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容易產生* * *的感覺,也很容易找到* * *的歌,所以並不清楚詩歌是否充滿熱情。
最近有讀者在後臺問我,孩子從小就愛讀詩,進入小學後就可以自己寫詩了。
但是,“我們自己都不會寫詩,怎麽會呵護孩子的才華呢?”
講真,丹媽媽真的很為這個孩子高興!
孩子本身就是天生的詩人!
作為家長,當妳的孩子有了“作品”,記得幫他們錄下來,以後給他們看。是人生中特別珍貴的財富。
當孩子能讀會寫的時候,他們想用拳頭寫自己的詩,這是壹個極好的標誌。我覺得保護孩子詩歌天賦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讓他們的想象力成長,讓他們的興趣蔓延。
很多家長認為寫詩很高雅,不可偏廢。押韻和格律壹定要註意。
但馬丹認為,樂趣和豐富的想象力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
詩不壹定要寫得好,中國臺灣省著名詩人謝對此也會深表贊同。
今天,讓我們和馬丹壹起讀他的詩,看看這個“淘氣的詩人”寫的詩有多不尋常。
我們先來看看梳子-
梳子
媽媽用梳子,
梳理我的頭發,
我也用梳子,
給媽媽梳頭;
風是樹的梳子,
梳理樹的毛發。
在這首詩的結尾,馬丹忍不住說了壹句“好詩”!我也不由自主地贊嘆作者的想象力。
風和樹,在我們的認知裏,可能只是“點頭之交”,但在詩人的筆下,卻是“母女情深”
充滿樂趣,活潑可愛,讓人會心壹笑。即使沒有嚴格的押韻,也沒有統壹的形式。
再讀壹遍《春天》——
春天
風喘著粗氣。
向大家報告好消息。
春天來了
春天來了
花朵長在樹枝上
看不到春天
踮起腳尖就行了
急於找到
春天在哪裏?
春天在哪裏?
花
壹無所知
我是春天。
金波說:“好詩重在結尾。”謝的詩就是最好的例子。比如這首歌,對“風”的發現,對“花”的回應和尋找,就是童真,有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