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此時已在海上,天涯* * *上空。
有愛的人都討厭漫漫長夜,不眠之夜,懷念他們所愛的人。
熄滅蠟燭去愛這灑滿月光的房間,我穿著衣服徘徊在深深的夜露寒中。
妳不能擁有美麗的月光,只希望在夢境中遇見妳。
張九齡說:“月亮,現在在海上長大”,我們可以想象:從垂直的空間,天空是如此之高;從橫向空間看,大海是如此的遼闊,給人壹種非常寬廣的感覺。我們常說,壹個人爬山,可以看得很遠。顏姝的《浣溪沙》並不只是說“處處有山川,我思念遠方”。我站在壹座高山上,到處都是我們祖國的山山水水,而我思念的遠方的人妳在哪裏?我們還能見面嗎?這裏的“空”字立刻拉回了這種放縱的感覺。妳是“空遠”的,妳是白讀遠的。錯過了,遠方的人會回來,也可以飛越山河,到遠方的人身邊。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下壹句好無奈。“落花風雨更傷春”。落花自然,我就落花。為什麽還會有風雨?那不是對春天的傷害更大嗎?
古人說傷春悲秋。傷春落花壹般指女性對丈夫的向往,哀秋多指男性的失意。屈原《離騷》說:“日月忽不選,春秋取其位。但草木散,恐美人遲暮。”這就是屈原著名的美死論。美是指壹個有性格有理想的人。而這樣的人不怕老,就怕老了以後,自己還沒有完成理想。陳子昂的詩《感遇》說,“繁華了這麽些年,能成就什麽?”所以,我很想說:中國的詩真的很精彩。從楚辭中屈原《離騷》的感覺,到陳子昂的感覺,都在傳達著我們生活中因為失去壹個美好的生命而* * *的感覺。我的青春芳華即將破滅,我的理想我的芬芳已經完成?而這些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感情,喜歡的人,都是我懷念和想的。我們不會經常說因為得不到而錯過。於是當張九齡乘此舟望月思遠方的時候,他思念的遠方人也和他壹起望著同壹個月亮。當我對月亮思念妳的時候,我絕對相信妳對月亮思念我。如果兩個人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就應該有這樣的自信,這樣的經得起考驗的感情。杜甫寫了壹個月夜,他說:在遙遠的福州,她在看月光,獨自從她的房間的窗戶看著它。對於我們的男孩和女孩,可憐的小寶貝,未解的長安義。當時他因為安史之亂被困在長安,而他的妻子遠在農村。他看到月亮就想起了妻子,但是杜甫不是這樣寫的,而是說今晚妻子壹個人在閨房裏看月亮就會想我。而身旁的小兒女又怎麽會知道母親想念父親的感受呢?
然後是兩句話:“帶給分離的心,夜晚長久的體貼。”這裏的愛人指的是壹個深情的人,壹個犀利的人。李商隱就是這樣的人。他說:“我想知道為什麽我的錦瑟有五十根弦,每根弦上都有壹個青春的間隔。”當時的樂器金明明是二十五弦,妳卻比別人更尖,無緣無故就生了這樣的悲情。南唐的李後主也是這樣的人。他的話裏說“林中花,春去雕零”,這林中花,雕零便雕零。跟妳已故的主人有什麽關系?為什麽妳還在“天生人恨水長在東方”“問妳能愁多少就像壹條向東流的河”?妳的恨和妳的愁,為什麽有那麽多,像壹條水的河,滾滾不息。正是因為他們如此的敏銳和深情,才留下了如此多的佳作。但張九齡這個多情人,感覺不像他們兩個,張很克制。他說:我討厭夜晚那麽長,我從夜晚到早晨都在想妳。為什麽會看到?然後兩句話就說話了:
"盡管我吹滅了蠟燭,天並沒有變暗,盡管我穿上了外套,天也沒有變暖。"這兩句話非常詳細,他說。當我熄滅蠟燭時,我看到整個房間都是月光。在這裏,“可憐”不是憐憫,而是憐憫。這句話講的是望月的深情。然後,“雖然我穿上了外套,但並不暖和”,他穿上衣服,出去看月亮。不知不覺,夜已經很深了。當露水漸漸打濕他的衣服時,他感受到了秋夜的寒意。
"所以我把我的消息留給月亮,然後轉向我的床,希望有夢."他說,“贏”是滿的意思。我怎樣才能把這美麗的月亮捧在手中,送給我思念的人?但是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月亮怎麽能抓住它呢?如何把握月光?但這些都是我覺得最好的東西,想送給遠方想念的人。《古詩十九首》說:“佘江聚芙蓉,蘭澤滿芳草。是誰渴望離開?思維很遠。”這裏給出了“衛”字的含義。妳看這個人還遠著呢。蓮草可以送到這裏,但是路真的很長很寬,但是人的感情就是這麽微妙,東西是可以送的,不像月光之類的禮物,路不長,就在眼前,但是妳也送不了。因為那種說不出,說不出的感覺真的很奇妙。張九齡最後說,既然我發不出這麽美的月光,那就算了。而我的“且轉我床,望夢”和“賈”都美得“過時”了。那我希望我能在夢裏和妳好好約會,遇見妳。
