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又稱對聯,是壹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和韻。對聯大致可以分為詩聯和散文聯,嚴格區分詞類的大小。可見,說“對聯源於律詩”是壹個根本性的錯誤。傳統對聯的對仗比所謂的詩聯更工整。
隨著唐代詩歌的興起,散文對聯被排除在外。散文對聯壹般不拘小節,平鋪直敘,不避重言,不過分強調詞類對等,不失對偶。
第二部分是與外物對抗,或贊同,或反駁。對仗的意義和深度,散文對聯不能說沒有【編輯此段】對聯的格律對聯歷史悠久,據說起源於五代以後的蜀中大家孟昶。他的題字是“新年前夜,余慶,節日”。床頭門上桃符板上的“長春”是“刻有桃符”的文字(見舒朗)。這是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最早的春聯。(見《應用寫作》第1987期《漫談對聯》)
對聯的正式名稱是楹聯,俗稱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深受各界人士的喜愛。綜上所述,聯律是六要素,也叫“六相”,分述如下:
第壹,字數要對等。線上字數等於線下字數。長聯每壹分句的字數相等。有壹種特殊情況,就是上下對聯的字數有意不同。比如民國時期,有人嘲諷袁世凱的對聯:“袁世凱是永恒的;中國人民萬歲。”第壹部分的“袁世凱”和第二部分的“中國人民”是“對不起”,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句中允許重疊或疊字。對折和疊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但重疊時要註意上下對聯的壹致性。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風雨讀書聲,聲聲相聞》;家事,國事,天下大事,都關心。
但對聯中要盡量避免“同音”和“異音”。所謂同音異義,是指同壹個詞在上下兩部分的相同位置上是對立的。所謂異位重詞,是指同壹個詞出現在上下鏈接的不同位置。但有些虛詞是允許有同音異義的,比如杭州西湖的葛陵連:
桃花流水之歌;
在樹蔭和草地之間。
上下對聯中的“之”字是在同壹個地方重復的,但因為是虛字,所以還可以。但有壹種特殊格式的“異位互重”(稱為“換位案”),如林森與孫中山先生的對聯:
壹個人是永恒的;千古壹人。第二,詞類對等。現代漢語中有兩類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名詞(包括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包括顏色詞)、數詞、量詞和代詞。後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感嘆詞和擬聲詞。詞類對等是指上下兩部分位置相同的詞或短語應該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詞類。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的規則,這是最基本的規則,含義也最廣。在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壹點。其次是詞類的對應規則,也就是上面的12的詞是相互對應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應該遵守這條規則。第三,語義對應規則是指把用漢字表示的同壹類型的事物放在壹起進行對抗。古人很早就註意到了這種修辭方法。特別是名詞又分為很多小類,比如天文學(太陽、月亮、風、雨等。)、季節(晝夜等。)、地理(山川河流等。)、官署(塔、門等。)、植被(樹、桃、李等。)、鳥類(雞、鳥、鶴等。)等等。最後是相鄰類別的對應規則,即類別相鄰的詞可以互相配對。如天文歸季,天文歸地理,地理歸宮等等。
