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樓
有山有山,水有水。“平湖碧藍,峰影浮水面。”這種勢吞日月,奔湧入世間的是太湖;“壹湖壹色滿秋”。這種湖平如鏡,碧波蕩漾,壹山兩堤三島的美景。坐落在茫茫群山和巍峨高原上的湖泊與天空相連,這就是高原之湖——青海湖。被譽為北方明珠的白洋澱有自己的魅力。
開春前玩:二月,冷風吹哨盤去繞太陽寸。在早已明白自然規律的白洋澱,堅硬的冰面開始變黑,冬天的冰絲從橫絲變成豎絲。這是白洋澱的“河鏟期”。過去畫在冰面上的冰床現在被拉上岸了,船被冰堵住了:聰明的白洋澱人要麽用鐵船開道。或者在木船下面釘上冰床,可以在冰上行走,也可以在水上行走。這時,湖水在松散的冰層下汩汩作響,像哼著歌,像哼著歌壹步步解凍。蘆葦,習慣於對抗寒冷的春天,帶著閃爍的冰帽從水中出現。妳的頑強令人驚訝。它是白洋澱上春天信息的使者。隨著蘆葦球果由紫變綠,春風也開始挑逗船頭,輕輕撫摸岸邊嬌嫩的草芽。水波撞擊船頭的輕微聲響,水草的沙沙聲,真的像是慈母用心在哼搖籃曲。到了“七九河開,八九雁來”的時節,白洋澱早已是水鳥雲集,萬船競放的熱鬧景象。此時,岸邊的垂柳綠了,湖中的蘆葦綠了,白洋澱充滿了象征生命的綠色,綠植的清香無處不在。這時候,如果妳坐上壹艘木船,劃槳停停,讓和煦的陽光照在妳的身上,如輕絲般柔軟的春風撫過妳的臉龐,捧壹把略顯清涼的湖水,看壹眼高低不平的村落和長長的堤防,真的讓人百無聊賴,如釋重負,無憂無慮!
夏日的旋律:夏日炎炎,蘆葦叢中回蕩著水鳥清脆的鳴叫。這個季節正是荷花盛開,蘆葦繁茂,菱葉鑲紫邊,雞頭出水的時候。航行在白洋澱的蘆葦叢中,可以讀到千變萬化的詩詞。筘寬長短不壹,筘隨曲折變化。有的面積大壹些,有的面積小壹些。蘆葦相連,東拐西彎,有時候看著寬闊的蘆葦就是壹條死溝。有時候看起來很窄,但是當妳劃進去的時候,它會有壹個光明的未來,與另壹個湖相連,壹個寬闊的湖會突然出現在妳的面前。迎面而來的蘆葦不見了,湖水流淌著如拉詩韻。這個季節,在蓮花湖上劃船,會看到各種形狀的荷花。如果有壹個姑娘,頭上摘壹片荷葉,坐在船頭,混在蓮花叢裏,真的比得上荷花,成了白洋澱上的荷花。夏天的白洋澱五彩繽紛。早上薄霧繚繞,雲層密布,蘆葦經過壹夜的水,顯得特別濕潤。連湖中的水草和菱角牌子都是那麽生機勃勃。從蘆葦叢中飛出的水鳥拍打著翅膀拍打著水面,互相追逐,就像人們在晨練壹樣。這個季節白洋澱上的遊船很多,有豪華的龍舟、木船,也有三五人的小船。有風馳電掣般激起浪花的快速快艇,也有人工劃動的慢速木船,在蘆葦和湖泊間蕩來蕩去,像在講述壹個講不完的古老故事。
秋天的交響曲:七八月是秋雨連綿的季節。用白洋澱的話來說就是“菱角牌下藏著的嫩菱已經成熟,壹串采菱船從水寨中湧出,在黎明時分奔向菱角湖。姑娘們和媳婦們蹲在船的同壹邊,讓船傾斜,以便靠近水面采摘。他們在船邊有說有笑,手不停地翻著鉆石盤,從樹葉下的水裏揀舊的。如果妳有幸參加壹次菱角采摘,妳不僅能收獲菱角,還能欣賞白洋澱的秋景,聽白洋澱姑娘的歌聲,是另壹種精神享受。秋天是風掃落葉,花雕謝的季節。然而,白洋澱上卻開著壹種花,那就是蘆花。這朵花綻放的很燦爛,或緊緊相擁,或呈倒傘狀向四周蔓延。與其他花不同的是,蘆花盛開的季節,是蘆葦成熟的標誌。這個時候,我們常常看到夕陽下,壹對對的六間小屋排成“壹”字形,蘆葦叢生,陽光明媚,充滿了歡樂。壹天的勞累也鎖不住打葦人的聲音。粗獷的漁歌、漁歌此起彼伏,反映了人們工作之余的愉悅。大甸湖上空飄著蘆葦,落在村裏的房子上。人們的頭上和衣服上也長滿了壹簇簇銀白色的蘆葦,湖中的蘆葦被割得幹幹凈凈。神奇的蘆葦也能讓人站在高處壹覽無余。但是,只要妳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湖中經常會有幾片蘆葦未割。這是“汕頭地”,專門留給冰封湖後藏在冰下的魚。真的封凍的時候,魚就躲在“汕頭地”裏避寒,到了白洋澱上凍魚,冬天出汕頭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