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戴望舒的詩歌——《雨巷》

戴望舒的詩歌——《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早期代表作,他因此獲得了“雨巷詩人”的綽號。這首詩寫於1927的夏天。當時,整個國家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為參加過進步活動,不得不在松江的朋友家避難,在孤獨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和痛苦,內心始終充滿失落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雨巷》這首詩是他心境的表達,交織著失望與希望、幻滅與追求的雙重情調。這種感覺在當時是普遍的。

《雨巷》采用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狹窄陰郁的雨巷,在雨巷裏徘徊的孤獨旅人,像丁香壹樣憂傷的少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比喻當時黑暗的社會,在革命中失敗的人和朦朧斷斷續續的希望。這些意象同構成壹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了作者迷茫、悲傷、期待的心情,給人壹種朦朧而深邃的美感。音樂性是《雨巷》另壹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重復疊音、重復造句、重復唱腔等手法,產生了旋律的循環和悅耳的樂感。所以葉聖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啟了壹個“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