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時有人認為《明經》抄襲義文較多,只講舊策略或未能展現真才實學。他們建議加兩篇(壹詩壹賦),於是開始了詩賦考試。
②唐玄宗對詩歌和散文的熱愛。在位期間,他親自在長安、洛陽宮面試科舉考生八次,錄取了不少人才。
科舉制度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制度。之所以稱之為科舉,是因為它采用的是以科選士的方法。
士要升遷,原則上允許‘投其所好’,不必大臣或縣令特別推薦。這是科舉制度最重要的特點,也是與科舉制度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度改善了以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了血緣的世襲關系和宗族的壟斷;“朝堂是田舍郎,朝堂是黃昏皇帝”,但後期內容和形式嚴重束縛了考生,使得很多人不講求實用知識,束縛了思想。
科舉制度從隋朝(唐朝)開始實行,直到清朝光緒三十壹年(1905)舉行最後壹次進士考試,歷時1300多年,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選拔人才的方式。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是江南宮媛,占地30多萬平方米。另壹個中國科舉博物館是中國唯壹反映中國科舉制度的專業博物館。也是中國科舉制度的中心,中國科舉文化中心,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
考試內容:
(1)墨夷:這是壹個圍繞景宜和筆記的簡單問答問題。在壹篇論文中,這樣的題目往往多達30到50個。口試是口頭回答類似墨夷的問題。
(2)貼經:就像現代試卷中的填空、默寫壹樣。考官從名著中選壹頁,在試卷上印壹行。按照這壹行,考生要填寫與之相關的上下文。
3政策問題:即討論。考生根據考官關於道德或政治的提問,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對策。政策問題涉及面很廣,包括政治、教育、生產、管理等。,比貼經和墨學難,有些還有點實用價值。
(4)經學:是關於書的原理的討論。如果在政策制定上還有考生發揮的空間,儒家經典中沒有個人思想,考生只是遵從朝廷指定的“聖賢書”。從宋代開始,經學和墨學的意義被經學所取代,而明朝則單純地學習經學。
⑤武術:唐代的武術主要考舉重、騎射、踏步、標槍等技術;此外,對候選人的相貌也有要求,要“軀幹雄偉,能當將軍”。宋代規定武功不僅要用兵,而且要“壹副謀略”,孫武《孫子兵法》有問。明代改為“謀略第壹,武功第二”。如果答題筆試不及格,就不能參考武考。初試筆試,考了三道題,試了兩道題,另壹道題是關於四書的。後來四本書的書名都改成了《吳京口述》。武術測試要求九箭至少三發,九箭至少五發。到了清朝,改為先試馬步射,馬射兩次六箭,中間三箭合射。步驟中的九個箭頭中的五個被合並。之後比力量,包括拉硬弓,舞刀,舉石頭。弓分八力、十力、十二力;刀分80、100、120斤;石頭分200、250、300斤。只有通過考試的人才會參加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