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騷塑造了壹個清純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在楚辭出現之前,中國的詩歌基本上是大眾創作。我們知道《詩經》大部分屬於民歌,是佚名作品。經過口口相傳,是集體創造的。總的來說,最早的民歌內容比較簡單,句式和篇幅都比較短。因為是集體創作,雖然也有閃耀著作者個性的作品,但沒有壹個人像屈原那樣,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讓整個人生在作品上打下了異常鮮明的個性烙印。《離騷》塑造了壹個純潔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向我們展示了壹座充滿愛國激情、崇高政治理想和高尚人格的偉大詩人雕像。就這樣,詩人屈原本人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藝術形象,典型的不朽的愛國詩人,對後世有著無限的感召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位偉大的詩人,他的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屈原出現之前,中國的詩歌基本屬於民歌時代。只有在屈原出現之後,中國文學史上才開始出現詩人,出現了集中體現詩人個性的詩歌。
2.《離騷》是壹部積極浪漫的作品。它吸收和發展了中國古代人民口頭創作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古代神話。浪漫主義作為壹種創作方法,其特點不在於如實地描述現實,而在於表達作者的激情、對理想的強烈追求以及現實所激發的對現實的反叛精神。從文本結構來看,前半部分著重描寫詩人自身的生活經歷和遭遇。我們可以看到四組矛盾的形式。第壹組,“內在美”“修能”“日月忽不溺,春秋取其所。”時間流逝的矛盾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切追求。第二組,三篇之後,堯舜的“純潔”、與傑、周的“美、醜、善、惡”相矛盾,表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詩人的人生追求、政治欲望、“懼朝廷之敗”、“繼前王之踵”的政治目的和“竊黨之樂”、“走狹道避危”的宮廷政治環境,形成了深刻的第三組矛盾。通過這種對立,突出了詩人不顧自身,對國家命運的赤誠之心和熱切希望,與“無視真理”和“因背叛而憤怒”的苦難構成了更深層次的矛盾,這種矛盾在層層矛盾沖突的遞進結構中更加尖銳深刻。我們看到詩人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受升華為善與惡、美與醜、光明與黑暗的不可調和的鬥爭,用壹些新奇的比喻和誇張的描寫,表現了善與美的崇高、惡與醜的卑劣、光明與黑暗的不可調和的差別,從而呈現了壹個時代的全貌,啟迪了人們的認識,給人以正確的愛與恨,激勵人們的心靈由善而美。
在《離騷》的後半部分,詩人以幻想和虛構的境界形式寫出了深刻的內心世界。詩中用天地的描寫,希望與失望的曲折,充分揭示了內心的壓抑,表現了詩人周圍環境的黑暗與寒冷,表現了詩人傑出的奮鬥精神。在這壹部分,我還特意從神話傳說中汲取豐富的意象,通過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組織在壹起,構成了源源不斷的生動情節和精美畫面。也就是用神話般的想象來表達壹個抑郁癥患者靈魂中對真理的追求。在尋址鐘華後,因為感覺到鐘華的肯定,他上下求索,四處奔波:
朝始於蒼梧,夕至戶縣顧。如果妳想少留這點精神,白天會突然變成黃昏。我命何謹慎,盼之不迫;魯曼曼琪修遠Xi,我會上下搜索。喝完鹹池裏剩下的馬,總剩下的綁在芙蓉花上,斷了就是壹個巴掌拍不響,羊就好說話了。前有王澍為先鋒,後有費廉為下屬;鸞皇先警告了禹,但告訴禹不要吃它。我讓風鳥翺翔,緊隨其後的是白天和黑夜;亂世佳人暾其別離Xi,英俊的雲霓走向皇家。紛爭總是時斷時續,點點都離不開。
