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懷舊
滔滔江水向東流去,那些昔日的英雄已經壹去不復返了。老營西邊,人們說是三國之戰,赤壁之戰。陡峭的巖壁,如驚雷般的海浪拍打著河岸,浪花像卷起千萬條雪。氣勢磅礴的河山氣如畫,多少豪傑豪傑壹次湧現。過去,小喬第壹次結婚。手拿羽扇的壹個白色人影迎面而來,談笑間,敵人的戰船燒成了灰燼。我今天神遊在戰場上,我感受著壹顆感受的心,過早地生出了白發。人生如夢,灑壹杯酒向江上明月致敬。
解釋
這首詩是蘇軾詩歌的代表作,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名篇。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七月(1082),與蘇軾的著名散文《千赤壁賦》同期。當時,提交人47歲,被貶為應永駐黃州大使助理已有兩年多。蘇軾這次被貶,是因為烏臺詩案的結果。元豐二年(1079),新黨何大正、舒坦等人說蘇軾以詩謗國事。八月,蘇軾被捕入獄,多人牽涉其中,造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由於張、範鎮等人的營救,他於12月底出獄,被流放到黃州。由於作者在政治上遭受了嚴重的挫折和打擊,思想極度消沈,所以經常以爬山近水和掛古跡來尋求解脫。但他不能完全忘記政治,有時會因為外界事物的刺激和誘導而暫時保持不了內心的平靜。他的熱情,他的理想,他的不滿,常常通過文學的噴火而出。這首《念奴嬌》就是這種思想情感沖擊的產物。
此詞描繪了赤壁附近的壯麗景色,通過歌頌古代英雄,表達了詩人的理想抱負和對老板無為的感嘆。
最後壹部電影描寫風景,從場景到情感,引起對古代英雄的懷念。前兩句,大氣十足,涵蓋了整篇文章,體現了作者的主導思想:歷史上所有的“風流人物”都難免會被海浪“淘”出來,何況是沈默的普通人!無盡的起起落落的嘆息,唱入雲端。第二句用精煉的筆墨點出了時代、人物、地點,為英雄的出現做了鋪墊。“人道是”二字,既彰顯了古戰場的美譽,代代相傳,又暗喻了這“赤壁”並非打仗之地,只是壹個傳說。“空中拋石”三句,是詩人親眼目睹的奇險景色,令人印象深刻。空蕩蕩的石墻,驚濤拍岸,雪壹樣的浪花,似乎都在向後人展示著當時的偉大,訴說著當年“英雄”們的輝煌業績。這三句話,有仰視所見,有俯視所得;要有長遠的眼光和近距離的眼光;有顏色有波浪。只有這三句話正面描述了赤壁的風光,卻又精神飽滿。古戰場的氣勢被講出來,滲透到全篇的每個角落,只等人物出現。“風景如畫”這個詞總是把前面的和後面的聯系在壹起。
下壹部電影緊隨《周郎赤壁》和《多少英雄》之後,帶有“藥香”二字。過渡巧妙而自然。這個鋱可以分為兩段。從《遠方的思考》到《化為烏有》,描繪了周瑜面對敵人的瀟灑從容的態度,表達了作者的敬佩和向往。作者抓住壹些有特色的東西,用幾筆就把人物寫得惟妙惟肖。從《故國流浪》到結尾,又是壹層。這五句話既表現了作者對理想境界的“流浪”,也反映了作者虛無主義的人生態度。“人生如夢”這種感覺,原本是整個封建社會慣用的陳詞濫調。不僅蘇軾如此,其他很多文人作品中也是如此,當然需要批判地看待。但就本文而言,貫穿始終的並不是“人生如夢”的悲涼,而是對“浪漫人物”的歌頌,對建功立業等崇高理想的追求,以及政治失意所引發的委屈和憤慨。總的來說,這個詞的基調是健康向上的。
這個詞的藝術成就很高。最突出的壹點是,它創造性地刻畫了歷史上的英雄。在此之前,詞作為壹種新的文學形式,主要用於描寫男女的風情和閑情逸致。柳永詞的內容雖有所拓展,但範圍有限。蘇軾進壹步發展和拓展了宋詞的新途徑。他不僅填充了大量的長調,而且以詩為詞,寫景、詠物、抒情、敘事、說理、刻畫人物。這個詞是描寫歷史人物的名篇。因為這個詞篇幅短,容量有限,無法像小說、戲曲那樣在廣闊的背景下描述。因此,這首詩緊密結合了抒情的特點。用極為精煉的筆墨,采用正面刻畫(“英姿颯爽、英發英姿、羽扇黑絲巾、談笑風生”等手法。)、側陪襯(《人性是》、《空中扔石頭,撞在岸上》等。)和反襯(《墻倒眾人推》等。)來表達抒情和情感。全詩筆法蒼勁,風格豪放,不愧為豪放之詞的首創,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據南宋余文寶《吹劍錄》記載:“東坡在玉堂(翰林院),有良師。因為我問‘我的詞比柳詞怎麽樣?’對日:‘劉郎中的詞得十七八個姑娘,噙著紅牙唱《楊柳岸·曉風·殘月》;本科學歷,必須是關西漢子,拿著鐵板,唱著《不歸之河》。大眾徹底被打敗了。這個故事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註意到柳永詞和蘇軾詞在風格上的明顯差異。
翻譯的單詞
長江,妳向東噴!
