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體驗,是人類精神花園中永不衰老的童真夢想,是文學的源泉,是藝術審美金字塔的頂端,是表達個性的最近方式。而當代中學生卻覺得詩歌,尤其是中國的古典詩歌,越來越遙遠,越來越陌生。當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濃郁的民族情懷的古典詩詞從廣大中學生的精神生活中逝去,這是壹件多麽可怕和悲哀的事情。我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壹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們中學的詩歌教學中,行為主義教學還是很流行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刺激-反應”,將學習者視為對外界刺激的被動反應,即作為知識灌輸的對象,認為知識是客觀的,教師只需通過“刺激-反應-強化”的模式將客觀世界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即可。因此,在傳統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主要是被動的聽講和死記硬背以及機械地做題。詩歌的情感美、意象美、語言美、教育任務被拋在腦後,壹切多姿多彩、紛繁復雜的藝術形象被抽象化、合理化,體現中華五千年文明精髓、充滿鮮活生命的最純粹的文體被異化為通過高考獲取功名的敲門磚。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只是對現實的暫時合理的解釋和假設,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也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在人類社會進步的過程中,這些充當“知識”的假設總是被不斷出現的新假設否定或取代。建構主義強調認知主體的內部心理過程,將學習者視為信息加工的主體;認為知識不是教師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壹定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在他人(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下,使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