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東不拉是哪個民族?

東不拉是哪個民族?

哈薩克人

簡介

哈薩克族演奏弦樂器。木制音箱,音響產品有兩種:平板和勺形。琴桿和兩根琴弦上有九根皮包線。能彈奏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八度和弦。音量小,壹個用於自彈,獨奏,合奏。

哈薩克族音樂家對冬不拉進行了改革,增加了品味,改用鋼弦,擴大了音域,增加了音量。做成有高低不同聲音的冬季文胸。比如四弦12品的最高音,四弦15品的高音,二弦13或14品的中音,二弦17品的中音,十品的低音。

彈冬不拉時,把琴抱在懷裏,左手壓弦,右手彈撥。左手按弦時,食指和拇指用得較多,其次是中指和無名指,小指很少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撥弦,其他三指用的比較少,有時用撥片來彈。壹般旋律由外弦演奏,內弦由和弦襯托。有時候正好相反,旋律往往是內外弦同時奏出。

東不拉的傳說

很久以前,哈薩克人生活在壹片森林附近,過著安靜的遊牧生活。於是,森林裏出現了壹只兇殘的盲熊,它經常跑出來傷害牧民和牲畜,讓人不得安寧。國王派了幾個獵人,他們都被盲熊傷害了。

國王的獨子,名叫“東蔔拉”,瞞著父親不告訴他,挺身而出去殺百姓,與盲熊進行了壹場轟轟烈烈的鬥爭,打死了盲熊,自己也不幸死去。當牧民發現王子的屍體時,他們都哭了,沒有人敢告訴國王這個消息。

這時,壹位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起來,自告奮勇要見國王。國王問他:“妳知道王子的下落嗎?”阿肯指著壹棵高大的松樹說:“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國王生氣地說:“如果它明天不告訴我,我就殺了妳!”“在牧民的幫助下,聰明的阿肯砍下了壹根樹枝,壹夜之間就把它變成了壹件美麗的樂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的草原上,他用鋼琴歌頌王子的壯舉,傾訴對他的崇敬和懷念。

鋼琴裏有陣陣松濤,有王子的怒吼,有盲熊的哀號,有草原上人們悲傷的抽泣。國王聽著琴聲,難過極了。是壹件松木做的樂器告訴了國王王子的不幸消息。從此,哈薩克族有了自己的樂器。為了紀念這位王子,人們把這種樂器命名為“冬不拉”,演奏冬不拉的民間歌手被稱為“阿肯”。

阿肯的演奏和歌唱豐富了草原文化。董的歌曲充滿了濃郁的民族氣質、個性、理想和追求,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域風情。歌詞中有大量的諺語、隱喻和哲理,睿智通俗,警醒幽默,生動滑稽,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演奏曲調含蓄有內涵;有的外露,無拘無束;有的淡定纏綿;有的粗獷硬朗,融合了東西方音樂的元素,是哈薩克民族歷史和現實精神世界的真實反映。歌詞和曲調配合得天衣無縫,在遼闊的草原上飛翔,從而形成了“歌和馬是哈薩克人的兩翼”的寫照和“唱著唱著”從生到死的民族特色文化。

傳說填補了信仰史上的空白。冬不拉以其簡潔輕盈的結構,吸收天地之音,生動地傳達了草原特有的音樂語匯,表達了哈薩克族人民的喜怒哀樂。在階級社會裏,東布拉琴伴隨著牧羊人飄揚的篝火和阿肯慷慨激昂的音調,訴說著草原上的憤懣和辛酸。

冬不拉音樂

民間流傳的東不拉音樂有200多首,其中以馬最為流行。其次,它描寫了狩獵生活,贊美了美麗的山川,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解放後有《高潮》、《熱愛祖國》、《延安頌》、《伊犁河的波浪》等優秀獨奏曲,有《美麗的巴魯克山》等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