》、《殷周金文研究》、《兩周金話系列》。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翻譯。翻譯俄文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英文威爾士語《生活的科學》等。
1932年“壹二·八事變”,上海商務印書館焚燒了《生命科學》的翻譯版本。著有《金考》和《十年創作》。
1933年撰寫《甲骨文通傳》、《金文石喻》、《古文字匯考》等。
1934年撰寫《金文詞兩周考辨》、《先秦天道觀的演變》、《屈原研究》。生命科學的再翻譯。日本短篇小說的編譯。
1936年寫了幾篇歷史隨筆,系列是《碲》。日本人錢琳的三次隋唐燕樂研究。翻譯德國席勒的《瓦倫蒂娜》。
1937年,他寫了《殷琦納粹匯編》和《創作的十年》。抗日戰爭於七月爆發。獨自回國參加抗戰。在上海主辦《王久日報》,組織文化宣傳隊和現場服務隊到前線工作。作為壹名無黨派人士,他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從事抗日戰爭時期的文化工作。
1938 1與於立群結合,從廣州赴武漢,任國民政府軍委政治部第三廳廳長。當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5438年6月+10月武漢淪陷,經長沙、桂林撤至重慶。
《石鼓文研究》出版於1939。
1940年4月,嚴光四年漢墓在重慶嘉陵江北岸被發掘。9月,他辭去三館館長職務,抗議國民黨政府強行改組政治部。165438+10月6月,國民黨當局被迫同意成立文化工作委員會,並由它擔任主任。
1941年11月周恩來、於右任、馮玉祥等。為紀念郭沫若創作生涯25周年和50歲生日而發起。五十年簡譜匯編。重寫唐棣的花。
1942做了歷史劇《屈原》《虎符》《高建禮》《孔雀膽》;翻譯歌德的《赫爾曼與竇律太》。創辦群益出版社,主編學術刊物《中原》。
1943年制作歷史劇《南冠草》。研究先秦諸子。
1944年春,他寫了《沈嘉三百年祭》,被中共中央指定為整風運動的學習文件。
1945年,他起草了《關於當前文化界形勢的談話》,呼籲民主政治。國民黨政府解散了文化工作委員會。出版了《青銅時代》和《批評十書》。夏天從重慶到上海。去南京參加* * *和談。歷史人物》出版了。
1947歌德《浮士德二》譯本。主編《青年》、《春秋大革命》、《天地黃軒》等。冬天搬到香港。
1948寫抗戰回憶錄(後改名洪波曲)。年底,他去東北解放區參加新CPPCC會議。
3月1949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世界和平大會布拉格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他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主席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歷任國務院副總理、文教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1950年3月當選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主席。5月,成立了學術術語統壹工作委員會,擔任其主任。8月,他率領中國代表團訪問朝鮮。11出席了在華沙舉行的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
1951參加了2月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11出席了世界和平理事會在維也納的會議。2月,65438因加強國際和平而獲得斯大林國際獎。《海浪集》出版了。
奴隸制時代發表於1952年2月,奴隸制社會的下限確定於春秋戰國之交。中央考古培訓首席教師。匈牙利科學院院士。保加利亞科學院榮譽院士。
出席3月在奧斯陸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執行委員會會議。
參加了7月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特別會議。
由宋慶齡和彭真發起的亞太地區和平會議於10月在北京舉行。
11參加了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
1953年,他寫了屈原賦的現代譯本。與周恩來壹起行軍到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慰問斯大林和戈特瓦爾德。5月出席斯德哥爾摩世界和平理事會常務委員會。出席6月在布達佩斯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當選第二屆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他被授予波蘭科學院院士和保加利亞榮譽院士的稱號。
1954年寫了《管道采集與校準》。出席5月在柏林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特別會議。6月,他出席了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會議,以緩和國際局勢。當選為NPC常務委員會副主席。
參加了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和平國際會議。參加4月在新德裏舉行的世界和平國際會議。6月出席在赫爾辛基舉行的世界和平國際會議。冬天,他率領中國科學代表團訪問日本,寫了《訪日雜詩》。
65438-0956任國務院科學計劃委員會副主任、中央推廣普通話委員會副主任、漢語拼音方案修訂委員會主任。
1957 17卷《郭沫若文集》出版。6月出席了在科倫坡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
1958年9月至1978年6月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1978年6月12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英語入門
中國學者,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之壹,也是壹位重要的政府官員。
作為壹個富商的兒子,郭早年就表現出壹種桀驁不馴、肆無忌憚的氣質。在接受了傳統教育後,他於1914年拋棄了包辦婚姻的中國妻子,去了日本學醫。在那裏,他愛上了壹個日本女人,並成為他的同居妻子。他開始致力於外國語言和文學的研究,閱讀斯賓諾莎、歌德、孟加拉詩人泰戈爾和沃爾特·惠特曼。他自己的早期詩歌是高度情緒化的自由詩,讓人想起惠特曼和雪萊。他翻譯的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在1922出版後不久就在中國青年中獲得了巨大的歡迎。兩年後,郭由日本馬克思主義者川上肇譯的《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對他本人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成為了馬克思主義的信徒。盡管他的作品,甚至他的散文,仍然帶有浪漫主義的色彩,但他宣稱拒絕個人主義文學,呼籲“同情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文學”。。。."
