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第壹冊範文
微波爐詞匯的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確認新詞“範、互、渾、器、屬、是否、毀、脾、兼”;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和記憶“互、器、屬、脾、兼”;積累“相互、全身、容器、金屬、狂暴、燃燒、回火、經濟”這幾個詞。
2、讀課文,不加單詞,不漏單詞,不改單詞,根據標點符號停頓。積累2句話。
3.在閱讀和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找出描述微波爐的句子和使用微波爐時應該註意的句子。
4.了解微波爐的工作原理,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1,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確認新詞“範、互、渾、器、屬、是否、毀、脾、兼”的讀音。
2.在閱讀和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找出描述微波爐的句子和使用微波爐時應該註意的句子。
3.了解微波爐的工作原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首先,創建壹個場景來揭示主題
1.顯示音節:wēib?Lú學生拼讀,然後出示單詞微波爐。看完了,說說微波爐。
2.微波爐是我們生活中的壹種家用電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壹下微波爐,看看它有什麽技能。展示:微波屏
3、揭秘題目:36、微波爐。
4.壹起看題目。
描述:
漢語拼音的教學貫穿於小學壹、二年級。對於進入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更需要不斷地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才能掌握漢語拼音這壹識字工具。元音I和I,聲母B和D容易混淆。因此,讓學生在發音節後產生漢字,然後讓學生談論微波爐,既能復習漢語拼音,又能迅速把學生的註意力集中到自己熟悉和不熟悉的“微波爐”上。
二,對文本的初步閱讀,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思考:妳對微波爐了解多少?
2.學生交流。
3.自學課文,自學新單詞。
顯示自學要求:
(1)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通讀課文。
(2)分組學習生詞要求:正確讀讀音,認識字形,談論記憶字形的好方法,為生詞找朋友。
4、閱讀素養
火車讀課文,幫助學生糾正發音,隨機教生詞。
比如:a、“是否、轉、渾”讀前後鼻音。
b、說說記單詞的好方法(翻、渾、器、屬、是否)
c,填空
屬的11筆是()。
脾的10行程是()。
d、書空(屬、脾、滅、互、兼而有之)
詢問
5,把生詞放回課文中,學生自由再讀課文,要求:正確朗讀,註意生詞的發音。
描述:
這節課是自讀課文,生詞比較零散,所以在讀課文的基礎上采取隨機識字。先讓學生分組自學,然後朗讀作為交換。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能讓學生抓住每個生詞的難點,達到有效掌握的目的。識字就是讀課文,所以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後,把新單詞放回課文中再讀壹遍,讓他們感受課文中這些單詞的意思,感受課文。
第三,學課文,嘗單詞。
學習第壹部分
1.按名字讀,思考:為什麽微波爐是壹個奇妙的“火爐”?找出相關的句子,並把它們畫成直線。
2.交流,大聲朗讀。(個人閱讀、競賽閱讀和同步閱讀)
(二)學習第二節
1.微波爐怎麽煮生食?
2.按名字讀,找出答案。
3.交流,大聲朗讀。壹個創造情境,推銷自己,由掌聲決定的推銷員。)
(三)重點學習第三節
1,免費閱讀,思考:使用微波爐需要特別註意什麽?找出相關的陳述,並畫出直線。
2.交流,大聲朗讀。理解文中“大發雷霆”的意思,談談其他表示憤怒的詞語。
(個人閱讀、競賽閱讀、模型閱讀、表演閱讀)
3.如何用簡單的句子表達同樣的意思?
用微波爐拿東西要小心,不要燙傷手。
不要把食物放在金屬容器裏。
(4)學習第四節
1,老師介紹。(通常我脾氣很好...用我來做飯...)
2.壹起讀
描述:
學習課文以閱讀為基礎,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允許學生以多種形式和方法閱讀,從閱讀中理解課文的單詞和短語。比如讀第壹、三節時,根據給出的問題圈出;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大發雷霆”壹詞的含義;在第三節積累兩句話,用簡單句說出來,既能幫助學生理解句子,又能讓學生感受到文中句子的親切和自然。閱讀課文的第四部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可以單獨閱讀、小組閱讀和競賽閱讀。畫圈是壹個很好的學習習慣。在自學中,讓學生把不懂的地方標出來,在學課文時抓住關鍵詞圈畫出來,讓學生從小養成“不用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終身受益。
第四,拓展練習口語。
1.看圖說話:妳會對圖中的阿姨說什麽?