第三,結構相稱。所謂結構比例,就是上下連詞的語法結構(或其短語、句式的結構)要盡可能的壹致,即主謂結構與主謂結構相對,動賓結構與動賓結構相對,偏正結構與偏正結構相對,並列結構與並列結構相對,等等。比如李白的題目是湖南嶽陽樓聯:
水和天空是壹種顏色;
風月無邊。
這個連詞既是主謂結構。其中“水天”“風月”都是並列結構,“壹色”“無邊”都是肯定結構。
但在詞類相當的情況下,對壹些相似或特殊的句子結構的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第四,節奏對應。即上下鏈接停止的地方必須壹致。:如:
不要讓春秋過了;老朋友來壹次是最難的。
這是壹副七言短對聯,上下對聯的節奏壹模壹樣,都是“二二三”。較長的對聯必須有相應的節奏。
五是均勻和諧。什麽是調平?普通話平調的分類,簡而言之就是平調與上聲,平調與平調。古四聲中,平聲是平的,升、去、入聲是無聲的。偶和平相和諧包括兩個方面:
(1)上下環節相反。壹般來說,不要求字對,但要註意上下尾(腳)要對,上半部不壹樣,下半部平;句末或節奏點的字要平正相反;長聯中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要平,對。
(2)句中上下對聯交替。當代對聯作家余德全總結出壹套“馬蹄韻”規則。簡單來說就是“平平穩穩”,像馬蹄鐵壹樣的節奏走下去,比如:
蜀山有路務作為其路徑。
○○●●○○●
學海無涯。
●●○○●●○
(○是平,●是平。“薛”壹詞是根據《平補》而來的)
對聯平的問題不是絕對的,很多情況下是可以變通的。對聯中如有疊字、復合詞、回文、幽默、音韻等,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如果工會認為有必要,可以有壹些例外。
第六,內容相關。對聯是什麽?既是“對的”,也是“有聯系的”。上面說的詞,字數相等,詞性對等,結構相同,節奏對應,甚至和諧,都是“對”的,只是還缺壹個“聯”。“連”講的是內容相關性。壹副對聯的上下對聯之間,內容要有關聯。如果上下對聯各寫壹個不相關的東西,兩者不能體現、連接、呼應,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是對聯。
但對聯的任何規律都有例外,“內容相關”也是如此。對聯中有兩種極其特殊的對聯。第壹,“沒有對對方的愛”。上下聯逐字工整,但內容不著邊際(或似是而非),上下聯的對比能引起意想不到的興趣。比如:
樹半在找斧頭;
果然不相幹。
上下環節中,“樹”和“果”都是植被;“已經”和“跑”都是虛詞;“半”和“壹”是數字;“seek”和“point”都作為動詞轉義;“休”和“不”都是虛詞;“縱”和“相”都是虛詞;“斧”和“幹”是古代武器。中華全國聯合會更意外地對用口語比詩感興趣。
二是分別吟誦詩鐘。上下對聯分別吟誦兩件不相幹的事;壹字不差,壹字不差,工整;通過連詞從某壹點連接兩個事物。詩句中的詩和鐘有壹些相似之處,也和謎語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壹步研究壹下。
對聯強調內容的關聯性,但禁止兩者同義,稱為“交手”。所謂“避免同義對立”,指的是上下兩部分的關系句,其含義要盡量避免,如“旭日”到“朝陽”,“史書”到“史書”,“中國歷代之秀”到“池縣長生春”,“生意興隆到四海”到“財源廣進到三江”等等。當然,個別非中心詞的交叉,或者雙手交叉,在對聯中所占比例很小,無傷大雅。[編輯本段]對聯的習俗
春聯作為壹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國務院將對聯習俗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關介紹和評估文本如下:
對聯的習俗起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西晉時期(290年左右),和諧精致對句的出現,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壹千七百多年的歷史流傳過程中,對聯、駢文、律詩等傳統文學形式相互影響、相互借鑒。經過北宋、明朝、清朝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累也逐漸豐富。對聯有對聯、楹聯、對聯等通稱。從明朝開始,人們稱之為對聯。
對聯以“副”為量詞,壹般以兩行句子為壹對,並排豎排顯示,自上而下,先右後左,上半部在右,下半部在左。對聯屬於格律文學,有各種講究,但字數和句子數沒有限制,少則壹字,多則千字。其文體特點是上下對照,字數相同,詞性相同,層次和水平相同,用詞對應,節奏和形意結合,特別是旋律和詞性的層次和水平。對聯簡練、典雅、通俗,被稱為“詩中之詩”。
對聯以文字為內容,以書法為載體,產品種類繁多,有裱紙、畫框、木刻、石雕、竹刻等。在楹聯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相關作品,楹聯有數萬種。
對聯應用廣泛,不僅在宮殿、亭臺、廳堂、書店,而且在節日、題字、祝賀、悼念、墓葬等場合都有使用。根據功能不同,可分為春聯、壽聯、風景聯、自題聯和各種技能聯。
對聯的習俗在有漢字文化淵源的華語地區和民族中傳承和傳播,對弘揚中華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對聯的習俗主要有以下幾種:
春聯習俗。春聯,古稱春聯,是在每年春節期間書寫和張貼的季節性對聯。春聯的習俗起源於五代,形成於宋代,在明代變得非常普遍。在湖南,貼春聯是春節文化中的壹個重要習俗。春聯具有頌性、時效性、針對性的特點,突出“春”字。
春聯種類繁多,按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反串、春條、鬥方。“門芯”貼在門板上端中央;“門框對”貼在左右門框上;“異裝”貼在門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在相應的地方;“鬥金”又叫“門扇”,是壹種方形菱形,常貼在家具和影壁上。
婚姻習俗。婚禮對聯是為慶祝婚禮而寫的對聯,壹般貼在婚禮家的大門、洞門、廳堂或妝堂。其內容多為對婚姻雙方的熱情贊美和美好祝願,帶有濃厚的吉祥喜慶色彩。
生日對聯的習俗。生日對聯是為過了生日的人慶生的專用對聯。它們的內容壹般都是贊美過生日的人的功勛和道德文章,祝福過生日的人多有福報,長命百歲,感情溫暖而恭敬。
挽聯的習俗。挽聯,有的地方叫悼聯,是由挽聯演變而來的,是人們用來表達對祖先和逝者的緬懷和悼念的壹種對聯。經常貼在門口、骨灰盒兩側、追悼會會場兩側、花圈上。壹般都是白紙黑字寫著莊嚴、肅穆、沈痛的感情。通過共同的語言,喚起人們對逝者的記憶和尊重。【編輯此段】對聯的哲學淵源:對聯是對仗文學。這種語言文字的平行對稱,很像哲學上所謂的“太極生兩儀”,即世間萬物分為陰陽對稱的兩半,在思維本質上非常相似。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對聯的哲學淵源和深層民族文化心理是陰陽二元觀念。陰陽二元論是中國古代人世界觀的基礎。用陰陽二元觀念來把握事物,是中國古代人思維方式。這種陰陽二元的思想由來已久。《易經》中的卦象是由陰陽組成的,《易經》說:“壹陰壹陽為道。”老子也說:“萬物負而持陽,沖而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荀子認為:“天地合而造萬物,陰陽合而變。”(《荀子?6?1論禮)黃老帛書雲:“天地之道有左右,陰陽。“這種陰陽觀念不僅是壹個抽象的概念,而且廣泛滲透到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壹切事物的認識和解釋中。”