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審美。在《鏡與燈》中,文學批評分為世界、作品、作者和讀者四個部分,而19世紀的文學批評闡釋則依靠詩人闡釋詩歌的本質和標準。但朦朧詩強化了作品本身的結構,或者說是在切斷與作者的某種聯系。這是妳用妳所擁有的去解釋和闡述的二次創造。
圖像的深層含義隱藏在作者的背後。越挖掘越發現這首詩和自己的理解越接近。這種新的審美方式必然會促進朦朧詩的爆發。這種強調作品本身的藝術,是所有有自己獨特經歷的人都可以多次創作的藍圖。
把作者和讀者放在壹條水平線,這在以前幾乎算不了什麽。
但晦澀模糊的詩風讓太多人不舒服,包括後來的第三代詩人,他們在繼承中繼續發揚,卻依然有著鮮明的朦朧特征,這也是很多人看不起她的原因。
朦朧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首先,有壹些詩歌表現了抒情情懷,註重意象美和語言美。很多讀者驚呼看不懂,壹時間覺得很朦朧,很古怪,難以接受,攻擊的人也很多。
張明在《忘乎所以的朦朧》壹文中提到,當時詩壇的少數作家,很可能是受到了“矯枉過正”和壹些外國詩歌的影響,有意無意地寫出了非常晦澀古怪的詩歌。看了好幾遍,人們都得不到清晰的印象,好像聽懂了,半懂了,甚至根本不懂,百思不得其解。
朦朧詩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興起的壹個詩歌流派。它追求個性,尋求自我,呼喚人性和真善美的回歸,具有強烈的啟蒙精神、批判性思維和時代意識。這是壹種新的詩歌表達方式和審美追求。
朦朧詩的主要特征:
壹是它的啟蒙精神和批判精神,二是它對人性之美和日常生活之美的回歸。其代表人物有北島、舒婷、顧城、何江和楊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