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如何欣賞唐詩名句杜牧的《山行》?
遠至寒山,石徑斜,人在白雲生。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詩估計小學生都能講清楚,對詩的解讀大家都清楚。但老街不是這麽說的。需要註意的是幾個可能被忽略的地方。我反過來說說我自己的理解。可能不準確,請指正。
第壹,第壹句話是誰“遠”
離寒山遠,石徑斜。這首詩的第壹個問題是,第壹句的主語是誰?“遠了,寒山石徑斜”,誰遠了?
好像省略了主語“我”,有些註釋說明詩人本人去寒山,看到石板路傾斜。但是,第三句中有“駐足楓林坐晚”,那麽詩人沒有上山嗎?他為什麽又停下來了?是坐在車裏的山上嗎?還是山上有車?好像說不通。
這句話的主語不是人。其實“石徑斜於遠處寒山”是後置主語,主語是石徑,石徑遠離寒山,看起來彎彎曲曲。這是詩人復雜的造句方法。
這種句法可見於杜甫的《秋興八首》:
都說長安如下棋,天下將悲百年。王子們的房子都換了新主人,文官和武將的衣服也和過去不壹樣了。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弛。魚龍落寞,秋江寒,故國太平,思慮周全。
其中第三個環節:北有關山金鼓振,西有馬鬃書弛。這兩句的句子結構和《遠離冷山》差不多。如果比唐代詩人陸的《望九華山》第二聯更清楚的話:
九華深綠,遠眺澄江。不陰的時候很孤獨,冷的時候山峰出現。
坐看雪愁,小興送別藍燕。早點回山是個好主意,但是晚上潛是真心的。
第三個三重“不遭遇陰霾與孤獨,就像高峰出現在寒冷的日子裏。”這兩句的句法和《遠離寒山石徑》壹模壹樣句子的節奏是2-2-2-1,主語是第五、第六個字組成的“孤巖洞”、“群峰”、“石徑”等詞。
白居易的《潯陽春三首》也是如此,主語用法和位置完全壹樣,主語都是向琪和嶽車。
金谷曇華香騎入,曲江碾草梗車。
是踏花的香騎,是碾草的大車,是遠上冷山的石板路,是不遇陰霾的孤窟,是在冷天裏的山峰。
第二,第二句的深度還是天生的。
第二句是詩人遠遠望去,看到石徑的盡頭是白雲生,那裏有虛弱的人。
今天的古詩詞往往有不同的版本,有“深”有“命”的疑問。
清乾隆《四庫全書》有兩個版本。在常的唐詩和的唐詩中,都有白雲深處的人,而麥的萬唐人詩中,都有的人。
在壹些教材中,這首詩已經由“白雲深處有人”改成現在的“白雲生有人”,並在註釋中解釋“住的地方”叫“深處”。比如1994年,教育部將普通話詞典改寫為“白雲深處有人”。至於作者的原版是raw還是deep,就不清楚了。
李白的《靜夜思》只有二十來個字,其實有很多版本。宋、蜀版《李太白文集》(卷六):“床前看月色,豈已有霜?。擡頭望著山和月亮,再次下沈,我突然想到了家。”我們常見的版本來自於恒唐推事編的《唐詩三百首》。
老街平時喜歡寫幾首小詩,寫完後貼在博客裏。後來引用這首詩的時候發現有些句子不太好,就直接修改了。所以我自己的壹首詩,在不同的文章或者不同的媒體上會有不同的版本。王安石練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壹個“綠”字在江南岸,也就是春風的綠,是精心挑選了很久才決定的。古人甚至在幾年後復原了贈扇上的詩句來修改故事,但我不記得是哪壹首了。
生或深,也許是作者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版本,也可能是後人印抄時出錯。但是深度和原始都有各自的口味。妳喜歡深的還是生的?
第三句中的坐愛是什麽
停下來,坐在愛與林峰之夜。這首詩要說的是“坐”,這裏不能直譯。“坐”不是指坐下,更不是指坐在車裏(雖然他可能坐在車裏)。“坐”字在這裏解釋為“因為”。
宋代梅的《夏夜記·崔子登故城周巷》也用坐愛,意思是:
雨足不絕,斜陽半古城。壹個人靜靜散步,讀讀老耕。
沒人散發貴氣,陰蟲夜鳴。我不是那個避噪的人,坐在遠離風的愛裏。
停車坐楓林晚是指我停下來是因為我喜歡黃昏的楓林,這也是倒過來可以解釋為“坐楓林停車晚”梅姚晨的“我不想避噪,但情遠風清”是指我不是壹個刻意避噪(世爭)的人,只是因為我喜歡這裏涼風習習的意境。.........
4.石板路的坡度怎麽發音?
古代很多詞的發音和今天普通話不壹樣。比如寒山的石徑是斜的。上學的時候老師教我們讀成[xiá]。為什麽要念成【xiá】?
如果妳查閱平雲水,妳會知道“斜”字是在“落平六麻”與花和家的古韻。《平》的六韻和的六韻相同,所以唐人杜牧讀這首詩壹定要押韻。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有壹種讀音與“邪”相同,如李的“解”,宋的“徐解”,都是元音a的讀音
標簽
杜牧《走在山上》這首詩有四個問題,是我們讀古詩經常遇到的。首先,詩人語言的句法是多變的。即使是句法結構相同的句子,主、謂、賓語的位置也不壹定相同,更不用說用散文句法來解釋古詩詞的語法了。
其次,版本不同是普遍現象。比如李白的《靜夜思》就有很多版本,有時候不同的版本甚至有不同的含義。
第三,古詩詞中的詞的意思和今天的詞的意思不壹樣,不能單純的看文本來講道理。
最後是現代和古代的發音差異。今天讀的時候不要懷疑那些不押韻的詩。在古代,99.9%押韻。先秦的《詩經》韻,19首古詩都是漢代的韻。隋朝以前,各個朝代的口語讀音當時都是押韻的。隋代以後,文人開始用韻。從那以後,口語發音和押韻的差異越來越多。
元朝和清朝的官話都沒有入聲,但是元朝的詩人還是按照平寫詩,甚至清朝在科舉選士的時候,還是按照平的押韻標準來判斷試帖中的詩是否落韻。押韻是最基本的要求,當然也有壹些押韻的,比如韓樂府的這首民歌:
江南可摘蓮花,何有荷葉。魚在荷葉間嬉戲。
魚打荷葉東,魚打荷葉西,魚打荷葉南,魚打荷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