周易?6?1序傳“有天地而後萬物,萬物而後男女,男女而後夫妻,夫妻而後父子,父子而後大臣,大臣而後上下,上下而後禮儀。”《易傳》中用各種具體的東西來象征陰陽。陰代表坤、土、女、婦、子、臣、腹、下、北、風、水、澤、花、黑白、柔順等。相應的,陽代表幹、天、男、父、君、頭、上、南、雷、火、山、果、紅黃、蒼勁等等。這種無處不在的陰陽觀念已經滲透到漢族人的潛意識中,從而成為民族的集體無意識。陰陽觀念表現在民族心理學中,其中壹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以“二”“對”形式出現的事物的執著和迷戀。“事物生來是壹分為二的...,且有左右身,各有妾。”(《左傳?6?1召公三十二年)“世界上的道路只是兩個人的包裹。”(《齋藤優子流派》卷九十三)“成熟和重生是正義中的正義。治文,自太極出兩儀,無是無非;日用,寒暑,晝夜,各種人事——生死,尊嚴,富貴,尊卑,上下,長短,遠近,新舊,大小,氣味,深淺,明暗,各種端,不可枚舉。”(葉燮:原詩)這種根植於陰陽二元世界觀的民族心理,是對偶句產生和流行的深層次原因之壹。之前很多討論也註意到了這種聯系。”文心雕龍?6?1李慈:創作有形,支撐必有雙;神為用才有意義,事物不是孤立的。老公心裏壹肚子話,我也要操心。妳們必須互相競爭,自然配對。.....身體植入壹定要兩個,言行壹致。……
語源:壹副標準對聯,其最本質的特征是“對仗”。口頭表達出來的時候是口頭對抗,寫出來的時候是文字對抗。語言對偶的意義是什麽?通常我們講的是四項: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斜矛盾、句法相同。四項中最重要的是字數相等,平斜矛盾。這裏的字數相等,不同於英語中的“字數”,其本質是音節相等。也就是壹個音節對應壹個音節。在英語中,“car”和“jeep”這兩個詞在數量上是相等的,但在音節上是不相等的。然而在漢語中,“k?m?ch?和“j?p?”在數量和音節上是相等的。漢語之所以能做到“音節”平等,是因為漢語是以單音節為基本單位的語言。音節、語素、文字三位壹體。漢語的每個音節都有很強的獨立性,都有壹定的長度和聲調。古代有平、升、降、入四種聲調。現在有升、降、升、降四種聲調,分為平、降兩類。平對峙是矛盾。這樣,漢語中的詞素之間(即詞與詞之間),就可以建立起字數相等,甚至字數相等的對立關系。在英語中,即使事物的名稱和概念可以相對,詞的數量和詞性可以相對,兩個句子的句式可以相對,但它們的音節長短不壹,獨立性弱,自由拼讀,沒有聲調,所以不能相對。對聯多以文字書寫,常書寫、懸掛或鐫刻在其他建築物或物體上。所以對聯對仗的第二個層次就是所謂的字面對立。詞語的相對性意味著對聯既是語言藝術,也是裝飾藝術,作為裝飾藝術的對聯,它要求工整對稱,給人壹種和諧對稱的美感。漢字正好具備了達到工整對稱的條件。它們以個體方塊的形式存在,方方正正,整齊劃壹,在書寫中占據著平等的空間位置。它是可讀和可見的。它的方形配置既有美學原則,又包含力學要求。無論是橫寫還是豎寫,都能顯得密集、工整、美觀。而英語則是音標,每個單詞長度不壹,只表音不表意,更不可見。只能橫著排,不能豎著排,形式上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對稱。接下來的采訪中,比較兩個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對仗,進壹步說明為什麽只有中文才有真正的對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沒有。
中文:(莎士比亞名句,以對聯形式排列)
中文:
構建壹個好的思想;
寫出機智的句子。
