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白(701-762)有壹首白字。時至今日,大多數人認為他的祖籍是隴西(今甘肅秦安)季承,生於安溪(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隨野,後隨家人遷居綿州(今四川江油)張明。他壹生著作甚多,雖有多部手稿失傳,後人收集整理的只有十壹二首,但至今仍有千余首,被稱為詩仙。李白25歲那年,離開四川,“劍走偏鋒,拋下親人遠遊。”27歲帶著妻子,在湖北安陸定居十年。但在武漢(江夏、漢陽),北至秦隴有漢水,南至瀟湘有洞庭,長江東接吳越,西接巴蜀,自然是李白多次駐足的地方。據先生說,李白寫武漢的詩有50多首。由此可見李白與武漢的深厚情緣。
“江城”這個綽號源於李白。
李白曾寫“聽玉帝與石郎中秦上黃鶴樓”:“壹是移客長沙,西望長安不見我家。黃鶴樓上吹玉笛,五月江城落lào梅花。“後來,人們稱武漢為江城。武漢別名江城的命名權屬於李白。
其實在李白的詩裏,其他幾個地方也叫江城。如《襄陽四歌》中有:“襄陽歌舞以銅鈸為器(此處鈸與堤同,故名襄陽古堤)。江城背水,花月色迷人。”襄陽也叫江城,可能比武漢早,但可惜襄陽沒能把握住“時機”,讓武漢領先。
李白與漢陽郎官湖
說起冠名權,以前漢陽市有壹郎觀湖,名字也給了李白。建安元年(758年),李白流放夜郎途中經過漢陽,偶然遇到故人商張騫,他因公來到漢(江夏、漢陽)。張、李和漢陽地方官遊過南湖,張對李說:“師父(李白)可以當我(張偉)的好名字。”李白寫《綿州南郎官湖並序》說,郎官湖以繁華著稱,郎官愛此水,因其名為郎官湖。郎官湖過去在漢陽南部,達百頃,宋代被長江“吞沒”。明代成為東西向的寬溝(見1521年《湖廣圖經誌圖》);清末只在城東南角有壹個直徑約30米的小池塘(見漢陽府城附近最新地圖1909);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只有壹個溝口與城外相連(見新武漢1949街道詳圖)。
如今,很少有人講述這個歷史故事,甚至壹些當地老人誤以為“郎官”指的是李白。其他文章在介紹這段歷史時,也誤將“商張騫”寫成“商尉”(也許是筆誤。張偉的話有道理。這首詩的後歷年,他是禮部侍郎,尚舒朗只是尚書壹員。在這首詩的序言中,李白還有“乾元秋八月,白遷夜郎”這句話。“遷”本來是貶謫的意思,但也可以理解為升官,所以人們誤以為李白被貶夜郎為官。我不知道李白曾經是王勇李林的員工。因為李林有“謀反”之嫌,李白應該殺了他的頭。之後汾陽王郭子儀以爵位作保,終身流放貴州夜郎而非死(見《新唐書·李白》:“失,(李白)當誅...當時,郭子儀要求官員贖回他,並有壹封信。後來因為實行改元大赦政策(去德國幹元朝,說是當年大旱被赦免),李白被無罪釋放。
李白砸黃鶴樓。
在武漢關於李白的傳奇故事中,眾所周知的是崔豪題寫的詩李白已經落筆。傳說李白興沖沖地來到黃鶴樓,正要賦詩以示“此行”,卻忽然看到崔豪的詩“漢陽每樹變水清,草悲鸚鵡洲”。他自慚形穢,嘆道:“黃鶴樓壹拳砸,鸚鵡洲壹腳踢翻。我看不到眼前的風景,崔豪在上面寫了詩。”並發誓不再寫作,再也不寫詩。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野史的戲說,而且這首打油詩是壹個和尚寫的,不是李白寫的。但在李白的《江夏贈魏南陵冰》中,確實有“我為妳破了黃鶴樓,妳也為我破了鸚鵡洲”的詩句。所以李白的詩《破黃鶴樓》確實是真的。據估計,李白和南陵縣令邴巍曾互贈詩歌,其中有壹首《破黃鶴樓》。可惜這首詩已經失傳了,也不知道李白為什麽要砸黃鶴樓(李白的另壹首詩,用詩答李醉酒後,也有“黃鶴樓已被砸”這句話,但有人稱這首詩是別人偽造的)。
李白與鷹臺
在李白的詩集裏,還有“兩只白鷹”,其中壹首是:“八月風高,胡穎白金色。獨飛壹片雪,百裏見秋。”第二首是:“十二月寒冬,蒼鷹八九毛。都說燕子不像,天高萬裏。”有人說,公元760年,李白去洪山秀京廟憑吊李詠舊居,然後來到東湖放鷹。但在所有李白詩歌的校對註釋中,並沒有關於這首詩寫作時間地點的註釋,更沒有寫在今天武漢的說法。而且從這兩首詩可以看出,第壹首詩寫的是八月的景色,從“邊風”、“胡穎”等詞來看,似乎應該是描寫西北邊陲的景色;第二首是關於《十二月》,也有人認為這首詩應該是唐代另壹位詩人高適(約706-765)失意時所作(高適的詩集中為《人臂見蒼鷹》)。此外,在湖北地方誌中,並沒有提到李白的飛鷹臺,而甘龍的《江夏縣誌》卻相反地說:“飛鷹臺在洪山背後,明楚飛鷹。”李白沒有錯。所以說這兩首歌是李白在這個舞臺上寫的,是很牽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