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國著名藝術家/評論家對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評價?

中國著名藝術家/評論家對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評價?

文人心態的記錄——山水田園詩的審美主題

中國歷史悠久,大壹統時間長,為山水田園詩提供了審美時間,美麗的風景為古代詩人創作優美的山水田園詩提供了審美空間。西方的風景也有自己美的特點。為什麽它的田園詩遠不如中國的繁榮,內涵遠不如中國古代田園詩的深刻、婉約、復雜、有味道?除了上述審美時間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審美主體的原因,即古代文人心態的原因。

愛國主義——山水田園詩的主旋律

中華大地,名山大川為筋骨,鄉村為肌肉,是中華民族獲取生活資料的源泉。山水田園養育人,人就會熱愛山水田園,產生對山川和鄉土的深深熱愛。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這種山河故土之情愈演愈烈,成為民族國家形成時愛國主義崇高情懷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推動了愛國主義的最終形成。另壹方面,古代山水田園詩人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感召下,遍遊山水,大飽眼福,謳歌中國風光,創作了優美的山水頌歌,使山水田園詩獲得了很高的思想意義,為我國愛國主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遙遠的古代,有很多中國人祭祀山川、遊歷、隱居的傳說。黃帝周遊列國,封五嶽;巢父和許由因為他們崇高的標準逃離了大山和森林。於順東遊就職大典,登南山,觀何澍,遊蒼梧南而死,葬於九嶷山;《詩經·周松吟》謳歌了吳王與商賈,天下壹統,疆域遼闊,群山環抱,諸河交匯的壯麗景象;魏武侯在西河遊泳,欣賞“山川之美!今魏之寶也”。孔子行於魏之林,坐於杏壇之上,遊歷於少源之野、榮山之上,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著名觀點;屈原在《招魂》中把楚國描述為“谷徑復雜,溪水潺潺”。光和風轉雲,君將拜蘭。”“梯田累了,山更高了”,配合故國秀美山川,景色宜人,呼喚楚王魂歸。六朝以後,山水田園詩興盛起來,贊美和描寫山水田園詩來表達對山川的熱愛和對故土的感情的作品不計其數,借山川表達愛國情懷的作品也層出不窮。高適有“禮樂榮,山河靜”之頌(《李太守,賞綏陽》);褚光喜寫了五首遊覽茅山的詩,描寫了茅山的美景和野趣。詩中“此意訪國,遑論遊致遠”,“人間皆光,山河春光燦爛”,意在贊美盛唐帝國;杜甫有“雖國破,山河長存,草木春復綠”(春望)的感嘆;陸遊說:“三萬裏河海,五千大山爬摩天。遺民淚流陳虎,南望王師又壹年”(《感籬門秋夜曉迎寒》);文天祥有“我未滿二十歲,墜入山河”(采石)之恨;高琦唱《互不相讓,戰而勝之,誇天下強》《從此四海為家,不以長江為限南北》(《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元代周曰:“山顯雲,晝生虛寒...山谷幽深莫測,樓梯上擺滿了菜...漢唐與今日中原相融。偉大的地圖,創造是多麽困難;我以六師為榮,金湯永固”(《野狐嶺》),這是壹首為雄壯的軍力,宏大的國家形勢,遼闊的疆域,永恒的固山河而作的歌。仔細考察,隨康熙遊興安嶺,寫下“去遠場遠眺”四首詩。其中壹人道:“圖遠興安,鳳舞龍歸空。中脊之初,雲助大漠,樹倒寒。丹青不算東南秀,但音高知道宇宙的寬度。萬裏之遙,喜從奇險中得奇效。“這首詩感情真摯,描寫生動,歌頌了康熙時期國家統壹繁榮的局面。魏·桑原“雄山猶窺邊塞之勢,古流難平”(居庸關)。.....這些詩歌或寫山水田園之美以贊美國家的統壹富強,或寫山河之痛,表達了誓死報國的崇高願望;或以山河取勝,寄托國家和民族興亡的悲情。與其說它是壹首愛國抒情詩,不如說它是壹首山水詩可能更恰當。山川秀美,鄉村美麗,去探訪它們,去欣賞它們,去贊美它們,為它們的壯麗和美麗而自豪和欣慰;外敵入侵山川變色,會高喊“還我山川”,願意為之而死。從憂國憂民,博大精深的情懷壹直激勵著古代的仁人誌士,激勵著真正熱愛中國山水田園的詩人。

