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有趣的中國古詩

有趣的中國古詩

有趣的漢字諧音古詩詞

竹枝詞(唐代)劉禹錫

那條柳樹綠的河又寬又平,聽見了河之歌的歌唱。

東邊的雨,東邊的日出,說天沒有晴,但依然晴朗。(sunny =感傷)

作者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和哲學家,生於洛陽。他自稱家在滎陽,家在洛陽[1-2]。他還聲稱自己出生在中山。[3]第壹個是劉勝,中山王景。它被稱為“詩人”[4]。

劉禹錫是貞元九年(793)進士。當初在杜佑幕府任辦事員,淮南使節,受到杜佑的器重。後從杜佑入朝,督禦史。貞元末,他在王與柳宗元、、韓曄交遊,形成了以王為首的政治集團。後歷任郎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賀州刺史、主客大夫、禮部尚書、蘇州刺史。在會昌,我們會查司法部的歷史。他70歲去世,把它交給了戶部大臣。

劉禹錫的詩和散文都很優秀,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瀏”,與魏、白居易並稱“三傑”,與白居易並稱“白柳”,包括《陋室銘》、《支竹詞》、《楊柳枝詞》、《武夷巷》等。三部哲學著作《天論》論述了天的物質性,分析了天命論的起源,天命論是唯物主義的。有劉夢德的作品集和劉斌科的作品集。

楊柳枝。

溫庭筠

井底之燭,郎長星不去。

玲瓏骰子安紅豆,骨相思知多少?(蠟燭=指示,go =過期)

作者

文(約812——約866),本名齊,藝名,字費清,太原齊(今山西祁縣)人,晚唐詩人、詞人。初唐宰相文彥博的後代。出生在壹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多次考試不及格,生活十分失意,行為放蕩。曾任睢縣、方城縣尉,國子監官輔。富於天才,思維敏捷,每次入考都押官韻,成八韻八叉,故又有“文八角”之稱。但倚仗人才桀驁不馴,善於嘲諷權貴。他犯了許多禁忌,討厭這個時代。所以多次引用非第壹的學者,長期被貶。管仲國子監助教。精通旋律。龔氏,與李商隱齊名,人稱“文禮”。他的詩華麗、豐富、精致,多為女性情懷,少數作品回應時政。他在詞的藝術成就上優於晚唐其他詩人,是花間派的主將,對詞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詞史上,他與韋莊齊名,並稱“文薇”。有70多個字。還有花間集的遺跡。後人編《文飛卿集》、《金運集》。其詞作品刻意精煉,講究詞的文采和聲情並茂。他被認為是“花間詞派”的鼻祖。

無標題的

李商隱

我遇見她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自從我們分開以後,時間變得更長了,東風起了,百花齊放。

春天的蠶會壹直織到死,每晚蠟燭都會把燈芯抽幹。

早晨,她在鏡子裏看到自己的發雲在變化,然而她卻用她的晚歌勇敢地面對月光的寒冷。

去彭山的路不多,哦,藍鳥,聽著!-把她說的帶給我!。

妳可以看看別人回答的,別人已經提到的。

作者

李商隱(約813-858),豫西(xi)人,樊南生,原籍淮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父母遷居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唐代著名詩人。

唐文宗二年(837),李商隱成為第壹秀才,歷任省立學堂秘書、學堂簿記員、弘農司令等職。由於卷入“牛李之爭”的政治漩渦,他被排擠,壹生失意。唐玄宗末年(約858年),李商隱病逝於鄭州,葬於東原清華北山腳下,祖籍淮州永甸(今沁陽山王莊鎮)。

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歌美的詩人。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的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壹起被稱為“小杜麗”,和文壹起被稱為“文禮”。他的詩歌構思新穎,風格優美,尤其是壹些愛情詩和無題詩感人至深,優美動人,被廣泛傳誦。但有些詩太晦澀難懂,解不開,甚至有“詩人總愛昆西,恨沒人寫簡媜”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