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辛棄疾和陸遊都生活在南宋。山河失陷,百姓塗炭,朝廷腐敗,奸臣橫行,國家動蕩。詞中鷓鴣杜鵑唱,巧妙地借用了鳥鳴的諧音,傳達了天下人民渴望收復中原、統壹全國的心聲,表達了作者國恥未盡、壯誌未酬的憂慮。
問題1:辛詞寫“山中聽鷓鴣”的背景廣闊;“愁”在前,壹聽鷓鴣在後,又添愁
問題1:辛棄疾和陸遊都生活在南宋。山河失陷,百姓塗炭,朝廷腐敗,奸臣橫行,國家動蕩。詞中鷓鴣杜鵑唱,巧妙地借用了鳥鳴的諧音,傳達了天下人民渴望收復中原、統壹全國的心聲,表達了作者國恥未盡、壯誌未酬的憂慮。
問題1:辛詞寫“山中聽鷓鴣”的背景廣闊;“愁”在前,壹聽鷓鴣在後,又添愁。陸詞《杜預總是哭》與《鶯啼總是靜》之比較:聽說杜宇第壹,“擔心”最後導致憂郁。
問題1:此題4分,時代背景和思想感情各2分。不回答“巧借鳥的諧音”,不需要扣分。如果妳把兩個詞分開,只要內容正確,妳也會得到分數。
問題1: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較開放,不局限於分析哪壹首,也不需要兩首歌的對比分析。只要分析清楚了就給2分,分析沒扣完的不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