我們看到這裏有很多神話中的人和事。比如何(太陽神)、王澍(月神)、緋蓮()、紅龍()、鳳凰、)等。這個神話裏的人和事,都是詩人自由驅使的。此外,還出現了壹些神話中的地名,如所謂的郡園(古代神話中昆侖山有壹個懸在空中的花園,稱為“郡園”)、孔夷、仙池、天津渡(指天河渡口)、周舟等,都是他曾想象過的。這種大膽而豐富的想象力,古今少有。特別值得註意的是,詩人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傳說,卻不受原著故事的束縛。不像後來的壹些作品,他們只用神話作為典故。他不僅以那些故事為典故,還以眾神中的神靈和聖物為活的意象,參與詩人遊仙的活動。這說明詩人通過某種自由的想象加工,把原有的神話寫成了新的情節,使這些神話傳說服從於他所要表達的新的抒情主題,成為詩歌意境的壹部分。這種表達無疑讓幻想更加自由。比如最後壹段,可以說是他帶著壹只鳳凰壹只鳳凰飛上了天。這是壹次嘈雜的車馬之旅。轉昆侖,過流沙,指西海,忽止於楚國之上,不忍離去,故將全詩推向高潮,有力地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思想和情操。
由我道夫昆侖Xi,修遠之路繞流,雲霓之悲揚,玉之花開。王朝始於天津,夕至西極;鳳凰之翼,是負重展翅高飛的翅膀。突然,我走在這流沙中,順從赤水,說服小龍做梁金錫,召見西帝卷入其中。到修遠有多難,讓所有的車都等妳,路不好的時候左轉,壹段時間指向西海。其余戰車乘千騎,齊豫軟馳,駕八龍之曲,舉雲旗如蛇。克制自己的野心,歡度節日,這就是高馳的魅力:彈九歌跳舞,聊假期,和她玩得開心。我升任皇帝,突然來到亡夫故裏,臣子為馬懷西難過,我卻做不到。
這段話非常有力地表達了詩人的愛國思想和信念。如果不依靠神話,對神話素材進行改造和構思,就很難實現。
高爾基曾指出,文學中所謂的浪漫主義其實有兩種,壹種是消極的浪漫主義,壹種是積極的浪漫主義。消極浪漫主義的特點是用幻想、虛構甚至神秘主義來扭曲現實、粉飾現實,引導人們向現實中不合理的東西妥協,或者引導人們逃避現實。積極的浪漫主義雖然也充滿了幻想、誇張和怪異,但在內容上仍然真實地反映了現實,引導人們正確認識現實,特別是喚起人們對現實中不合理事物的抵制。這首詩就是這樣壹個積極浪漫主義的例子,是中國文學中積極浪漫主義的始祖,非常珍貴。
第三,在詩歌的形式和語言上也有很大的創造。《離騷》的形式是吸收和借鑒了南方楚地民歌而寫成的,但也吸收了當時盛行的新的散文文體。它打破了《詩經》的四言形式,將詩加長,擴展了結構,既增加了內容,又增強了詩的表現力。事實的敘述,孤獨的表達,甚至幻想的描寫交織在壹起,波瀾壯闊,完美生動。
此外,從詩歌的語言來看,詩歌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和口語,“Xi”壹詞是最常用的。“Xi”這個詞的古音是“哈”,是感嘆詞。“Xi”是當時民歌中常用的口語詞,尤其是在楚民歌中。這不僅增強了詩中吟誦的抒情氛圍,也大大增強了詩的節奏感和音樂美。全詩文采絢爛,比喻豐富。全詩每壹部分都優美動人,合在壹起就是壹座宏偉、和諧、完美的藝術殿堂,給人以非常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魯迅先生曾在《中國文學史大綱》中評價屈原的《離騷》,說《離騷》是“振聾發聵、氣勢磅礴的發言,傑出壹生”。另外:“與《詩》相比,它的文字很長,思維很不真實,文筆很優美,目的性很明確,發自內心,不循規蹈矩。.....它對後來文章的影響甚至超過300。”說明歷史上《離騷》的影響大於《詩經》。可見魯迅是高度肯定《離騷》在思想和藝術上的傑出成就及其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的。
希望能幫到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