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文論選》壹卷是在四卷的基礎上選編的。中國古今文學批評論文(含詩歌)66種,先秦5種,漢代4種,魏晉南北朝5種,唐代8種,宋代10種,晉代1種,元代2種,明代9種。書是根據作者時間選的,選的文章都是精選的。與文學理論無關的部分進行刪節和標註。所有選定的文本被整理成各種版本,壹個主要的文本和版本的來源表明在文章的結尾。每篇課文後都有註釋和說明文字。書選得好,判斷得準,註釋強調對文字的解釋,通俗易懂,條理清晰;訓詁既能說明課文大意,又能闡明其源流,最方便中國古代文論初學者。
《文心雕(南朝梁)》劉勰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劉勰的《文心雕龍》是我國現存最早系統闡述文學理論的著作。本書分為兩部分,每部分25篇文章。第壹部分第壹部分的前五篇是導論,後二十篇分別敘述文體特點和變化;接下來的25篇文章主要討論文學創作風格和批評的原則和方法,以及文學與時代的關系,最後壹篇《序言》是本書的序言。範註以清代黃《文心雕龍註》為基礎,並以孫仲容《顧校註》、《黃校註》、《譚校註》、《日本鈴木虎雄校註》、《趙萬裏《文心雕龍校註》等校註。範文筆記並不局限於疏句,所有與理解課文有關的文獻都有詳細的引用,所以相對於各種筆記來說是最詳細的。本書還附有鈴木虎夫校勘黃《文心雕龍》的序言和書目,供學者參考。
鐘嶸《梁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鐘嶸《詩品》是壹部專門研究五言詩及其詩人的文學批評著作。作者選取了從漢代到齊梁的122位詩人,將其分為三類(上品11,中品39,下品72),並在對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礎上形成鐘嶸。陳註參考了各種版本,對其進行了整理和註釋,簡明扼要,方便初學者。書後面的附錄《詩選》是註釋者整理的鐘嶸《詩選》中提到的作品,特別方便讀者查閱和參考。書末有註釋者寫的後記,對鐘嶸選詩、評第壹章也有指導意義。
嚴《滄浪詩話(宋)》考釋人民文學考據出版社1983。
嚴羽的《蒼施瑯話》是壹部以禪喻詩,註重詩歌形式和藝術的作品。郭的《滄浪詩話》以明嘉靖本為藍本,參考詩人玉片進行校訂,並在《滄浪詩話》和胡采夫《滄浪詩話》中作了註釋,采納了陶淵明《詩話雜記》中關於《滄浪》的壹些考辨。書前有“說明”,對滄浪的版本和觀點進行了簡要的梳理和評價。該書按照原書五個部分的順序分為校、註、釋:論詩、詩風、詩法、評詩、考證。校對工作大多是為了考證,具有糾正謬誤的力量。註釋註重詞語典故的來源,簡潔明了;解釋在起源探索和理論發明中起著指導作用。附錄嚴羽對《臨安書》的回答,有助於讀者理解嚴的詩學觀。該書是目前最詳細、最清晰的《蒼施瑯話》研究著作。
原詩(清代)葉燮所作,霍註釋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葉燮的《原詩》是壹部關註詩歌創作本源、反對文學復古主義的詩歌理論批評著作。分為內、外兩部分,其中對義與變、知、才、勇、理、事、情等方面都有很多精辟的論述。霍校勘以《清史話》為基礎,以葉燮《集解》為依據,對原詩進行校勘、斷句、標點和註釋。書前有序言,簡要介紹和評價原詩的理論思想和風格。書中的註釋側重於引語和參考資料的來源,壹般不分析用詞。
藝術大綱(清)劉熙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劉熙載的《藝術概論》是壹部關於文藝理論的理論批評著作,作者關於文藝的論述涉及面很廣,全書包括《文健》、《詩箋》、《符箋》、《詞曲箋》、《書箋》、《景宜箋》六個部分。在《敘》中,劉自稱他的評點方法是“由此而概之,由少而概之”,即以簡練的語言作出突出的評點,通過“觸類而延”來表現復雜的內容。縱觀全書,尤其是論文、詩歌、詞、賦部分,不時可以看到如何評價作家的作品,文學形式的演變,藝術特色的闡發。本《藝概》是王國安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根據原版本編寫而成,並對原部分錯別字進行了標點和訂正。書前有王國安寫的序言,對原著做了詳細介紹。
《人間詞話》新論——汪華國威、滕憲輝校註齊魯書店1982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人間詞話》,下卷為《人間詞話附錄》。第壹卷是根據王國維《人間花刺》原著改編的;第二卷是王對人間詞以外的詞的零星評論。這本書有兩部分:校對和註釋。《校讎》的解釋與其他版本的重要區別(特別是與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版)徐調甫註、王有安註的修訂版相比),可以從作者對史料的掌握和對文獻的壹絲不茍的態度看出。《註釋》參照舊註釋進行了補充和修訂。它的引用還能註明出處,讓人壹目了然。書前有周的序言和滕憲輝的《王國維美學思想論稿》,其中對滕文裕的“境界說”和他在《人間》中的美學思想作了詳細論述,供讀者參考。
中華書局《談錢鐘書藝術錄》1984
《覃逸錄》是錢鐘書的壹部作品,主要論述中國古代詩歌的藝術思想。本書是明凱書店第壹版65438至0984的修訂版,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是原書的舊貌,只是略加刪減和潤色,計91;第二部分是對舊作的逐條修正和增益,是“補遺”,18條。新版導言中,作者說:“上下卷相得益彰,即早晚強弱對比”,可見這本書可視為作者壹生的精華。錢的作品與中國古代詩歌的技巧、考據、風格、理論有很大關系。但有三個特點:第壹,如果作者采用古詩詞評點的方法,可以說明唐宋詩詞分類等重要理論問題。二、精粹是從學問中得來的,即作者的文章極其五花八門,但對所涉及的問題,如“詩樂分離”、“桐城派”等的理解卻極其深刻。三、中西合璧,體現在書中的文學和理論思想上,說明作者融合了中西文化和藝術,這本書知識豐富,分析精辟,是了解中國古代藝術精神的必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