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意境是指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與外部景物相結合而產生的虛擬的情感世界。它是在圖像的基礎上產生的。我在《什麽是詩歌的意象》的回復中已經詳細介紹了詩歌的意象,詩歌的意境是作者創造的藝術境界和讀者閱讀後產生的藝術境界的結合。
顯而易見,在詩歌的藝術境界中,意象的選擇和互動是意境高低的關鍵,所以表達壹個好的意境有幾個重要因素。
首先是“形象”的選擇。事物與情感的關系非常微妙,對事物表達好感的方法,大多數人都不陌生。看了很多古詩,很多人已經知道如何選擇“意象”了,比如明月和爬山暗示著鄉愁,西風可以暗示衰落的腐朽勢力等等。這壹點我就不細說了。
二是“意象”之間或“意象”與人之間的互動,即所謂的動詞選擇。這是大多數人的弱點。很多人的詩裏都列舉了很多東西,但這些東西只是排列在壹起,不僅不能相互作用,還像壹堵用文字做成的冰冷的墻壹樣,橫亙在詩和讀者之間,讓人完全看不出作者的情感取向。比如今天看到壹句話,“別離找嫩筍”,確實不錯,但是找嫩筍和別離沒關系。
妳能想象壹個心境不壹樣的人,不擔心壹個人喝酒或者寫詩,而是“沙沙”地去山裏找嫩竹筍嗎?如果誰有這種經歷,就讓大家笑壹笑,但不要寫在詩裏。妳能感受到那句“花瓣已如淚流過,孤鳥已唱出哀思”。作者選擇的“意象”既有花鳥,又有大量的動詞用來表達情感,包括感慨、揮淚、恨別、驚心。這些非常強烈的動詞表達情感,使只有十個字的句子充滿活力,富有表現力,有很強的描繪情感的意識。當然動詞壹定要恰到好處,作者的細心推敲很重要。大家壹定要努力,多學習。
第三,形容詞的選擇。要明白這壹點,只要看看“枯藤老樹昏鴉”這句話,枯、老、昏三個形容詞讓藤、樹、鴉瞬間覺得頹廢、淒慘,這才是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