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級社會工作者壹般過程模式的四個基本系統

中級社會工作者壹般過程模式的四個基本系統

壹、通用流程模式中的四項基本制度【理解】:

根據系統論,壹般過程模式認為社會工作的服務系統是由社會工作者、服務對象、變化的目標和為實現變化的目標而采取的行動組成的。這四個因素也被稱為“四個基本系統”。

在社會工作實踐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要確定誰是他“改變努力”的受益者,誰是“改變努力”的合作者,誰需要被改變或影響。

(A)改變媒體系統

“變媒”是指受雇於政府、非營利組織、組織、社區的社會工作者。他們是計劃改變的具體操作者,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改變服務對象的媒介。

然而,在許多情況下,服務對象的變化媒介不僅僅是社會工作者,而是與服務對象相關的不同專業的幫助者,形成了壹個“變化媒介系統”。這種媒體系統通過有組織、有結構的工作來實現幫助人們改變的目標。

(2)服務對象體系

服務對象體系是指社會工作服務的對象和社會工作服務的直接受益者。客戶系統可以是個人、家庭、團體、組織或社區。

當服務對象來到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尋求幫助,並且已經使用了社會工作服務時,他們就成為“現有服務對象”。當當事人不求助,但可能需要社會工作的服務,或者妨礙他人或系統社會功能的正常發揮時,他就成了“潛在當事人”。

區分服務對象的類型,弄清楚服務對象是如何向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尋求幫助的,是提供服務的第壹步。

(3)目標體系

為了改變服務對象系統,需要改變和影響的系統是“目標系統”。

在實際工作中,在確定服務對象系統後,社會工作者的任務通常是與服務對象系統壹起確定目標系統,即為了改變服務對象及其社會環境而要改變和影響的系統。

服務對象系統不壹定等於目標系統。壹般來說,目標系統大於服務對象系統,具有時效性。服務對象系統和目標系統有時壹致,有時不壹致,有時可能交叉。目標系統是可轉換的、時間敏感的,並且隨著問題的發展而變化。

(4)行動系統

行動系統是指那些與社會工作者共同努力實現變革目標的人,是社會工作者的合作者。為了實現與當事人的約定,幫助他們實現改變的目標,社會工作者應該做出各種努力,調動各種資源。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相關的人和系統壹起形成壹個行動系統。例如,采取行動改善社區環境的人大代表和新聞媒體記者都是行動系統的組成部分。

變化的媒體可以和壹個或幾個動作系統壹起完成不同的變化任務,達到不同的目標。另外,社工在幫助當事人改變的過程中,也要善於形成新的行動系統來影響當事人。當有多個移動系統時,要註意協調各個移動系統的工作節奏。同時,需要隨時研究和評估移動系統是否有效工作。

社會工作者要牢記,在社會工作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這四個基本系統不斷相互作用,以達到幫助他人的目的。

二、四大基本制度對社會工作實踐的意義【掌握】:

(1)四個基本系統幫助社會工作者確定改變服務對象系統必須完成的壹般任務。

(2)四大基本制度讓社工明白,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服務對象制度。社工不能假設求助的人是主要的幹預對象,因為服務對象系統不壹定與目標系統完全壹致。

(3)行動系統的規模或構成只有在改變後的目標系統確立後才能確定。

(4)社會工作者必須與不同的系統建立關系,與壹個系統合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適用於其他系統,而與不同規模和類型的系統合作則需要更專業的知識。

(5)作為壹個系統,組織往往在變革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除了社工和個體團體、社區,組織也會成為社工在處理問題時不斷變化的對象。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既要具備組織工作所需的知識,又要懂得如何推動組織變革。

(6)由於行動系統在整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社會工作者需要不斷地診斷行動系統的情況。

擴展內容

社會工作崗位實習總結

人生就是壹場修行,在修行中妳會經歷不同的境遇,不同的人生。這是壹種修行,也是壹種收獲。結束了在外企幾年光鮮亮麗的職業生涯。壹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小區裏貼的社工招聘啟事。通過筆試、面試、體檢、政審,我成為了浦東新區林三鎮楊楠二局的壹名社工。

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月,但我深深地感受到:

外企專員和社工的第壹個區別就是價值觀。雖然外企也講究團隊合作,但更多的是同事,有距離感。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適應冷漠,學會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保護自己;做了兩個月的社工,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同事的感情,還有朋友的情誼。報到第壹天,中心領導親自送我去居委會,秘書小心翼翼地給我介紹每壹位同事,主任帶著我走遍了所轄的5個社區;整理宣傳欄的時候不小心丟了鑰匙,同事幫我翻了三個分類垃圾桶也沒嫌臟;中央節目彩排,還有30分鐘上臺,卻找不到伴奏帶。沒有人會看袖手旁觀,因為我不會騎自行車。有人幫我騎車去活動室看看有沒有,有人幫我去音像店再買壹個。甚至有人連夜聯系老師重新刻錄片子。種種都溫暖了我的心,讓我覺得這輩子沒有選錯路。

我經歷了從外企專員到社工的轉變,也為之感動。當我還是人事專家時,我被夾在總裁和員工之間。我發現勾心鬥角的工作不適合我。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不為所動。我只是為了我的薪水而工作。做社工剛兩個月,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在這樣壹份平凡的工作中,壹次又壹次被身邊的普通人感動。剛上班的時候,恰逢“愛三林”慈善捐贈。雖然當時“紅會事件”備受詬病,但還是有那麽多人相信我們,相信黨和政府。當我站在捐款箱前的時候,我被那些白發蒼蒼的退休老人、稚嫩的孩子和心急如焚的新上海人的慷慨所感動。我們小區裏有個叫曲的老人。他家庭條件不好,壹年內失去了母親、妻子和大兒子。他獨自和他的小兒子住在壹起。看到小區門口黑板上的宣傳,第二天壹早他就送來了1000元捐款。1000塊錢對某些人來說可能只是壹頓飯錢和壹個包,但是1000塊錢的屈老人在我們手裏真的是沈甸甸的,看著白發蒼蒼的老人。

從外企專員轉型為社工,我很自豪也很滿足。以前在外企,每當月初看著工資卡上不斷上漲的數字,都會瞬間滿足。現在,每壹天,我都感到充實和滿足。工作生活的充實,心靈的滿足。恰逢年底春節臨近,幫扶工作如火如荼。作為壹名宣傳行的社工,我跟隨民政幹部走進了困難群眾的家中。我過去常常覺得扛20公斤大米很重。現在我可以在自行車後座上放三袋大米了。我真的很累問我累不累,但是我很累很開心。黨和政府關懷送溫暖。沒有我們這樣的基層人員,怎麽送到真正的地方?我驕傲,我自豪。日前,林三鎮黨委書記褚明昌同誌、楊楠二住書記吳翠萍同誌壹行來到春翠園老勞模許壹鳴家中。老徐年輕時住在蘭州,在有毒有害的環境中勤奮工作了幾十年,直到退休。他的妻子也長期支持新疆的建設。聽著書記對老人的關懷,看到書記說到動情處,緊緊握住老人的手。“我們不會忘記妳的。妳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妳有困難,請來找我們。我們會盡力想辦法。我們會盡我們的責任,我們會盡力讓妳過上更穩定幸福的生活。”不知道為什麽,當時我的心裏充滿了堅守這份責任的激情。我想把我的未來和社區,這些默默奉獻的老人,和我親愛的社區工作者和並肩戰鬥保護我們家園的同誌們緊密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