英語“上下對聯”字數相同,詞性相同,句式相同,但音節不對等。讀起來,因為沒有聲調,上下對聯都是同壹個聲音,沒有平仄帶來的抑揚頓挫。至於書寫,“下聯”比“上聯”少兩個字母,所以完全不對稱。讀者可能會疑惑,妳能不能在字數相同、詞性相同、句式相同的基礎上,找到並寫出壹個音節相等、書寫間距(字母相等)相等的英語對偶句?我們不能說絕對沒有,但是因為英語音節、單詞、語素不是三位壹體的,所以在實踐中只能顧此失彼,哪怕莎士比亞的對偶句在英語中也是極其罕見的。以及中文的“好思想”;寫壹個機智的句子是另壹回事。妳看,用詞壹樣,詞性壹樣,句式相反,音節壹樣,平仄字基本和諧,但是書寫完全工整對稱。所以,英語“思善念;寫壹手好字。”不是對聯,而是中文”構成了壹個美好的思想;寫壹個精彩的句子。”可以稱之為對聯。
對仗之路: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對聯是由古代詩文中的對仗句逐漸演變發展而來的。這壹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壹個階段是二元階段,從先秦兩漢到南北朝。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壹些工整的對句很早就出現了。流傳至今的幾首古代歌謠已經看到了它們的弊端。如“挖井飲水,耕田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到了先秦兩漢時期,對偶句更加普遍。《易經》卦中出現過壹些對仗工整的句子,如:“能見者能跛。”(《魯》卦“六十三”),“先上天,後下地。”(伊名《尚流》卦)《易傳》中對仗工整的句子比較常見,如:“上看天文,下看地理。”(《凝聚力遞減》),“同聲對應,同氣相求,濕水幹火,雲隨龍,風隨虎...都是按照自己的類別。”(幹?6?1文言文傳記)
春秋時期的《詩經》中有大量的對偶句。劉在《中國駢文史》中說:“反古今之法,在《詩經》中近乎完美。”他列舉了正確的名稱對、相似對、連珠對、雙音對、重疊對和雙音對的例子。如:“青兒,悠悠在我心。”(“鄭風?6?1紫條),“山中有浮素,嵇中有蓮花。”(“鄭風?6?《道德經》中有很多對偶句。劉曾說:“《道德經》中糾右的方法變化很大,有連環糾右、不平糾右、劈字糾右。有些人重復他們的話。反正也有對的。”(中國駢文史舉例:“妳所信的不美,妳所言的不真。好人不辯,辯手也不好。”(第81章)“獨立無變,自由無危。”(第22章)再看看諸子百家雜文中的對句。如:“滿虧,謙益。”(“尚書?6?1武城”),“坐壹匹肥馬,輕裝上陣。”《論語》?6?1永業》),“正直之人坦蕩自若,小人常悲。”(《論語?6?1”)等等。辭賦興起於漢代,是壹種講究文采和節奏的新文體。對偶作為壹種具有工整美、對比美和音樂美的修辭手法,在賦的創作中開始被廣泛而有意識地運用。如司馬相如《子虛賦》有:“擊鼓,起烽火;車按線路走,騎在隊伍上。"
五言詩產生於漢代,在魏晉時期達到頂峰。其中,對偶句的使用也較多。漢樂府裏的對句更工整,就像後世詩詞裏的對聯。比如“年輕人不努力,老人會難過。”(《長歌行》)“新月傳金,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而死,壯士十年而歸。”(《木蘭詞》)在上述各種文體中,對仗句有以下特點:壹是僅作為壹種修辭手段,並非文體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數多在三字到七字之間;第三,對仗很松散,字數、詞性、句式壹般都是相對的,但缺少偶對仗。這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言:“夫婦之意始早,聲之對偶由此而推演。”(《朱光潛美學選集》第十二章)
第二級是並聯耦合級。駢文起源於東漢辭賦,盛於魏晉,盛於南北朝。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駢文是壹種崇尚對偶的文體,多由對句構成。這種對偶句的連續使用也叫排比或排比。《文心雕龍》裏的劉勰?6?1明詩評論駢文是“百字夫婦,價為奇。”以初唐王波的《王騰亭序》為例:
當維在九月,序列屬於三秋。水盡寒池清,煙凝山紫。閆妍喜歡走在路上,看風景來崇拜阿富汗。靠近帝子長洲,是舊的神仙殿。梯田是綠色的,天空是沈重的;飛閣滿血,下無陸。河亭古竹,窮島出沒之地;桂殿蘭宮,山山之姿。繡刻,山原滿視野,川澤滿視野。顏路,鐘鳴丁美食之鄉;葛船迷宮,青雀黃龍軸。彩虹賣雨滴,彩區亮。夕陽和落寞的齊飛,秋水* * *天空是壹樣的顏色。漁舟唱晚,響遍栗鵬海岸;嚴陣被寒冷驚呆了,聲音震破了衡陽的蒲。
它們都是由對偶句組成的,其中“夕陽和孤獨的齊飛,秋水* * *天空是壹樣的顏色”是壹個永恒的對偶句。這種對仗是古代詩文對仗的進壹步發展,具有以下三個特點:第壹,對仗不再純粹是壹種修辭手法,而成為文體的主要格律要求。駢文有三個特點,即四六句式、對句和典故。第二,對偶詞的數量有壹定的規律。主要是“46”句式及其變體形式。主要有:四字對偶、六字對偶、八字對偶、十字對偶、十二字對偶。三、對仗頗有技巧,但重詞多(如“之、爾”),對仗的語氣、節奏不完全成熟。
第三階段是法律夫婦階段。對偶,格律詩中的對句。這種詩體,又稱近體詩,正式形成於唐代,但其源頭始於魏晉。曹魏時期,寫了《聲》十卷,寫了《韻》五卷,把清濁之音與宮、商、角、箏、於分開。此外,孫艷還寫了《爾雅·伊尹》,用的是反切註音法。他是反正切的創始人。但魏晉時期,只有宮、商的韻,沒有四聲之名。南北朝時,受佛經“轉讀”的啟發和影響,建立了四聲理論,並寫成了《音譜》。通過翻讀佛經,應用到中國的詩歌中,便成了平、上、下、內四種聲調。同時,《周篇》寫了《四聲》,沈約寫了《四聲譜》,創立了“四聲”和“八病”理論。根據詩歌所要求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的特點,通過創作實踐的探索,總結出詩歌必須“五言中,聲韻不同,兩句中,角符不同”的原則。因此,詩歌的節奏越來越嚴格。對偶句的韻律模式從平行對發展到合法對。沈約和謝朓的“永明體”詩中有相當工整的對句。如:“雲去野,水回江漢。”(謝朓《新亭送別範玲玲雲》)如;"艾葉糜南浦,蓮花繞北樓."(沈約《哀吾心》)等等。齊、梁“四聲”、“八病”盛行後,將四聲分為平(平仄)和平(上、下、入聲)兩類,不僅有了平聲的概念,而且逐漸總結出每首詩的平聲要變,每首詩之間的平聲。同時發現每首詩中五七言的運用比四六言更有音樂性,節奏更富變化;在壹首詩中,排比句和散文句的運用也能表現出語言的錯綜美。就這樣,從齊梁時期有點韻的“新體詩”,經過壹百多年的發展,到了唐代,格律詩達到了壹個嚴格精確的階段,成為唐詩的主要形式之壹。壹般五言或七言律詩都是八句,中間有兩句對聯,稱為駢文和頸聯。它們必須是對立的,句式、層次、意義都要求是相對的。這是標準的壹對。以杜甫的《登高》為例:
風又急又高,猿猴叫得很傷心,鳥兒在白沙的白沙裏打轉。
壹望無際的樹簌簌落下樹葉,長江不可預料地在奔騰翻滾。
悲涼秋景裏的李,常年遊子,在疾病纏身的今天獨自生活在高臺上。
艱難、痛苦、仇恨、心痛和疲憊是我酒裏厚厚的壹層灰塵。
這首詩的下頜關節和頸部關節,“樹葉像瀑布的浪花壹樣落下,而我看著長河總是滾滾向前。”“我從三千英裏外趕來。悲今秋,與我百年之悲,我獨攀此高”是極穩的。遠勝於駢文中的駢文對句。唐詩除了五七言律詩,還有三韻、六韻、排律,中間的對聯也都是對仗。
情侶也有三個特點:壹是對仗作為文體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數從偶數句變成奇數句,最後固定在五七個字;三、對仗準確穩定,聲調對仗成熟。
綜上所述,中國文學中的對仗句至少經歷了兩三千年,經歷了排比、平行、規則三個階段,對稱原則由意引申到音(《朱光潛美學選集》第十二章),在盛唐時期發展到了極致。唐代詩人的對仗技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如果把對聯比作《詩母》中孕育的胎兒,那麽此時的胎兒已經發育完全,即將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