2.選擇妳熟悉的家用電器,根據文中的句子進行介紹。
描述:
學習壹篇課文意味著學習壹門語言,積累課文中的好單詞和短語。所以帶圖口語練習的設計,就是讓學生在圖片營造的情境中,自然地表達課堂上積累的語言。並選擇自己熟悉的家用電器,模仿課文句子的風格,讓學生有機會使用和練習語言。
動詞 (verb的縮寫)鞏固識字,練習寫字。
1.用遊戲鞏固新單詞。
讀單詞,找出答案。
互積珠算
2、寫作指導:屬、脾、兼
描述:
2.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第壹冊範文
石榴壹、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的生詞,理解由生詞組成的單詞。
2.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按時間順序描述課文的方法。
3.借鑒作者的觀察方法,按時間順序寫壹個水果成熟過程。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課文。
二、教學時間:兩個課時
第壹類
首先,引入新課,激發興趣
同學們,妳們見過石榴嗎?妳吃過石榴嗎?妳對石榴了解多少?誰能告訴我?
二、自學指導:
要求:
1.聽老教師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麽。
2.學生輕讀課文,畫生字,正確讀發音,註意字體。
第三,自學考試。
1.正確讀出重音:
棗莊茂盛的小號瑪瑙
2.根據自然段落按名稱讀課文,告訴我每個自然段落說了什麽。這些課文是按什麽順序寫的?
3.根據學生對黑板的回答:
鋼板彈簧主片
夏季天花板
邱秋果
四、指導精讀:
1.學習第壹段:
(1)壹起讀第壹段:
(2)棗莊師範學院教師
(3)“名揚海內外”是什麽意思?是什麽讓我的家鄉出名?為什麽這麽說?
(4)老師總結:家鄉的石榴遠近聞名,這也是作者熱愛家鄉的原因。
2.學習第二段。
(1)按名字讀第二段,思考以下問題:
這壹段寫的兩個季節是什麽?石榴有什麽特點?
(2)作者用什麽詞寫葉子和花?
明白“郁郁蔥蔥”的意思。
“像壹個活潑的小號”是什麽意思?這是壹個恰當的類比嗎?
(2)大聲朗讀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動詞 (verb的縮寫)家庭作業:
1.課後抄寫單詞。
2.模仿句子。
例:石榴花好像小喇叭,使勁吹。
六、板書:
石榴
春天的樹葉_ _ _ _ _ _ _ _ _
夏季天花_ _ _ _ _ _
秋天的水果_ _ _ _ _ _
第二節課
首先,聽寫新單詞:
第二,繼續精讀課文
1.說出第三段的名字,然後回答下面的練習:
本自然段主要描述石榴(葉、花、果)在春夏秋三季的生長情況。
2.默想: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石榴的果實?有什麽變化?畫出顯示石榴果實特征的單詞。
3.討論:作者是按照什麽順序寫石榴果實的?哪些詞表現了這些變化?
4.指導閱讀:請帶著愉快的心情閱讀這壹段。
5.學習第四段。
(1)過渡:這麽可愛的石榴是什麽味道?我們壹起看吧。
(2)細讀課文,分組討論:課文從哪些方面寫石榴籽?
討論內容包括:顏色:紅白相間,晶瑩剔透。
口味:酸酸甜甜
明白“晶瑩剔透”的意思。
6.壹起讀這壹段。
7.老師總結:作者按時間順序寫石榴果實的生長變化,特別註意仔細觀察石榴果實的顏色變化和外觀特征。我們應該在今後的寫作中學習這種方法。
三、作業:
1.背誦課文的第三和第四段。
3.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第壹冊範文
“撿貝殼”的學習目標:
1,閱讀課能認8個生詞;能正確書寫五個漢字,尤其是“簡”的筆順,掌握“手編”組成的漢字書寫規律——左窄右寬。
2.能夠積累課文中描述貝殼的相關句子,能夠背誦課文的第4節和第5節。
能感受到海邊撿貝殼的快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記憶8個新單詞,在田字格正確書寫5個漢字。
2.積累課文中描寫貝殼的相關句子,在朗讀中感受海邊撿貝殼的樂趣。
教學準備:
各種貝殼,生詞卡,小黑板,投影,錄音機或者多媒體。
授課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首先,啟發對話,揭示話題。
1,妳看,這是什麽?實物展示不同形狀的貝殼。)
(1)顯示單詞:“Shell”
(2)單詞發音正確。
2.妳在哪裏見過貝殼?
