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木集》的產生恰逢五四新文化運動,這壹時期產生了大量的現代新文學。在這壹時期,文學與人民和時代緊密聯系,適應了社會變革的需要,推動了社會進步,創造了自己的輝煌。《魚類集》無疑是這壹時期的傑出作品之壹。
2.“太行山區第772團”
邊支林在《太行山區第772團》序言中說:“我自己也不知道該歸入哪壹類。”現在看來,把這本書看作壹部中篇報告文學更為恰當。在書中,卞以飽滿的激情和獨特的視角,描述了抗日戰爭初期772團與日本侵略者之間的血戰和苦戰。他不僅敘述了長勝口、七根村、向塘鋪、長樂村的戰鬥,而且著重寫“人”,從指揮員——陳賡、旅長、團長葉成煥,到普通戰士。他用生動的細節,讓昨天和今天的他們歷歷在目地站在讀者面前。
3.“三秋草”
三秋草包括88首詩,8篇散文,4篇小說和7篇評論。《詩選》代表了卞詩歌創作的高度成就。除了繼承古詩傳統,他還學習西方現代詩歌,從“新月”進入“現代”,獨樹壹幟,創造了自己的Gog。作為中國現代詩歌的開創者之壹,他的影響波及到了40年代的“九葉”詩派,遠至海外,甚至對新時期以來的詩歌產生了壹定的影響,蜚聲海內外。
擴展數據:
百年新詩史上的技術“第壹人”
“從技術上講,卞支林是中國近百年來新詩第壹人!”講座中,蔣渭水以卞翻譯的《哈姆雷特》節選和《白螺螄》、《寸八》、《斷章》、《無題五》等詩歌為例,在感性解讀的基礎上,生動闡釋了卞先生詩歌語言、形式、技巧、意義的多樣性和多重復雜來源。
有趣的是,第壹篇關於卞藝術成就的博士論文並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韓。最早對卞詩歌藝術進行分析的著作並非來自大陸,而是香港中文大學張教授的《卞創作與翻譯研究》。
“在那個激情四射的年代,大多數人是欣賞不了卞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藝術趣味的變化,不管藝術形式的幹擾,卞的名字會越來越響亮!”姜偉水透露,卞支林早在上個世紀就很有名。在臺灣省,是扁最大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