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靈運(385-433),本名義,字靈運,別號,生於(今河南太康)縣,東晉至劉宋時期的大臣、佛學家、旅行家,山水詩派的鼻祖,之子,中書郎,母親劉,王羲之的孫女。
生於陳縣謝氏家族,生於會稽縣(今紹興市)。元興二年(403),康樂郡公被襲。傅(司馬)開始從軍,先後在中書任傅俊()、邱(劉裕)、黃門侍郎。
劉宋建立後,任康樂郡侯,為散騎常侍。太子左禁衛,永嘉提督,秘書監,臨川提督。元嘉十年(433年),以“叛國罪”被處死,時年49歲。
擴展數據:
文學成就
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雕”的工夫。謝靈運山水詩的“雕”是對自然的細致模仿。謝靈運在擬態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觀色彩,使山水呈現出壹種來源於現實但又不同於現實的獨特面貌。
謝靈運山水詩中“雕”的技巧不僅體現在對細微景物的細致描寫上,還體現在對各種意圖的結構組織上,兩者往往結合起來表現山水的不同而多變的姿態。同時,謝靈運的山水詩表現出“自然”的壹面。謝詩歌中的“自然”具有雙重含義。
壹方面,謝靈運的山水詩真實呈現了自然的風貌,這與詩人的“雕”力是分不開的。另壹方面,謝靈運也有壹些看似脫口而出的句子,真實自然,如“春草長在塘裏,柳變成鳴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