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朱自清寫的《匆匆》是什麽體裁?

朱自清寫的《匆匆》是什麽體裁?

朱自清寫的《匆匆》的體裁是散文。

原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桃花謝了,但還會再開。但是,聰明的,告訴我,為什麽我們的日子壹去不復返了?有人偷了它們:那是誰?它藏在哪裏?他們自己逃走了-他們現在在哪裏?

去哪兒就去哪兒,來哪兒就來哪兒;去和來之間急什麽?早上起來,兩三個斜陽射進小屋。太陽有腳,它已經輕輕地、悄悄地移動了;我也茫然地跟著轉動。所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盆裏過去了。

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當我沈默的時候,我從我的眼前經過。我覺得他很匆忙。我伸手去捂胳膊的時候,他又從被捂著的手旁邊走過。天黑我躺在床上的時候,他越過我,從我腳邊飛走了。

過去的日子,如煙,被微風吹散,如霧,被楚陽蒸發;我留下什麽痕跡?我有沒有留下像遊絲壹樣的痕跡?我赤裸裸的來到這個世界,壹眨眼就要赤裸裸的回去?但不可能是平的。為什麽妳這次要白跑壹趟?

來源:出自朱自清散文《匆匆》。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匆匆寫於1922年3月,恰逢五四運動退潮。[4]?當時“五四”知識分子忙於救國,追求進步。他們受到當時政治環境的壓迫,但並沒有停止追求進步;他們很苦惱,很猶豫,但冷靜沈思之後,還是繼續追趕人生的道路。

朱自清對五四退潮的現實感到失望,但作者又不甘心在猶豫中沈淪。朱自清站在“中和”的立場上,執著地探索和追求。

作者認為:“人生的每壹個過程都有它自己的意義和價值——每壹刻都有它的意義和價值!每壹刻在連續的時間中都有其相當的位置。”朱自清依靠春光激發內心感受,用想象放飛美好。

《匆匆》表現了年輕知識分子對未來的探索。作為壹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作者感受到了時代的脈搏。朱自清的內心充滿了找不到出路的迷茫。作者所揭示的不僅僅是個人的無奈,更是當時壹部分熱愛生活、追求進步的年輕人,同時也有著迷惘和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