魏晉南北朝——山水田園詩的奠基時期

嚴格來說,田園詩根據題材分為兩種不同的詩,但寫山水多涉及田園,寫田園也會涉及山水。大部分詩人兩者兼而有之,很少有獨樹壹幟的,而且淵源相同,審美追求相近,所以古人常把山水詩和田園詩放在壹起討論。作者也把他們結合起來,刑罰大致劃分。

田園詩的興起可以追溯到古代農歌的出現。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華民族就建立了發達的鋤地農業,生活在山水田園之中。所以古代就有了反映農耕的詩詞篇章,如《隨木草》《分五谷》。《詩經》中有壹些農業詩,如《馮祺七月》、《馮祺田夫》、《瀟雅大田》。但詩中反映的是大規模奴隸勞動的場景,很難看出詩人的個性。詩中田園風光很少,山水風光更少。詩中偶有風景句,如的“天天桃,焚其花”,“何光”,“誰說壹江寬,壹葦懸其上”,“秦與伊,方與”,“從谷,移於樹”,“綿水”與“綿水,住於海”,“采薇”是“過去式我,柳依依;今天,我認為下雨,“節南山”,“節南山,魏顏”和“的,的田”。寫田園山水、植物、花鳥的詩,有些很優秀,但最後都不是主旋律,只是為了對比,或者渲染氣氛,處於陪襯地位。《楚辭》中也有很多關於山水的名句,如《湘夫人》中的“秋風裊裊,洞庭湖的波濤在樹葉下”,《山鬼》中的“雷聲填雨聲,夜鳴聲響,風颯颯,公子愁”,但也是為了渲染氣氛,抒發情感,不是主旋律。漢代詩歌不發達,如《城南之戰》中的“水深而激越,蒲葦無形”,長歌行中的“青園葵花,朝露待日出”。春天裏,萬物生出光彩”,而吳明的古詩詞,如《青青邊草》中的“青青邊草,園中向日葵”,也與《詩經》《楚辭》中寫山水田園詩的手法、風格、功用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詩經》到建安近千年,中國的山水依舊,田園風光越來越美,但很少有田園詩,更不用說山水詩了。首先,原因在於當時的生產力與後世相比並不發達,詩歌朝著“饑民唱其食,勞動者唱其事”的現實方向發展,無暇關註山水田園之美,更難達到山水田園之美。其次,當時詩歌還不成熟,尤其是古代詩歌的意境理論還沒有產生,文學(主要是詩歌)還沒有進入自覺時代,真正的文人詩歌還沒有正式產生。因此,不可能產生高水平的通過描寫山水和田園來追求意境美的詩歌。而且從先秦到漢代,民歌很多,詩人多為普通百姓。由於生活和文學水平的限制,他們無暇欣賞和描繪山水田園之美。第三,當時占主導地位的思潮是前儒家,儒家詩學的中心是“言誌”,目的是“言誌,以禮義為終”。在這種影響下,不可能產生強調景物和內涵的山水田園詩。最後,當時經濟文化中心在中原。與南方相比,山水田園詩的美是低劣的,而且受審美對象的影響,不可能產生更成熟的山水田園詩。縱向來看,山水田園詩要具備這四樣東西在壹起,才能產生和成熟。

