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歌理論與技巧的閱讀與分享
“四月,人間處處美,山寺桃花開。”
寺裏的春天深如北方的四月,春天似乎才剛剛開始。我更喜歡用農歷來對應它的寓意,至少目前是這樣,至少三月是這樣。
三月是關於詩的季節,妳所能看到的都是詩,能在不經意間觸發那壹串詩。
可惜我不會寫詩。只是在這個季節,總有壹顆詩意的心蠢蠢欲動。所以在“微信讀書”的書架上,多了壹本譚德靜前輩的《現代詩歌理論與技巧》,知道我抱著這個“大家夥”就像小松鼠抱著大西瓜壹樣。
強迫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輸出。就在這個詩意的季節,壹個不安的詩意的靈魂在等待安撫。
我們可以不寫詩,但我們需要詩意的生活。
熱愛閱讀的小白需要更多地了解詩歌。因為詩歌是語言的精華,讀詩可以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豐富我們的想象力,提高我們的創造力。總之,讀詩,學詩論,有益無害。
那麽,妳是如何定義詩歌的呢?
大家對詩都有印象,但要真正說什麽是詩,不亞於“談禪”,明其玄機,卻不得要領。
在亞裏士多德的《尼科凱爾倫理學》中,有這樣壹段對話:
鮑威斯維爾:“那麽,先生,什麽是詩歌?”
約翰遜:“啊,先生,說詩歌什麽都不是要容易得多。”我們都知道什麽是光,但要說清楚什麽是光,卻並不容易。"
的確,解釋壹個事物是什麽要比解釋壹個事物不是什麽容易。那麽,什麽是詩歌呢?
各家有各家的看法。
1.愛情理論
我們壹讀“詩歌批評”或“閱讀理論”的文章,最常見的壹句話就是“詩言誌,歌頌事。”中國傳統的“言誌”和“宿命”沒有本質區別。區別大概在於“言誌”強調的是情感表達的實踐性和某種情感表達的中和性,情感表達仍然是情感,而不是所謂的思想觀念或懷抱,所以在這裏把它們歸為壹類,比如:
“詩人,有誌向的地方,心中有誌向,說話如詩。”(毛蚶詩歌簡介)
這種以情感為核心的詩歌的定義或論述,在現代和國外的詩歌理論中也是屢見不鮮,如:
“詩的本質是抒情的,抒情的文字不詩意,也是詩。(郭沫若《論詩歌傳播》)
"詩歌是強烈感情的自然表達。"(《華茲華斯抒情歌曲集》(1800版)序言)
二、語言形式理論
這種觀點產生於現代文學及後期,大概與形式主義文論的流行有關。比如:
詩歌是最連貫的文字。(柯勒律治的文學傳記)
詩歌是被封鎖的扭曲的文字。(什克洛夫斯基《論俄國形式主義》)
愛情論和語言形式論分別從各自認為的詩歌最核心或最本質的方面來定義。
三。綜合
還有第三種最有力的定義方式,可以稱之為“綜合論”,壹般來源於理論著作。因為理論家註重學術理論的全面性和邏輯的合理性,他們會想出壹個完全的理論或定義,比如:
詩歌——是造型藝術和音樂在更高的階段,在精神領域本身結合形成的統壹整體。(黑格爾美學)
詩歌是最能集中反映社會生活的壹種文體。它浸透了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其語言在精致和諧的程度上,尤其是在節奏的鮮明上,與散文有所不同。?(何其芳《關於讀詩寫詩》)
詩人是詩歌之父,使語言孕育,孕育出詩歌。(奧頓,伊麗莎白·朱《當代英美詩歌鑒賞指南》)
除了上述三種定義外,還有壹些“偏軍”,如美國詩人卡爾·桑德伯格在《論審判詩的定義》中所說的“想象論”。
詩歌是在壹只白蝴蝶的翅膀和壹封情書的碎片之間建立壹種想象的聯系。
雪萊在《關於詩歌的辯論》中說:“在通常意義上,詩歌可以被定義為想象力的表達。”
我們應該如何評價這些定義?
以上三類定義各有特點,都從不同角度抓住了詩歌的壹些本質因素。特別是所謂“綜合論”中相當壹部分定義應該是綜合的,尤其是黑格爾、何其芳、伊麗莎白的定義,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如果給事物下定義,從邏輯上講,應該遵循“兩個概念”加“屬概念”的原則。壹個概念表示事物的壹般性質,而屬概念表示這個屬概念與同壹概念下其他屬概念的區別。具體到詩歌,就是能夠指出詩歌與其他文學體裁的區別。
給壹個定義下定義,就是用簡潔的語言把幾乎所有的現象都包括進去。“情”是詩歌最重要的源泉之壹,但不是唯壹的源泉。因為有哲理詩,有表達思想觀念的詩,等等。
譚教授用壹句話給詩歌下了定義:“詩歌是最有意義的語言形式的節奏”
,
典型的例子,如臧克家的《三代人》:
兒童
在泥土中洗澡
爸爸
土壤中的汗水
爺爺
埋在土裏
在短短的二十多個字裏,我們寫了壹代又壹代農民與土地的關系,他們的命運和他們的辛酸。節奏、意義、語言形式,都融為壹首小詩。
看完這個,我們是不是對詩歌多了壹點了解?如果妳也對現代詩感興趣,不妨讀讀譚德靜教授的《現代詩的理論與技巧》。書中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對詩歌進行分析,並拆分出來給大家看,讓我這個不懂詩歌的小白對詩歌有壹定的了解和興趣。
然而,當我第壹次打開這本書時,我看到壹個高大的大廳站在我面前。我當時不敢闖進去,但它敞開的大門鼓勵我勇敢邁出第壹步。之後,我被卷入了詩歌的漩渦,甘願墮落。
對此,我寧願被改造成詩歌的標點符號,也忍不住翻出幾行粗話來安慰三月的詩歌。
三月詩歌
包裹在寒冷的冬夜裏,
打了個微微冒煙的夜風。
害怕看到樹上的花,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記憶剛剛聞到櫻花的味道。
當妳悲傷時歌唱
綠胖的,紅瘦的,人們對著春風微笑。
忍不住,
溪流的情話;
按不下去,
野生冬青。
壹棵小草推開了厚厚的巖石,
山丹丹的笑容在深深的谷底爆發。
這些,
與風無關,與水無關,
只說三月的詩。
它的微笑太溫暖了,
它的筆墨?充滿了無法化解的羞紅。
三月屬於詩歌,屬於我們,屬於每壹個生命。
讓我們融入三月,體現三月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