學生介紹貝殼,老師及時補充,展示貝殼制作的手工藝品。
3.完成主題。
1,學會“撿”
(1)做“撿”的動作。
(2)改詞。(板書:撿)
(3)妳還知道哪些和“手拉手”有關的詞?(即時板書)
仔細觀察,用“牽手”寫漢字有什麽竅門?(左窄右寬;在田字格,老師們寫“手拉手”。)
2.大聲朗讀題目。1撿貝殼
描述:
低年級孩子的註意力容易被直觀的物體吸引。利用各種貝殼及其手工藝品,激發孩子閱讀課文的興趣。另外,這節課的寫作任務是五個漢字,其中四個屬於同壹個偏旁“首變”,對於初二的學生來說並不是新的知識點。他們在這裏集中觀察的目的,壹是滾動復習,二是觀察這些字怎麽寫好(他們的書寫特點是“左窄右寬”),後者是主要目的。因此,在學科教學中,以學習新單詞為突破口,將復習舊知識、鞏固積累、指導寫作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第壹遍讀課文,整體感受。
1,在海邊撿貝殼是多麽幸福的壹幕啊!快打開書讀壹讀。要求:發音正確,理解句子。根據標點符號正確停頓。
2.妳讀得很努力。妳想親眼看看嗎?讓我們跟著這群孩子去金山衛海邊吧!
(聽課文錄音,看投影或看多媒體)
3.妳覺得這些孩子的心情怎麽樣?妳在哪裏感覺到的?(動作,表情)
這兩個句子怎麽發音?
從壹系列的動作:“喊、笑、跑、跳”來引導孩子快樂的心情。練習大聲朗讀。(免費閱讀,罵人挑戰閱讀,師生介紹閱讀。)
描述:
在學生剛激發興趣的時候,讓他們先讀,要求他們讀對。當妳了解了課文的內容後,讓學生看圖片,聽課文的錄音,深刻感受課文的內容和孩子們的快樂。體驗豐富的情感語言,有助於帶著情感閱讀文本。
第三,深入學習課文,引導相關段落的積累。
(1)學習3-5節。
1,老師:我們高興看到什麽?抓緊時間讀2-5段詩句,喜歡的段落讀幾遍。
學生自由朗讀。
2.和全班同學交流。(溝通過程中,隨機授課,以四五節為溝通重點。)
(1)第三節:通過句子訓練:“沙灘上,光滑的鵝卵石和五顏六色的貝殼擠在壹起曬太陽,有的說……,有的說……,有的說……”積累“閃亮的銀,光滑的鵝卵石,五顏六色的貝殼。”(學習新單詞“擠壓”)
(2)第四和第五節。
①學習新單詞“逗”。(“可愛”為詞。)
②重點理解貝殼形狀的多樣性和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③展示相應外殼的外觀,實物展示“開折扇”。
④對比這兩段,句式相似,詞匯豐富。比如“看,看”這幾個字是準確的;想象力是基於貝殼的形狀。
⑤搞個閱讀比賽,再背壹遍。
(2)學習第6節和第7節。
1,看到這麽多漂亮的貝殼,我們……,口袋……,手帕……,還是……我回到家,放…,每個人都摸…,聽我說…(師生壹起讀第六和第七節。)
2、快速記憶“摳、手絹、摸”。
(1)查字典,做動作,理解句子中“見”的意思。
(2)提醒“劍”的筆順,寫在。
描述:
給學生選擇權,有利於他們認真體驗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組織課堂教學。因為這些章節生動而富有童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旨在鼓勵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學習課文。比如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選擇“見”的意思,然後做動作了解確切意思,再重新寫壹遍加深記憶;通過句子訓練積累單詞;通過閱讀比賽,激發興趣,感受撿貝殼的樂趣,在各種形式的閱讀中記憶生詞,積累心中課文的語言。
第四,拓展想象,模仿言語。
1.海灘上有各種各樣的貝殼。孩子們的口袋滿滿的,手絹也滿滿的,卻還是舍不得離開。如果當時妳在海邊,妳會撿什麽樣的貝殼?
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第4和第5部分,並說。可以展示各種貝殼或圖片,幫助學生拓展想象力。)
2.總結:聽了妳的介紹,我很想去海邊撿貝殼。撿起壹個扇貝殼,讓它為我扇風;拿起壹個細長的螺殼,聽聽它的喇叭聲...
描述:
朗讀和背誦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使用它,所以我們應該在課堂上積極創造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鼓勵學生練習使用它。當學生熟悉課文的第4、5節時,利用有形的貝殼或課文插圖讓學生模仿說出來,促進學生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話語,這壹點非常重要。可能學生壹下子達不到要求,老師要積極引導鼓勵,最終達到語言的內化。
第五,復習鞏固。
1,讀單詞。
2.讀這篇文章。
退潮時,孩子們來到海灘撿貝殼。看,這個像喇叭,那個像蝸牛。造型各異真的很可愛!
孩子們拿著許多可愛的貝殼,對著大海喊道:“大海媽媽!我們收到了妳的禮物,收到了!”
描述:
最後,通過閱讀新單詞組成的單詞,並將其放入壹定的語境中進行復習,讓學生記住單詞的讀音、形狀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