古代第壹首比較完整的山水詩是曹操的《看海》,寫的是北方的山海。詩中“水之所以美,山之所以立,島之所以高。樹木和百草枯草,非常茂盛,秋風吹得樹木發出悲傷的聲音,大海正在湧動巨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似乎來自浩瀚的海洋。日月之行,若出其境:星辰漢輝煌,若出其境”等描寫,蘊含著誌向和情懷,視野開闊,意境寬廣,風格剛健豪爽。東晉南朝時期,隨著經濟文化中心的進壹步南移和東南的進壹步開發,莊園經濟的發展,世家大族遊山水牧區避世享樂,玄學、佛學的興盛和儒釋道的初步融合,文學自覺時代的到來,意境理論的出現, 隨著貴族詩人群體的出現,山水田園詩作為壹種獨立的詩歌體裁和完整的藝術形式正式出現在古代詩壇。 東晉南朝的詩人幾乎都寫過山水田園詩,其中以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和謝靈運的山水詩最為著名,不僅源於他們,而且奠定了他們的基礎。下面詳細討論先結合再分離。

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空前黑暗,血腥的現實使得儒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信仰逐漸瓦解,玄學、佛學思想開始興盛。文人或超脫現實,走向上帝,或縱情之酒,或走向自然,享受南方山水,於是有了竹林七賢和宮體詩人,也有了晉南朝的玄學派詩人和田園詩人。但文人不能完全忘記“養氣平和”,更不能完全脫離實際,所以詩中有矛盾,也有痛苦。相比之下,走神遁入空門太過平淡不堪,縱情於美人美酒也就遜色了,而走向自然,享受自然的喜悅,既不平淡也不不堪反而更加優雅,於是田園詩歌就成了時尚,是詩歌中最有活力、影響最深遠的流派。由於社會地位和生活經歷的不同,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受到時代和思潮的影響,但他們在詩歌創作上的道路和成就卻大相徑庭。

田園派的代表人物有王維、孟浩然和陳子昂。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他繼承和發揚了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獨樹壹幟,使山水田園詩的成就達到頂峰,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維在其他方面也有優秀的作品。有的反映軍隊和邊塞生活,有的表現俠義精神,有的揭露時代弊端。壹些送別親友、寫日常生活的小詩,如《送元兒石安溪》、《相思》、《山日思山東兄弟》、《送沈子夫江東》等,從古至今流傳至今。這些詩都是五言律詩或七言律詩,真摯真摯,不加雕琢,有著淳樸深邃之美,堪比李白、王昌齡,代表了盛唐絕句的最高成就。他的應作、傳唱、傳佛的詩,偶有名篇,但都不夠。王維的五律、五絕、七絕造詣最高,他還擅長其他方面,在唐代詩壇十分突出。其七法,或渾厚華麗,或清麗清麗飄逸,都是對明朝七子的模仿。七種古老的形式排列整齊,氣勢飄忽。散文恬靜雋永,富有詩意,如《山中與裴秀才書》。王維生前和死後都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詩佛”之譽。對後世影響很大。

正是因為他經常用壹個禪師的眼光看待壹切,所以他的詩有壹種其他詩人達不到的寧靜之美、開放之美、沈靜之美。尤其是他《壹瞬間》對大自然的描寫中的各種動態意象,是那樣的純凈寧靜,充滿禪意,如:“人閑桂花香,夜靜山空。”月出鳥驚,泉流鳴時。”(《鳥鳴》)“秋雨中,淺淺石榴流。跳躍的海浪從自身濺起,白鷺驚呆了。"(《欒家色》)和名句"松樹林裏有月光,小溪裏有水晶石"(《深山秋夜》),常常能凈化讀者的心靈,給人以無盡的寧靜遐想。