妳用洶湧的波濤沖刷著歷史的長河-
幾千年的英雄被消滅得無影無蹤。
就在破舊營地的西邊,
人們在講述歷史上光榮的戰鬥故事。
哦,那是三國打敗周瑜的赤壁。
看,陡峭的巖壁劃破了晴空。
聽,震耳欲聾的海浪拍打著河岸-
滾滾浪濤,猶如千萬座雪峰堆積在壹起。
哦,祖國的大好河山真的比圖片還美!
在很短很短的壹瞬間,
有多少英雄在這個舞臺上演過波瀾壯闊的歷史劇?
回顧周瑜的風度,他年輕。
Xi嬌剛帶小喬回家;
他們英勇無畏,才華橫溢,無與倫比。
羽扇淡定地搖著,頭巾微微傾斜。
他在運籌帷幄,談笑風生,壹眨眼的功夫-
敵艦被燒成灰燼,化為煙霧...
赤壁,重溫這個英雄舞臺並不令我著迷!
請不要嘲笑我的多愁善感,尋找我的煩惱。
為此,無數霜過早地染了我的頭發。
啊,雖然生活像夢壹樣虛幻,
我想在河中的明月上灑壹杯酒,
對英雄表示壹點尊重!
念奴嬌①赤壁懷舊②
滔滔江水向東流去,那些昔日的英雄已經壹去不復返了。
老基地的西面,人文就是周郎的赤壁。
巖石雲破,浪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③
氣勢磅礴的河山氣如畫,多少豪傑豪傑壹次湧現。
回想壹下公瑾,當小喬第壹次結婚的時候,她是英勇的。⑤
羽毛扇尼龍圍巾,談笑風生,強虜灰燼。我今天神遊在戰場上,我感受著壹顆感受的心,過早地生出了白發。
世事如夢,壹瓶還是壹個月。⑥
作者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人。宋仁宗考中進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杭州等地,官至禮部尚書。我的壹生經歷了坎坷:宗申年間,以“寫詩謗朝廷”之罪貶黃州;哲宗年間,因“譏朝廷為文”之罪,被貶至徽州、儋州。卒為文忠。他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他的詩、詞、文都是獨壹無二的。他的詞豪放寬廣,卓爾不群,有別於傳統花間詞。詩亦用入詞,開拓了詞的境界,尊重了詞的風格,在北宋詞界有許多創新。
給…作註解
①又稱“百字令”。雙音,100字,押韻,更多音調。
(2)周瑜破曹操湖北蒲圻縣赤壁,蘇軾遊黃州赤壁,赤鼻巖。
3千堆雪:萬朵花在流。
④周瑜24歲為吳棟中郎將,人稱周郎。喬玄的二女兒小喬,十年前為了赤壁之戰,嫁給了建安三年的周瑜。
⑤“笑我激情,長大早”的倒置。
⑥:地上灑酒拜月。
這首詩的評論是蘇軾元豐五年(1082)七月住黃州時所作。第壹部裏我念叨赤壁,第二部裏我懷了周瑜,最後以自己的感情結束。從筆端唱到雲端,氣勢類似於《黃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外》,詞作氣勢磅礴,在時空上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河山、歷史、人都壹起湧出,以永恒的心靈引發懷舊的思緒。於是,帶著“人性是”的懷疑,濱江老基地與周郎赤壁聯系在了壹起。
“搖雲”三句,正面寫赤壁風光,震撼人心。陸遊《入蜀記》說赤壁姬“恰似岡兒,無草木”。範成大的《武陸川》也說:“赤壁、小宋卡山,未見所謂‘落磯過空’、‘蒙絨巖’,東坡詞略誇張。”字裏行間,把眼前的混沌山川寫得雄偉險峻,渲染出古戰場的氣氛和氣勢。對於周瑜,蘇軾尤其推崇他年輕時的功名和英氣。《小喬的第壹次婚姻》看起來很閑,小喬和周瑜的第壹次婚姻是在建安三年,比赤壁之戰早十年。特意插了這句話,對周瑜來說就更帥更繁華了。所以用詞奔放又不失風情,剛柔並濟,對應文章開頭的“風流人物”。寫三句周瑜的戰功也很特別。周瑜作為壹個將軍,不是在對攻,而是壹身便服的羽扇,談風論兵。寫戰爭,壹點也不誇大戰爭的氣氛,只把重點放在周瑜冷靜奔放的指揮上,更能凸顯他的風格和才華。蘇軾今年四十七歲。他不僅事業失敗,還因黃州受到了懲罰。與三十多歲就取得成功的周瑜相比,不禁汗顏。雄壯的社稷和壯烈的業績激起了蘇軾光明磊落的情懷,也加深了他內心的苦悶和思想的矛盾。
《東坡題跋》記載的是李邦瑜的話:“周瑜入主中原二十四年,如今我四十,卻睡得多,吃得好,智者愚者遠。”蘇軾對此也有同感。於是,從留戀到自傷,感嘆“世事如夢”,舉杯向江面清風,山中明月。這首懷舊的詩既有情感的色彩,也有感傷的色彩,但文末的感傷色彩並不能掩蓋全詩的豪邁風格。蘇軾之前寫山河勝仗,寫英雄業績,從來不是成功的。所以這首《念奴嬌》壹直被認為是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不僅詞的氣象境界激烈空前,而且洪亮鏗鏘,需要銅琵琶和鐵板伴奏。對於以前只適合紅牙拍板,女兒唱戲的傳統詞圈來說,確實是壹個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