在蔣介石企圖粉碎軍閥、統壹中國的北伐戰爭中,他擔任政治委員。但當蔣介石在1927年將共產黨人清除出國民黨時,郭參加了共產黨南昌起義。失敗後,他逃到日本,在那裏他進行了10年的中國古代文物的學術研究。1937年,他回到中國,再次參加抗日,並在政府中擔任要職。
作為壹個作家,郭在各種體裁上都非常多產。除了他的詩歌和小說,他的作品還包括戲劇,九部自傳,以及歌德,席勒,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厄普頓·辛克萊和其他西方作家作品的大量翻譯。他還撰寫了歷史和哲學論文,包括他對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的研究。1957;《兩周金文文集》)。在這部作品中,他試圖根據共產主義學說,展示古代中國的“奴隸社會”本質。
之後,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任了許多重要職務,包括中國科學院院長。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他是第壹批被攻擊的人之壹。他承認他沒有正確理解毛澤東的思想,他所有的作品都應該被燒掉。然而,奇怪的是,郭並沒有像他的許多同事壹樣,被剝奪所有的官職;到1970年代早期,他再次享有很高的地位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故居位於四川省樂山市東35公裏的沙灣場大街。它南北向,背依綏山(莫眉山第二高峰),面朝沫水(大渡河)。是壹個三步中式木結構的小四合院,帶壹個小後花園。第壹醫院的左檢驗室是郭沫若出生的地方。中院右側的房間,是郭沫若“結了婚受苦”時的新房;後院緊挨著小花園,面對綏山有壹個廳堂,是郭沫若四歲半時受教的“綏山亭”家塾。早年寫有《村中風光》、《早起》、《正月初四榮天崗掃墓中間雨口勻》等詩。舊住宅年久失修,面目全非。近年來經過維修已恢復原貌,並於1981+01+1郭誕辰90周年公開展出。
沙灣是當代偉大作家郭沫若的出生地。老郭在這裏度過了童年,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歷史遺跡: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沙灣,“隋山雨秀,水墨鐘靈”,這正是歷代文人雅士對沙灣的贊譽。在貫穿平滑灣城南北的老街中段,有壹組坐西向東的四方木平房。這是聞名中外的郭沫若故居。故居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後逐漸擴建。當郭沫若的父親郭朝培經營他的家族企業時,它達到了現在的規模,有36個房間。今天,它仍然保持著古樸的風格。郭沫若早期的詩歌《早起》、《茶溪》、《住在壹個村子裏》都寫在這裏。郭沫若故居博物館位於其故居墻後,占地3.35畝。是壹棟仿古建築,壹樓三院,壹底。館內亭臺相連,回廊相通。竹木茂密,池水滿溢,奇花異草,清香撲鼻。在博物館的展廳裏,老郭的作品、相關文物、生平資料和照片壹件件、壹件件地展示在參觀者面前,令人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