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西湖營地的風情

西湖營地的風情

西湖營地的風情

?鄒金龍

之前來過虎峰好幾次,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西湖營古鎮,可能是因為不太了解吧。這壹次,省、市、縣的專家們參觀了這個距離市區10公裏的古鎮。鎮政府負責西湖營旅遊開發管理的幹部告訴我們,西湖營是千年古鎮。現在,壹些國企看中了這個風水寶地,準備斥資200億在西湖營建設生態居住療養小鎮,值得我們深入挖掘這個古鎮的古街、自然生態、傳統文化,並加以宣傳。

西湖營古鎮位於連城縣文亨鎮虎峰地區。現由虎峰、田頭、蔣芳、漓江、南陽五個行政村組成。建於唐代,早於連城縣的建立,即“連城縣無西湖營”。進入西湖營地就像進入了壹個世外桃源。四面環山,有壹種獨特的丹霞之美。中間豁然開朗,土地平坦,房屋如,良田美池,交通詭異。

“壹條古河渡,兩岸草,三個守備營,四條古街,五個村落”是對西湖營最簡單、最準確的描述。其獨特的丹霞地貌和地形位置形成了天然的古渡口,也是連城地區重要的水陸碼頭。明清時期,來自古田的宣紙和來自鮑斯的雕版書,大部分都是通過這條古渡船運到上杭的汀江,進入潮州的漢江,再運往臺灣省和東南亞。

西湖營、、胡、郢,這名字是怎麽叫的?乍壹看,似乎有點奇怪,但細細品味,卻有著無窮的魅力。草長在天上,馬平川的土地上長滿了蘆葦和溪流,壹望無際。席草,俗稱石草,又叫燈心草,古稱“燈心草”。它是壹種多年生沼澤草本植物,莖堅韌而有彈性,適合編織席子。席子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家鄉的制席廠,也想起了家鄉綠色的席草場。每當早稻開花抽穗,壹望無際的綠色大地就像浩浩蕩蕩的大海壹樣洶湧澎湃。六月,成熟的席草是綠色的。那時候村裏的女人不是織帽子就是打草席。打草席的材料是草席和麻,而晾曬收割草席是我們小孩子的事,所以那時候我們身上總是沾著草席的綠色氣味,草席也讓我們特別親切。正如福祥大師在詩中所說“以草為席/以席為地/雲淡風輕/在童年謎中”。小時候躲在被窩裏,草席上,草席裏,睡覺的時候聞到草席的香味,就像小時候媽媽懷裏的記憶。席子偶爾會有小孩尿的味道。幹了之後聞起來還挺清新的,因為是小時候的味道。

大西湖方圓全長100公裏,青山疊翠,溪流蜿蜒,古樹搖曳,官道綿長。千年祠是連城最早紀念福建開埠第壹人王的地方,而今天河源十三坊祭拜哈胡侯的活動也起源於此。爬行的鯢魚石和美麗的蝸牛姑娘是美麗的愛情故事。唐代的古軍營,七件藍衣,明清的湖運碼頭,文武雙全的吳大宅,都蘊含著厚重的人文歷史。

西湖營現在看不到湖了,但是大石巖水庫是人工湖。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成為大西胡營的主要產業。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瓷器品種增多,名聲擴大。到目前為止,大面積的瓷礫石殘留在水庫底部,湖水較淺。明清時期,由於水路運輸的便利,西湖英溪成為汀江上遊支流沿線農副產品和商品的集散地。城裏壹些大商販在西湖營設湖運碼頭並設分店進貨,以紅為大宗出口瓷器、草席、布匹、書籍、宣紙、煙絲、花生等。這些商人逐漸開設鄰裏店鋪,碼頭從早到晚熙熙攘攘,過往商旅絡繹不絕。這種繁華至今還深深地留在“胡風”人的腦海裏。虎峰老街的小橋流水、青磚綠瓦、亭臺樓閣讓人流連忘返,古宅古土盡顯古建築魅力。“白天千人牽手,晚上壹條小溪亮起來。”商人們聚集在碼頭上,晚上,他們點燃自己的油鍋和蒸汽燈。河水泛濫後,光芒如繁星閃爍。這是壹個浪漫的古鎮,也是壹個浪漫的營地。

