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二年(755),詩人在宣城。詩裏先寫我住在敬亭山腳下,常以為我是幾百年前在這裏吟詩的謝公。接著他又寫道,崔雖然被貶謫,但他仍然胸懷寬廣,以誠實坦率為榮,並經常在蕭瑟之地關照詩人。最後寫了自己的英雄心。
我家原文在亭下,要照謝公所作。相隔幾百年,風期如昨。秋高氣爽登高望遠青山郭。俯瞰蒼鷺,可以飲水啄食,唱歌。雖然師傅在蹬,但瑤臺雪中有鶴。獨立看雲,心浩浩蕩蕩。來了照顧我,笑稻葵和霍普金斯。人間之路如秋風,相遇淒涼。腰間佩劍的玉,表示沒有出息。壯士不可等閑視之,相在雲歌4。
註1崔:崔成福。2蹬踏:失意而下。3《腰》兩句:利用燕嶺時節給東西。春秋時期,季劄的使者路過許郡,許郡很喜歡季劄的劍,回來後把劍送給了季劄。當他回來時,許郡已經死了,季劄把他的劍掛在許郡的墳樹上。玉劍,劍口和劍柄都是玉的劍。4雲歌:即雲臺。漢宮的高臺在南宮。在後漢的永平,明帝為了紀念這位英雄,畫了二十八幅鄧禹的畫像。
我住在敬亭山腳下,在這裏傳承謝靈運的詩歌。雖然相隔了幾百年,但景色仿佛就在昨天。遠眺,可以看到純凈的秋月,而俯視青山村。低頭看壹群群蒼鷺,啄食著水,自由地歌唱跳躍。雖然妳現在窮困潦倒,但妳是雪域瑤臺的壹只鶴。獨立於世,遙望雲端,心依舊寬廣。經常來看我,給我吃的。現在的世界就像秋風,相見時只覺淒涼。妳和季劄壹樣有天賦,所以妳不會被埋沒。強者不可妄自菲薄,要有建功立業之誌,相聚雲臺。