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小花大班教案1的設計思路
帶孩子出去活動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花。他們對顏色非常感興趣,對自然界美麗的花朵情有獨鐘。自春晚以來,劉謙的魔術表演已經成為茶余飯後的熱門話題。孩子們經常討論神奇的魔術表演,有的甚至嘗試表演簡單的魔術。為了把以上兩點有機的結合起來,我根據大班幼兒能力的發展水平設計了這個活動。這項活動主要涉及科學領域。在活動中,讓孩子初步了解吸水的作用,並在活動中引導孩子制作乒乓球小花。他們通過各種方法,試圖讓小花轉動起來,通過探索對水的吸附有直接的認識,在整個活動中體驗轉動帶來的快樂,從而對科學操作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操作體驗旋轉帶來的快樂,對科學操作活動產生興趣。
2.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
3.嘗試用剪刀剪硬物,學習用廢舊乒乓球做旋轉小花。
要準備的活動
1.廢舊乒乓球若幹,剪刀瓦工壹人壹套,清水壹套,每桌壹個小筐。
2.錄音機,輕音樂和歡快的音樂磁帶。
3.“突破”幻燈片。
4.壹個魔法包,裏面有幾朵不同材質的小花。
活動過程
壹、神奇的“花兒”,導入活動
1.老師扮演魔術師,依次從魔術包裏翻出不同材質的小花,介紹活動內容。
2.鼓勵孩子通過突破障礙成為神奇的魔術師,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引導孩子做旋轉花,探索旋轉的奧秘。
1.引導孩子突破第壹關“觀察”。玩幻燈片1,老師變出壹朵乒乓球花,讓小朋友在觀察形狀的基礎上,說說怎麽做。
(1)這個小花是什麽做的?誰能告訴我們它是怎麽做的?
(2)師生總結乒乓球小花的制作方法,強調剪刀剪硬物的技巧:用半個乒乓球做花,用剪刀剪出自己喜歡的花瓣形狀,用剪刀用力適當,註意剪花瓣要均勻,壹朵漂亮的小花就做好了。
2.引導孩子進入第二關“動手關”。玩幻燈片2,用剪刀和乒乓球做小花,老師巡回指導。
3.引導孩子進入“探索”的第三個層次。播放幻燈片3,使用學習工具讓花朵旋轉。
(1)兒童自由探索:請嘗試如何讓妳的小花轉起來。
(2)提供瓦工和清水,引導幼兒將小花底部蘸少量清水,放在瓦工上,保持旋轉。
(3)總結幼兒操作,肯定幼兒探索。
4.引導孩子突破“揭秘”第四關。播放幻燈片4,初步了解水吸附的作用。
(1)引導孩子討論:為什麽小花不停地轉,不容易掉下來?
(2)師生總結:壹定要有水,這樣小花才不容易脫落。水的吸附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板子的傾斜度決定了小花的旋轉速度。
5.“看誰轉得快”這個遊戲可以讓孩子親自嘗試如何讓小花轉得更快。
現在,請小魔術師用妳的魔法讓小花轉得更快。看誰能在規定時間內快速穩定的把小花轉起來不摔倒。
第三,總結孩子的操作,引導孩子感受旋轉的快樂。
1.孩子們用肢體動作玩小花,隨著歡快的音樂旋轉。
2.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多發現旋轉的物體,萌發探究的興趣。
旋轉小花班教案2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刀剪硬物,學會用用過的乒乓球做旋轉小花。
2.通過探索小花的旋轉,鍛煉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對科學操作活動的興趣,體驗輪換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二手乒乓球若幹,剪刀,磚石板,每桌壹個。
2、錄音機,歡快的音樂。
3.幻燈片。
4、壹個魔法包,不同材質的小花。
活動流程:
第壹,“換花”,引入活動。
老師扮成魔術師,從魔術袋裏變出不同材料的花,帶領他們參加活動。
二、幼兒制作旋轉小花,探索旋轉的奧秘。
1,孩子突破第壹關“觀察關”。
播放幻燈片1,小朋友會在觀察其形狀的基礎上講如何制作乒乓球小花。
(1)這些小花是什麽材質的?誰能告訴我們它們是如何制作的?
(2)師生總結乒乓球小花的制作方法,強調剪刀剪硬物的技巧。
2、孩子沖向第二關“動手”。
播放幻燈片2,
(1)小朋友手工制作小花,老師巡回指導。
(2)兒童自由探索:請嘗試如何讓妳的小花轉起來。
3、孩子突破第三層次的“探索”。
播放幻燈片3,在學校工具的幫助下讓小花旋轉。
(1)給孩子提供瓦工和幹凈的水再試壹次。
(2)總結幼兒操作,肯定幼兒探索。
4.孩子突破“揭秘”第四關。
播放幻燈片4,初步了解水的吸附作用。
(1)小朋友討論:為什麽小花不停的轉,不容易掉下來?
(2)師生總結:壹定要有水,這樣小花才不容易脫落,水的吸附作用很重要。板子的傾斜度決定了小花的旋轉速度。
5.在“看誰轉得快”的遊戲中,孩子們試圖讓小花轉得更快。
老師:現在我們來比賽,看誰的小花轉得又快又穩,在規定的時間內不會掉下來。
第三,接觸生活,感受旋轉的快樂。
1,尋找生活中旋轉物體的孩子。
2.小朋友用肢體動作玩小花,感受旋轉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