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周傑倫的《青花瓷》裏有病句嗎?

周傑倫的《青花瓷》裏有病句嗎?

看看這個。問:今年北大自主招生考題給出兩句話:“我們都有壹個姓華的家庭”和“素胚勾勒的青花筆法由強轉弱”,要求我們從語法角度分析這兩個案例的錯誤。後者是周傑倫歌曲《青花瓷》中的壹段精彩歌詞,很受粉絲歡迎。請問這種藝術化的歌詞真的是病句嗎?

——上海長樂路陳彥傑

答:據媒體報道,今年北大自主招生考題給出了兩句話:“我們都有壹個姓華的家庭”和“素胚勾勒出的青花筆觸由濃轉淡”,要求考生從語法角度分析這兩個案例的錯誤。

前面那句話,有沒有語法錯誤,相信學語法的學者和語感好的人都壹目了然,這裏不用多說。至於後壹句,因為是壹首流行的流行歌曲《青花瓷》的歌詞,所以引起了更多的社會關註,裏面的是非曲直更為復雜。

流行歌曲《青花瓷》歌詞裏有沒有病句?我的回答是:是的。

那麽,第壹句“空白胚勾勒青花壹筆”是不是語法錯誤的“病句”?我的回答是:不壹定。

如果說“空白的胚胎勾勒出青花的筆觸”的歌詞破了,應該說沒有語法錯誤。首先我們來看“胚胎勾勒青花”。對於這句話,有學者認為,這裏用“素胚”(指尚未燒制的陶瓷瓶)作主語是錯誤的,應該作狀語,省略了介詞“在”、“上”,成為語法錯誤的“病句”。大意是,如果把這句話寫成“在壹個素食胚胎上畫壹張藍白相間的畫”,是對的。我覺得這種說法太牽強了,可能是因為提問者的影響和壹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其實“胚胎勾勒出青花”這句話沒有語法錯誤。只要清楚地知道漢語語法簡潔靈活,明白漢語動詞在句子中既有主動屬性又有被動屬性,就不難理解“素胚勾勒青花”這句話,它的真正含義是:“素胚勾勒青花”。

因為漢語語法學家長期受西方語法影響,已經下意識地用西方語法看待漢語。比如英語動詞有形態變化,說明被動概念可以在動詞後面追加“ed”,但是漢語可以嗎?如果我的理由還不夠,那就舉個“事實勝於雄辯”的例子吧。“碗裏敲出壹條大縫”和“壹個素胚勾勒出青花”的結構壹模壹樣。如果大家都認為前者沒有語法錯誤,那麽有什麽理由說“素胚勾勒青花”有語法錯誤呢?類似的例子還有《我們被打敗了》《我們被打敗了》。我相信中國任何壹個母語為漢語的人,都會直觀地知道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壹樣的,會認為前者更像漢語,而後者看起來像是受西方語法影響的假漢語。為什麽?主要是漢語動詞“敗”有主動和被動兩種語義。

再來看“筆粗而輕”這句話。這個句子沒有語法錯誤。中國任何壹個母語為漢語的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是:“素描青花的筆觸由濃轉淡”。之所以沒有這樣寫,而是寫成“筆粗而輕”,是為了表達簡約的需要。如果要進行語法分析,屬於語法上的“省略”,在語境中不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或歧義。既然“壹筆由濃轉淡”這個詞足以表達,為什麽要用“寫生青花的壹筆由濃轉淡”這個詞11?其實這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漢語語法的“簡潔而有彈性”的特點。

總之,“空白胚勾勒青花筆”這句話基本沒有問題。如果壹定要苛求,那麽這句話“青花”後面應該有個逗號。不知道原話是什麽,從網絡和平面媒體上看到的都是沒有斷句的。但詩歌在句子調侃方面向來標新立異,流行歌曲的歌詞也屬於詩歌的範疇。

其實,不僅在句子調侃方面,在句法上,詩歌也經常突破語法常規。這種情況在中國的唐詩、宋詞、元曲中都很常見。比如唐詩中的“雞鳴茅店月,人滿板橋霜”(文《上善早走》),宋詩中的“老藤上昏啼,小橋流水,古道上瘦馬”(馬致遠《天凈沙》)都是句子。這些名句如果用現代西方語法或者西方語法改造的漢語語法來分析,肯定是“病句”。還有杜甫的名句“紅豆啄香米粒,老鳳枝倚青樹”(《秋興八首》)、王維的名句“翠竹吟歸,荷葉收漁舟”(《山中秋夜》)等。,可能經不起語法分析,成為“病句”。其實前者是壹種“排錦”的修辭方法,後者是壹種“倒裝句”的修辭方法。

學過語言學的人都知道語言學的兩個基本原理:語言是發展變化的,語言是壹種社會現象。如果我們理解了語言發展變化的原理,就應該通過修辭手段來認識到壹系列語言創新的合理性。壹種語言如果沒有創新,就會成為沒有生命的滅絕語言。還需要語法規範。沒有語法規範,社會成員很難通過語言交流思想或感情。然而,語法規範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其實歷史上很多語法現象都是被修辭現象固化的。在了解了語言是壹種社會現象的原理後,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人而不是少數語法學家認可的說法是合法的,更有生命力。

總之,對語言現象,尤其是詩歌(包括流行歌曲)創作中的壹些語言現象,采取開放的態度,而不是死板地采用所謂的“語法尺度”來規範,大概更科學、客觀、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