2.孟浩然

唐代詩人。襄陽襄州(今湖北襄樊)襄陽,世稱孟襄陽。前半生主要是呆在家裏學習,自己改編詩歌。曾隱居於鹿門山。40歲就該去京城旅遊,回到襄陽。在長安時,我和張九齡、王維交了朋友。有壹首詩名。漫遊吳越後,山水極差,以此來排解仕途的失意。他死於狂飲暴食。孟浩然的詩多為五言短篇,題材不廣。他多寫山水、田園、隱居、旅行等。雖然不是沒有玩世不恭,但更多的是詩人的自我表達。他和王維也說,他的詩雖不如王的寬廣,但有獨特的藝術造詣,是繼陶淵明、謝靈運、謝朓之後的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開創者。孟軻的詩樸實無華,親切真實,充滿生活氣息,充滿美妙自得的意趣。如《秋誇送張五》、《路過老人村》、《春曉》,清淡雅趣,渾然壹體,高雅藝術。孟的詩以曠達曠達為基調,但又有壹種剛健灑脫的精神,如《洞庭湖報張》、《雲夢煙雲》、《嶽陽困城》等,都是剛健灑脫,俯視壹切。但這種詩在孟的詩中並不多見。總的來說,孟的詩內容單薄,難免因篇幅而尷尬。《孟浩然通俗集》收錄了263首詩,但也有壹些是別人的作品。

“為我準備雞肉和米飯,老朋友,妳在妳的農場招待我。綠色的樹林環繞著村莊,綠色的山丘位於城外。打開窗戶面對山谷菜園,遞過玻璃聊莊稼。等到山上放假,菊花時間我再來。”。綠樹、青山、村舍、苗圃、桑麻和諧交融。這是壹片美麗寧靜的田園風光,散發著清新的泥土氣息。這裏生活氣息濃厚。這裏是“輕得看不見詩”(聞壹多筆下的孟浩然),但又不乏深深融入全詩血肉的恬淡的藝術美和樸素的生活美。孟浩然似乎在這裏找到了皈依的感覺。詩人終於忘記了政治追求中的壹切挫折和名利得失,甚至連隱居中的孤獨苦悶的心情也完全拋棄了。最後思想放松,連詩人的動作都很靈活,在這裏自然顯示出它的征服力。

春日的昏睡病不知不覺打破了清晨,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打擾了我的睡眠。但現在我記得那個夜晚,那個暴風雨,我想知道有多少朵花被打破了?“這四首詩是孟浩然的作品,他的藝術境界和精神境界都達到了化境。但現在我記得那個夜晚,那個暴風雨,我想知道有多少朵花被打破了?王國維評價李漁的話“有釋迦牟尼基督背負人類罪惡的意味”,孟浩然的兩首詩也蘊含著偉大而深邃的感情。”他的感情和對萬物的感情有壹種* * *音”,有壹種對宇宙和生命的深切同情。這首詩表達了最高的形而上之心和最偉大的浪漫情懷。這是最自然的詩,是天籟。孟浩然樂了。他把人生境界從功利境界變成天地境界,我達到了無我。期間雖然吃苦,但最後還是忍了。

沈悶:沈悶不同於平庸和平淡。是用樸實的語言表達的深厚感情和豐富思想,飽含深情,所以往往平淡而有思想。就像王安石說的,看似最離奇,實則容易實現卻很難。

陶淵明是第壹個平淡的,很少有人能寫出平淡的詩。李煜的詞絕對不是平淡的,相反,它有著強烈的情感力量。

陳子昂:(661—702),字於波,字子州射洪(今四川)人。天下是名門望族,少以俠義著稱。後來去長安遊歷太學。文明的第壹個學者,崇拜林泰正字法。從遠征西域,我回到了張掖。然後向右轉,然後拿起。他還參軍討伐契丹,給軍隊出謀劃策。回到北京後,還是對的。分歧很多,因為官員回老家了。誣陷為縣令,下獄,迫害致死。它促使詩歌恢復漢魏之風,改變初唐詩風,或諷刺時政,或感悟人生經歷,發出壹聲聲金嗓子。他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