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死亡年》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6.解析:“表達技巧”壹般分為:修辭(比喻/類比/誇張/借代/雙關/典故等。)、表達(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對比、對照、象征、比喻等。)和布局(開頭、結尾、過渡、引用等。).這個話題中的修辭手法是雙關語。比如“歲末”指的是時間序列的結束,作者已進入人生的暮年,也指的是唐帝國由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在描寫手法上有現實與虛構的結合,如《角鬥》《煙侵雪嶺》《誰自告奮勇上庭》是作者的想象,是想象性寫作;“鼓角動河”“天地天天流血”是現狀,不是實際寫的。在表現手法上有壹些反差:①比如不請自來的朝臣和“敢愛死”的江湖人作者的反差;②作者的遠大誌向和報效國家沒有可比性;(3)“經濟什麽時候敢愛死?孤獨與驚恐”,作者的言行對比等。答:①借代,如“煙塵”指邊境戰爭;與下面的《鼓角》形成對比,從視角和聽覺上凸顯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難。(2)同典,如《自告奮勇》,典(《漢書●終軍傳》);詩中暗含朝中無人為國分憂,以表達詩人對國家大事的深切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