接下來我們讀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由於篇幅和時間的原因,我們只看了最後幾句。
陳冰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到第二天早上,醉了,寫下了這首詞,並思念哥哥蘇哲。
人們有悲傷和快樂,他們分離又重逢。月亮會變暗或發亮,會變圓或變圓。沒有什麽是完美的,即使在過去。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
在說這些話之前,我還是想簡單說壹下蘇東坡。他是集詩、詞、文、書於壹身的全才,思想上受到儒、釋、道的影響,所以他的詩文都流露出這種曠達的精神。他之所以心胸如此寬廣,可能也和他的經歷有關。他壹生三次被貶,最後的烏臺詩案差點毀了他的壹生。所以他能在《定風波》壹詞中寫出這麽壹句名句:“壹場煙雨,壹生壹世”。無論什麽樣的艱難困苦,我都不怕,因為我有“風雨無阻”這樣曠達的心境。
而這個詞是他被貶到密歇根的時候寫的。他在序言中寫道,他很喜歡喝大丹,壹直喝到天亮。喝醉了,寫這篇文章,還懷孕了。子遊是他的哥哥蘇哲。
他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沈浮,古難全。”這些話很容易理解。陰天的時候月亮充滿了起伏。花開花落,人也是如此,有悲就有喜。這種事情古已有之,但是沒有遺憾是不可能壹切都好的。所以說“人世間,可以兼得。”有這樣的方法嗎?顯然不是。
“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這最後兩句真的很感人。他說他的願望是長命百歲。但是現在很多教材都說長期感情是長期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這裏的“長壽”是指人活得長,人活得久。不是有這麽壹句話嗎,月圓人長壽。為什麽蘇東坡最後會有這樣的願望?他和他哥相隔千裏,真的很難見面,還搞曖昧。因為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交通極其不方便,不像現代,坐飛機或者動火車。所以他才祈禱我們能獨處很久,因為只有人才能千裏迢迢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單鵑也是月亮的意思。
《古詩十九首》第壹首“走著走著又重新走著”也有類似的感覺。全詩如下:
妳走著,走著,壹直走著,就這樣分開妳我生活。
從此妳我千萬裏,我在天,妳在天。
路是如此的危險和遙遠,遇見妳能知道什麽時候?
北馬南來仍附北風,南鳥北飛,在南枝築巢。
他們分開的時間越長,他們變得越寬,他們越瘦弱。
雲遮日,遊子不理。
就因為我想讓妳把我變老,又壹年很快就到年底了。
還有很多別的話要說,只願妳保重身體,不要饑寒交迫。
遠方我思念的人,妳離開了我,妳突兀的離開了我。屈原的《九歌》中有這樣壹句話:“不要悲傷,要悲傷,要分離。”比悲傷更悲傷的是離別。死亡和離別都是壹時的悲傷,離別給了妳壹個希望,我們還能再相見,但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然後他說,妳離天遠,我慢。我不僅又瘦又醜,而且我還認為妳認為朱妍變老了。妳看,真是,想妳都老了。然後我接著說,我對妳的思念還沒有結束,我的歲月因為想妳而突然過去,突然就到了暮年。這壹切的悲傷,悲傷,我們不要說“棄娟而去,不要回頭。”“放棄捐款”這個詞出自班婕妤的《哀歌》,她在歌中把自己比作壹個捐款的粉絲。她說:我還是壹個“新分裂的齊蘇皖”,最新最好的席絹,我把它剪成壹把相思的扇子。從那以後,我也“長到了妳的懷裏”,但我“總是害怕秋天的到來”,害怕秋天的到來,因為“涼爽帶走了熱量。”而如果妳真的這麽做了,妳就“棄我捐”了,我們的“中途善罷甘休”,也就是半途而廢,我們的關系也就半途而廢了。所以“放棄捐款”本身就有那麽多的意義和感受在裏面,但這些感受都是悲傷的感受。所以我們不要再說了。
