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南宋愛國詩人與詩歌

南宋愛國詩人與詩歌

陸遊詩歌創作的基本特征是現實主義,但也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有時也表現出壹定程度的結合。

作為傑出的愛國詩人,陸遊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與杜甫十分接近。他時刻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不惜為國犧牲。他的詩充分反映了他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前人也曾許他“詩史”的稱號,這是有根據的。但陸遊的現實主義詩歌在表現手法上也有自己的特點。他沒有或很少詳細描寫客觀現實生活,而是表達個人主觀感受。他常常把巨大的現實內容壓縮在壹首短詩裏,如《關山月》這首詩,只有十二句,卻描寫了皇帝對主的聖旨和朱門的醉舞,將士報國的迫切心情和遺民光復的願望。有時甚至凝結在壹兩句詩裏,如“天下可憂,士孤忠無效”(《上溪》),“官官有黨排宗澤,無人用嶽飛”等等。至於所謂“非事件”的實際內容,以及宗澤是如何被黃千山等人拒絕的,嶽飛是如何被秦檜陷害的,陸遊沒有描述。另壹個例子是觀復的追隨者冒險告知敵人情況的英雄行為。本來是壹首敘事詩的好題材,他卻只寫了壹首抒情意味濃厚的絕句。這種對現實的高度概括,有時是用事物來進行的。前面說過,那句“我不願離河,新亭無人泣”把南宋小朝廷的文武百官都罵得沒有國家民族觀念。所以,總的來說,陸遊的詩概括性和抒情性強,故事性弱。在他數萬首的詩集裏,當然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敘事詩杜理科傅的《三官》《三別》,甚至像白居易這樣帶有敘事和議論的諷刺詩也不多見。產生上述特征的原因主要與他所處的黑暗時代有關。他本人也曾說“避壹切危機,滅誌”(《沁園春》),用物總結現實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兩宋詩壇“以學為詩,以議為詩”的時代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