西湖營古鎮有著豐富的客家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壹條石板路,千年軍營,至今仍保存著田頭古村較為完整的古建築群。古鎮有著原始粗獷的唐代軍營遺風,有著古老風情的街坊店鋪,有著歷史底蘊的碼頭文化,有著佛、道、儒三教並存的寺廟廟宇,有著紅軍抗日戰爭的遺址,有著獨特的民俗風情,有著黃蠟石、白鴨、紅花生等四面聞名的西湖營三寶。西湖營地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壹個縮影,集中國傳統文化、客家民俗、生態旅遊、美麗鄉村於壹體。

西湖營初夏的中午,天氣悶熱凝重,基本看不到人。進入虎峰老街,只有壹條老街,還有幾條短窄的街道。街道兩旁古色古香的店鋪建在壹條小溪邊,涼風習習,韻味十足。兩邊是各具特色的店鋪,這些店鋪的門牌古色古香,與小鎮自然融為壹體。古老的石板路和鵝卵石路隱隱約約地延伸開來。石板之間有壹點汙垢。漆黑壹片,到處可見顫抖的嫩芽。穿著淺綠色,瘦弱的身體迎著我們,咧著嘴笑,偶爾被路人不小心踩進石板縫裏。過了之後,它們依然探出腦袋,在風中搖擺。石板路兩邊,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房子。雖然它們沒有千年那麽古老,但千年的氣息卻永遠彌漫在人間。屋檐下掛著大小不壹的窗戶,被歲月染上斑駁的陰影,就像壹雙看透紅塵的眼睛。

西湖營老街的幾條短短的窄街和特色小店,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繁華,有些在沒落。老字號要有古代工藝和現代工藝的融合,揉面、雕刻、雕刻、打錫、打銀、榨油、繅絲、制糖、烤燈餅...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的古老建築和布局有著淡淡的歷史味道。

田頭村和虎峰村的壹排排老房子讓我們領略到了這些明清四合院的典雅,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大戶人家的院落體現了客家文化的精髓,通過木、石、磚的建造,形成壹個封閉的空間和壹個安靜的院落。這些院落具有南方民居精致典雅的特點。天井寬敞,軸線對稱嚴謹,有北方四合院的韻味。前廳、正殿等主體建築的木結構較為完整。壹些裝修過的老房子正在返老還童,其構件的真實性並沒有改變。

在這條街的盡頭,我們來到了明清古渡口,也就是西湖營古鎮的水陸碼頭。碼頭的主人被稱為“百萬龔”,他因經營碼頭生意興隆而富有。然而,這裏沒有過去碼頭的痕跡,除了斷墻綠樹,還有過去碼頭的喧囂。碼頭上只剩下兩座高大雄偉的老門樓,門樓裏豎起的兩根石桅桿在夕陽下依稀可見。老碼頭上有幾棵高大的樟樹和苦楝樹,鋪了壹層樹蔭,給人帶來壹絲涼意,也給古鎮增添了幾分靜謐。在這個荒涼的水陸碼頭拍了壹些照片後,我們的肚子開始哭了,於是我們去了蔣芳,看到了蔣芳的千年羅漢松。

到了晚上,我們慢慢地跋涉回家,但剩下的余暉依然強烈,太陽依然落山很晚,占據了大半個晚上。黑夜仿佛是浸過油的紙,變成了半透明的身體。它被太陽擁抱,無法與太陽分離。也許是被太陽陶醉了,所以吉祥凝聚,公戶峰後的夜也是紅色的。夕陽,美景,美女,構成了西湖營地的風景。西湖瑩,像壹個美麗善良的客家女人,用深情的眼神看著每壹個路人。

西湖營不僅是壹幅美麗的山水畫,更是壹位風情萬種的美女,值得我們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