最後壹句“盡量加餐。”這真是神來之筆,如此簡單樸素,卻能表達人類愛的最好詮釋和祝願。就是妳要好好吃飯。我想在這裏說說我自己。這些年我很少和父母住在壹起,所以每次我媽給我打電話,最後幾句總是:“妳飯吃了嗎?妳應該吃得足夠多。該吃的時候就吃。”妳必須吃早餐,但是妳不吃。不要餓,妳的肚子會餓的...“那時候,我總是很無聊。現在想起來,我爸媽是這個世界上唯壹關心我吃飯的人!其實在這個溫飽徹底解決,小康即將實現的時代,為什麽愛情還停留在吃的問題上?後來我想,這是我想的,也不壹定對。我認為,妳愛的人壹定希望自己健康,而檢驗妳是否健康的第壹個標準就是妳有壹個好胃口。我們總說這孩子胃口好,身體好。看他多強壯。那些挑食不好吃的孩子,看起來總是特別瘦。“杭航熱杭航”是這樣,蘇軾也是這樣。他們總是期待我們都能自救,我們的命還在,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再相見。如果壹個人死了,那麽這種異地戀就不復存在了。
那麽《古詩十九首》為什麽能在中國詩歌中有這麽高的地位呢?是因為《十九歌》真正能表達千古人的情懷。這19首詩真的是溫柔真摯,悲而不傷,怨而不怒。鐘嶸在《詩》中說:文汶很遠,意為悲傷和遙遠。雖然悲傷,但不停留在悲傷,有深遠的感情。妳看,在《再旅行》裏,很多筆墨都寫在眼前,寫自己的悲憤之情。最後祝妳長命百歲,平平安安,也勸妳自己照顧好自己,盡量加餐。
這樣的藝術特征和情感特征,在其他樂府詩中也出現過。比如《長城洞飲馬》最後幾句是這樣寫的:“客從遠方來,留我兩條鯉魚。叫男孩打開木盒,用尺子寫了壹封信。跪了很久看壹本平淡的書,書裏說了什麽?言加菜,言回眸。”我不在家的時候,他托人給我寄了壹封家書,信裝在壹個鯉魚形狀的木盒裏。我讓孩子打開這個箱子,裏面確實有壹尺厚的素書。長跪有點像日本人,都是跪坐。因為當時的漢朝沒有高桌椅。人們過去常常跪著坐著。然後這封信當然是很莊嚴的,於是我站直了,跪下來讀信的內容。那麽信裏寫了什麽?就兩句話,第壹句是吃好多吃,第二句是記住自己的樣子。我不僅經常想妳,記得妳,妳也必須經常想我,記得我。這和張九齡的“月亮,現在長得滿滿的在海上,天涯* * *此時”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個詞最初是略讀的,但它確實受到了葉嘉瑩先生的影響。我只是跑了很久的壹匹野馬。現在我要把這匹野馬拉回來,讀葉嘉瑩的最後壹首詩“夢裏壹句話夾雜著壹山詩。”
春夢裏,雨常常飄,
永恒貞潔的靈魂倚著晚霞。
昨夜西池滿露清涼。
獨自與明月共看荷花。
這首詩的最後壹句,是葉先生遷居臺灣省時,夜裏夢見的壹首詩。她說,等她醒了,再加三句,就成了壹首完整的詩,可是無論她怎麽寫,都寫不好。直到1971,她已經在溫哥華了,她用三句依山詩,也就是李商隱的三首詩,加上她自己的壹句,完成了這首詩。她說:讓我們先從字面上理解。春天的細雨落在大殿的青瓦上,天空中美麗的雲朵向我證明,我是壹個永恒純潔的靈魂。昨晚我在西池水邊,天空灑滿了露水,真的很冷。而我獨與明月看這池荷花。
以上是字面意思。如果我們讀過李商隱的這三首原詩,就會知道葉嘉瑩先生為什麽從這三首詩中選了三句。第壹句:這個春天細雨綿綿,古典詩詞中風雨的代表是艱辛和苦難。葉嘉瑩先生壹生中也經歷了各種磨難和漂泊。這毛毛雨沒完沒了,我沒有屈服掉下來,因為我要用天上的雲證明我的貞潔。昨夜西池滿是寒露,露水打濕了我的衣服。天氣真的很冷,但我仍然要陪著天上又亮又高的月亮,看著美麗幹凈的荷花。前面說過:我和明月獨處,明月為何不陪我?因為我的追求,我的理想,我受到了那麽多的爭議和嘲諷。在這樣的磨難中,我有我的堅定和毅力。就算很多人不理解,還是有明月不嫌棄我。
葉嘉瑩先生在大學時,曾寫過這樣壹首詩:“入世如憂海,遁禪不在隱名。”因為妳壹入世,就會被很多無辜的人批判,以至於悲哀如海。而且壹定不能以修禪的名義躲在山裏。而且,偉大的隱藏人才都藏在城市裏。如果妳真的有勇氣,選擇面對這壹切,那麽妳就要做好準備。強化妳的毅力,妳的性格。因為妳所有的艱辛和磨難都來自那個池子裏的泥巴。泥巴越多,承載泥巴的池子就越大,荷花就越美麗。
最後壹首關於月亮的詩,就像我開頭說的,是壹首自我升華的詩。它是我們建造房屋的壹種生活方式,引導我們變得堅強和自我實現。
關於月中的愛情,從知音到家人,再到跳出群體,獨立完成自我,堅定地堅持和追求事業。這三首詩到此為止。我可能說得不太好,但我可以確定,感情是真的。今年以來,我被歐陽修《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影中看花”震撼了。然後我想盡力完成自我意識的覺醒,然後我斷斷續續的聽,讀了很多詩。我真的覺得詩歌的啟示:溫厚如水,不屈不撓。這種精神和德性,雖弱不爭,卻滴水不漏,堅定執著,被葉嘉瑩先生稱為弱德之美。
等好了再說,還遠著呢。今天到此為止吧。
?2020.10.3
許湛盧在大卓堂的南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